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0载栉风沐雨,50载春华秋实。从1967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研制已经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1967年11月,由王大珩院士带领全国的专业人才,在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支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研制队伍——"6711工程组",它标志着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研制正式起步。十年磨剑,1975年工程组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装载的胶片型相机,使我国成为  相似文献   

2.
航天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简要说明了航天遥感和航天遥感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特别对航天光学遥感成像链、成像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做了论述,重点介绍了航天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遥感科学技术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航天遥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讨论了航天遥感原理,就航天遥感技术发展状况,以遥感仪器的发展为例,分光学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两部分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航天遥感器研制过程中的防静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 ,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航天遥感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航天遥感的任务、航天遥感系统和遥感数据链及遥感信息链的组成、遥感数据质量和遥感解译质量的概念予以综述,对航天遥感面临的若干问题加以说明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航天遥感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自1959年美国水手号飞船的宇航员用手持照相机从空间轨道上对地球拍摄了第一批图像以来,航天遥感技术得到巨大发展,已成为现今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获取巨大应用效应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概要介绍目前国际航天遥感技术情况和近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数字化制造的含义以及航天遥感器的特点,指出该类产品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需求。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航天遥感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今后遥感器的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航天遥感器辐射定标精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遥感器进行辐射定标工作的定标精度评估时,并没有形成统一计算方法的问题,文章对工作在不同谱段遥感器的多种辐射定标精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标精度计算结果一般同具体的定标点选取相关。文章进而提出在比较不同遥感器辐射定标精度时需要明确精度计算的约束条件,这样才能增加精度对比的横向可比性,也能为客观的评价辐射定标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CMOS图像传感器在航天遥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对CMOS传感器的优缺点与CCD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CMOS遥感器的理论信噪比,证明CMOS传感器能满足航天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国外导航定位卫星的现状作了分析介绍,然后从返回式遥感卫星图象的对地定位,实时性强的灾害快速遥感监测系统的重要技术环节以及全球资源、环境研究的技术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叙述了导航定位卫星在航天遥感对地定位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如何发展该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取得丰硕成果张学平去年11月14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以其丰硕的成果,迎来了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30岁的生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著名科学家为此题词并出席了庆典。1967年11月,为使我国遥感卫星早日升空,有关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在航天遥感器产品研制过程中应用SMC/SMD器件时,需进行的一些必要的SMT设计工作。并对设计和装联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劲支撑下,中国的航天遥感进展迅猛,在轨遥感卫星数量、种类、性能和数据获取能力、产品质量等都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鉴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期加强航天遥感力量整合兼并,并通过强劲的社会投资加速探索商业服务模式,中国更急需挖掘和发挥包括遥感卫星在内的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并加速发展空间信息产业。文章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航天遥感发展态势,并就中国航天遥感应用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与实施、加强产业方向宏观引导、加强地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组建国有资产控股的大型混合股份制集团公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概念和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航天光学遥感的情况下,图像的辐射质量变得非常重要.遥感器的偏振对辐射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对遥感器偏振特性的分析,成为光学遥感器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一种光学遥感器偏振特性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1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1):F0003-F0003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3):F0002-F0002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