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载人航天实施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0,(7):30-34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着重要的研究内涵,并在航天实践中充分地体现着“实施”的重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美国将这些内容称之为载人航天“实施医学”(OperationMedicine),…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3,(10):81-89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不仅需要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系统,还要有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其中航天员系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且极为重要的系统。没有这一系统,载人航天就是一句空话。航天员系统一般涉及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医学监督与保障、航天环境医学、航天工效学、航天员个人装备、航天员的营养与食品和航天员选训中心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个人装备、宇航食品和太空生活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穿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按照飞行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测控与医学监测王德汉,陈广善在载人航天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实现,飞行中的航天器环境和工作状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和工作情况都应进行监测和控制。载人航天测控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它对航天器的发射、轨道运行、再入和返回以及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黄伟芬 《航天员》2013,(5):31-33
杨利伟首飞距今已整整十年,“十”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字,但它却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辉煌历程中的每一次突破。回首神五任务,当年的一切似乎仍历历在目,仍激动人心。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十周年之际,我们特邀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她是当年第一批航天员及神五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此,让我们随她一起来重温首飞时有关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 (简称医监医保 )是基于航天员选拔后的训练期、飞行期及飞行后所进行的经常性工作。本文主要概述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的医监与医保的组织、任务等。医监医保的目的是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能力 ;发现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包括疾病症兆 ;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项工作也是医学预防、治疗、医学保健及生物医学、心理学的综合。采用医监医保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航天员的健康状况 ,维持整个训练期、飞行前、中、后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和工作能力。医监医保工作开始于制定选拔及训练大纲 ,…  相似文献   

7.
俞尧荣 《中国航天》1992,(10):34-37
载人航天中,航天员的医务监督和医务保障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医学问题。本文概述了对航天员的医务监督、医务保障及航天医务监督与医务保障用设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间站任务载人飞船高安全性指标要求、实时性和长期性任务特点,文章提出了载人飞船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方法,通过识别出影响航天员安全的所有危险源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尽量消除影响航天员安全的系统级单点故障模式,降低危险风险至可接受水平,达到提高载人飞船全任务阶段安全性水平的目的。该方法经过了神舟飞船系统级安全性分析、安全性设计,以及地面和飞行任务验证,可对后续载人航天器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构成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是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按照俄罗斯国家标准50804.95、28040.89的定义,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是诸多相互关联的设备和措施的综合体,它们或者独立或者与地面医学机构联合,保障对航天员机能状况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1.
NASA的首席航天员(Chief Astronaut),即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航天员办公室主任,是NASA最高的航天员职位,负责领导NASA的整个航天员队伍,同时也是NASA局长航天员训练和操作方面的主要顾问。该职位首设于1963年,阿兰·谢波德(Alan Shepard)被任命为第一任首席航天员。其职责是监督有航天员参加的所有活动的协调、计划和控制。具体包括,监督航天员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参与载人飞行器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建造和操作的试验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和工程建议以改进整个飞行任务计划、操作程序及其每次飞行任务中特定实验的选择和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三、应用领域显而易见,虚拟人体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载人航天器系统的人-机界面方案设计的评价或者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完成任务时的动作编排、设计与训练,具体有:(1)航天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如前所述,航天员是整个载人飞行器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者与决策者。系统的设计与环境因素的确定必须满足航天员的生活与工作要求。通过嵌入虚拟人体,可以完成空间布局与航天员的匹配性、视域航天员的视域分析以及对控制器设计的工效学仿真评价。例如,在进行空间布局与航天员的匹配性仿真评价时,由于必须充分考虑人的使用特点及任务需要,就可以设…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手动控制系统可作为自动控制和地面处置的备份手段。为了提高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驻留期间应对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对航天员手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地面试验测试,证明该手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以及突发事件给航天员安全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为平台,在地面模拟的航天特殊因素环境中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典型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增加,对航天医学,特别是与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健康和职业寿命相关的医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增进对抗措施和巩固航天员健康以外,要想在长期航天任务中保持高水平身体状态,飞行后再适应期间的医学恢复治疗和身体系统机能的再适应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参加“和平”号空间站飞行的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训练的几个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的主要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时间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宝贵的资源。理想的条件就是飞行乘员应能时刻做好准备,一旦舱内出现任何必须执行的手动操作任务时,飞行乘员应能马上就位。这就要求航天员在舱内具有成功完成规定任务的必需技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对航天员进行预先训练。  相似文献   

17.
数字航天员是一个有标准组件的综合建模与数据库系统,它能从各个基础方面为航天生物医学与实施研究提供支持。运用数字航天员将能发现载人航天探测任务中医学和生理学研究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深入阐述,对执行任务时为了减少风险、确保航天员健康及其工作能力而提出的特殊个体对抗措施进行有效性确认,对相应于各种突发事件、事故和疾病所采取的医学干预进行适应性评价。该基于计算机的决策支持系统有助于对人体在整个太空飞行微重力环境下各类应激的预计反应的仿真结果作出解释、确认与利用。而这些仿真结果对于直接、实时地分析并维持航天员的健康和操作能力来说是必需的。数字航天员系统将跨越多条生理学定律和仿真规律,收集并整合过去和现在的人体数据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有用形式。除了以便利新颖的方式总结知识外,该整合结果还能揭示必须通过新的研究来填补的数据差距,以确保能有效地减少飞行中生物医学方面的风险。系统研发的初始阶段致力于构建地基模拟系统,以标准化的方式收集多学科教据(例如,国际多学科人工重力项目)。然后焦点将转移到任务的发展、计划和实施。同时,数字航天员系统将对并行采用的多重对抗措策进行有效性评价(个人对抗措施的多系统生理效应会使任务变得困难),并为航天员设计专属的个体防护措施。该系统还能为探测任务执行期间的自主和远程健康、操作评价以及医学照料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嵌入式平台构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技术的载人航天器语音识别系统,并针对载人航天器特殊的噪声背景和声学训练,对传统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在嵌入式运行环境下实现了指令发送、文字输入等功能,证实该系统适应航天员的口音和发音习惯,可对连贯自然发音方式的命令进行识别,能够满足航天员及任务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吴元亮 《航天员》2014,(3):28-31
飞天前后对航天员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他们遭受微生物侵扰,是各国执行航天任务时十分重要的一步。隔离措施是指将航天员限定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外出;并严格控制接触环境、接触人员和接触方式的一种健康保障制度。载人航天实施的飞行前隔离,是以保障航天员以健康的状态投入飞行为目的的一种医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