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现已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欧洲天体卫星公司正式宣称 ,其商用“天体”卫星宽带交互系统 (BBI)已经问世。在天体 - 1H (Astra- 1H)卫星上使用Ka频段的这个交互系统 ,是全欧洲第一个商用 Ka频段双向交互式宽带卫星业务的系统。用户可使用固定在房屋上的卫星交互式终端 (SIT) ,通过天体 - 1H卫星 ,以高达 2  相似文献   

3.
继“斯波特”(SPOT)系列卫星之后,法国自2001年开始着手研制下一代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昴宿星”(Pleiades)军民两用光学成像卫星,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地球观测卫星的需求。Pleiades卫星星座由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负责研制,包括2颗卫星。由于种种原因,卫星发射日期却一推再推。,2颗Pleiades卫星曾计划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后推迟至2010年和2011年。目前,首颗卫星的发射时间定在2011年年底。  相似文献   

4.
1欧洲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利用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的国际移动卫星-3(Inmarsat-3)发展起来的“欧洲地球静止卫星导航增强系统”(EGNOS),能够为欧洲用户提供辅助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广域差分信息以及完整性信息业务。EGNOS设计服务期限为15年,能够提供商业应用。但是基于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5.
伍苑 《国际太空》2011,(3):18-26
2010年12月18日,我国用长征-3A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7颗“北斗”(英文简称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导航卫星,这也是2010年发射的第5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19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CBERS-02B)由长征-4B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2日,卫星向地面传回了高分辨率数据.10月29日,国防科工委与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国土资源部成为该卫星的主用户.CBERS-02B卫星的成功运行,将开辟我国高分分辨率卫星应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铱星"正在恢复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第一家经营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GMPCS)的铱星公司(Iridium LLC)垮台之后,有些权威性的评论家就说过,“铱星”这种技术仍会有前途。果然,就在新的私营铱卫星公司(Iridium Satellite LLC)全面接管铱星公司(包括卫星星座、陆地网络、实际资产和智力资本)之后2年,其企业已呈蒸蒸日上之势。标志该公司健康发展的一个迹象就是铱卫星公司最近披露和实施了部署新一代卫星的计划,以补充运行在780km高由66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就这家全球卫星通信经营商恢复活力的情况,《亚太卫星》杂志记者采访了铱卫星公司总裁Gino P…  相似文献   

8.
即将升空的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昊 《国际太空》2007,(3):10-12
□□德国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TerraSAR-X,也译为"土合成孔径雷达-X")将于2007年由俄罗斯第伯聂-1火箭发射.该卫星是德国航天局(DLR)和欧洲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联合研制的首颗卫星,其中德国航天局负责卫星数据的处理,阿斯特留姆公司负责提供研发、建造和部署卫星的经费,Infoterra GmbH公司负责卫星商业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5年12月,日本已发射的陆地卫星包括"日本地球资源卫星"(JERS)和"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系列,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能.但遗憾的是,ADEOS-1卫星因太阳电池翼故障而完全失效,在轨寿命不到1年;ADEOS-2卫星于2002年12月发射,但在2003年10月24日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联系,这对日本的地球观测计划可谓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日本内阁卫星情报中心(CSIC)寄予厚望的2颗"情报收集卫星"(IGS)在2003年11月29日发射时,由于火箭故障导致星箭俱损.因此,即将发射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一林 《国际太空》2005,(7):19-22
在航天器中,至今只有通信卫星发展成为商品,有私营的通信卫星公司。卫星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商品,资金问题一直是卫星制造商和运营商面临的最大挑战。往日,在通信卫星蓬勃发展的年代,卫星业几乎全靠政府或政府下属机构投资。今天,大多数卫星运营公司已转为私营,资金始终是困扰卫星运营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据称,日本的"月女神"(SELENE,又译作"月球学和工程探测器")探测器是阿波罗时代之后最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该探测器包括主轨道器和2颗子卫星[Rstar中继卫星(即RSAT卫星)和Vstar卫星(即VRAD卫星)].  相似文献   

12.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3.
巴尔干上空的"天眼煞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树 《国际太空》1999,(6):10-14
北约空袭南联盟已持续数周。在这次行动中,北约不仅动用了包括B-2隐形轰炸机在内的陆、海、空各类先进武器,还有50多颗卫星在太空助阵,其中许多卫星当初研制就是支持北约对抗华约军事作战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对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大,天军是间接“杀手”。1 天宫幽灵在此次打击的计划和实施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了15~20种不同类型的卫星,它们包括3颗高级锁眼-11(KH-11)光电成像侦察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确保得到图像的小型侦察卫星、4颗“国防气象卫星”(DMSP)、4颗民用“诺阿”…  相似文献   

14.
平述 《国际太空》2005,(5):8-10
1系统现状□□1995年12月,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24颗卫星部署完毕,标志着该系统的正式建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升交点赤经相隔120°的3个近圆形轨道面上,卫星倾角为64.8°,轨道高度为19130km,轨道交点周期为11h15min。满配置的GLONASS星座使地球表面99%的地区能够连续观测到5颗以上卫星。美国林肯实验室的监测结果表明,其民用码导航定位精度略低于无选择可用性(SA)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到目前为止,GLONASS卫星已发射了89颗,其中6颗未能成功入轨,2颗为大地测量卫星。但是,GLONASS卫星实际运行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16.
庞丹  潘晨 《国际太空》2016,(4):10-11
1 我国第一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10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是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在结构布局上,它充分继承了以往返回式卫星的结构特点,外形是一个圆柱圆锥组合体,内部则是由4个舱段构成的仪器舱及返回舱.根据任务要求,实践-10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刘豪 《国际太空》2011,(2):27-28
2010年12月27日,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Ka频段卫星”(Ka—SAT)由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Ka—SAT是一颗全部携带Ka频段转发器的直播卫星,由欧洲阿斯特留姆公司建造,该卫星发射质量为6150kg,具有82个点波束,覆盖欧洲和地中海盆地,通信总容量超过70Gbit/s。它可为10077个家庭用户提供宽带业务,是迄今为止全球设计最先进的多点波束卫星.卫星下行链路数据率达到10Mbit/s,上行链路为1Mbit/s,该卫星天线系统由加拿大MDA公司提供,合同价值为4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中国将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2。它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基本相同,属于中巴第1代地球资源卫星。中巴第2代地球资源卫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3、4的方案论证也已经完成。 第1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公用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自主能力和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适应变轨能力的轨道控制系统。其太阳电池阵能单翼也可双翼,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能源。平台中心承力筒可以装配500~1 000kg的有效载荷,采用了S波段统一测控和超短波测控方式,星载数据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卫星的整星信息管理要求,并可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水"卫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4日,美国发射了EOS计划中的“水”(Aqua)卫星,这是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原名EOS-PM 1(下午星),是对应EOS-AM 1(上午星)而言的。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的EOS-AM 1后改名为“土”(Terra)卫星,它也是一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Aqua、Terra是拉丁语,意思分  相似文献   

20.
行标 《国际太空》2006,(9):15-15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A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将3颗北斗-1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图1为"北斗"导航卫星星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