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希望-1卫星是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于2009年12月成功发射,目前卫星已在轨正常运行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学会的组织下,3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1卫星验证了CAST-100平台的核心技术(姿轨控除外),相关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应用于各个后续卫星型号。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以"一箭二十星"的方式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其中的希望一2卫星(包括希望-2A、2B、2C、2D、2E和2F)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东方红公司")抓总研制。希望-2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2卫星由6颗卫星构成,其中,希望-2A质量为28.5 kg,希望-2 B、2 C、2 D质量均为9.7kg,希望-2E、2F(由希望-2B发射的子卫星)质量均为1.3kg,希望-2卫星拥有大气密度探测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21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举办了希望-1卫星在轨运行3周年座谈会。座谈会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永维主持,希望-1卫星总体研制单位、参研单位和用户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介绍了希望-1卫星在轨3年来的工作情况;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介绍了希望-1卫星无线电载荷地面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另外,参会专家还对希望-1卫星测光仪、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中国首颗科普公益微小卫星希望-1,在2009年12月15日成功发射并正常运行。希望-1卫星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晓敏,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5.
黄希 《太空探索》2010,(2):40-41
<正>很多人都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履行一份社会责任,种下一颗"航天种子"。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创造"希望"。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15日,对于中国第一颗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卫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3年前的这一天,希望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卫星原设计寿命1年,目前已超期服役2年多,全部飞行任务和在轨试验项目都取得圆满成功,近期经过卫星研制单位的技术评估,星上设备仍然工作正常,能够继续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打破了亚洲航天发射记录。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航天东方红")抓总研制的希望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希望二号六颗卫星的各项状态正常,天地链路畅通,各项测试进展顺利。希望二号卫星系统由1颗28.5千克的纳卫星、3颗9.7千克的皮卫星及2颗1.3千克的子卫星6颗卫星构成,拥有大气密度探测器、双模四频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10,(7):36-37
2010年5月17日上午,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全国大中学生卫星导航科普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周武  顾烨  姜帆 《太空探索》2010,(4):8-13
2月28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佳节.在这共庆团圆的日子里,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多名青少年,通过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希望一号公益科普卫星,完成了首次"两岸四地"青少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韩国通信、海洋和气象-1(COMS-1,又叫"千里眼")卫星是韩国通信、海洋监测和气象观测多功能卫星。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由韩国科技部、韩国气象局、信息和通信部及海洋渔业部出资。千里眼-1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10年,由美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n)公司承制,由阿里安-5(Ariane-5)火箭发射。千里眼-1于2010年6月27日发射,2011年4月1日投入业务运行,定位于128.2°(E)。正在研制的韩国多用途卫星-2(Kompsat-2)由2颗卫星组成:一是气象卫星—多用途卫星-2A,计划于2017年发射;另一为海洋环境卫星—多用途卫星-2B,计划于2018年发射。  相似文献   

12.
行标 《国际太空》2006,(9):15-15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A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将3颗北斗-1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图1为"北斗"导航卫星星座.  相似文献   

13.
倡议书     
南京三中学生濮愫刚在活动中宣读了《倡议书》,表达希望两岸四地青少年缔结希望一号卫星友谊联盟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次专门为青少年研制、广泛吸引青少年亲身参与卫星有效载荷设计并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一颗小卫星——“希望号“奥运星,预计于明年适时发射升空。由北京奥组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  相似文献   

15.
法国“太阳神”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18日,法国国防部利用阿里安-5GS运载火箭在圭亚那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太阳神-2B(Helios-2B)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目前,在轨的"太阳神"卫星共计3颗,分别是太阳神-1A、2A和2B。其中,太阳神-1A卫星运行于距地680km的太阳同步极轨道,在轨服役超过15年;太阳神-2A卫星运行于距地660km的太阳同步极轨道,在轨服役约5年。太阳神-2B卫星在实施一系列的光学仪器在轨测试后,于2010年3月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6.
肖杏 《国际太空》2006,(9):20-20
除了"实践"系列、"探测"系列等小卫星外,近年来中国还发射了其他一些小型卫星. 2003年10月21日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100kg以下的微卫星,可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汛抗旱等数据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100kg以下小卫星的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正>2001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红公司")成立,为我国宇航能力提升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成立10余年来,该公司在小卫星制造领域多次力拔头筹,成绩喜人。特别是今年高分-1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为我国今年航天发射取得了开门红。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东方红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平台)、科研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重点型号等,本刊记者对东方红公司总经理葛玉君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陆征 《国际太空》2010,(11):F0004-F0004
<正>2010年11月1日00:26,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3C运载火箭,成功将第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2010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9.
<正>1概述2010年6月26日,韩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由欧洲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并于7月6日成功定点,7月13日发回首批遥感图片。它名为通信-海洋-气象卫星-1(Communication、OceanMeteorological Satellite-1——COMS-1,又称"千里眼"),是一颗多用途卫星。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太空探索》2007,(10):42-44
经过多次推迟,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终于成功把首颗意大利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宇宙-地中海"-1送入极轨道。该卫星由意大利泰利斯-阿莱尼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