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在跟踪卫星期间,天线电轴应始终对准卫星,若对不准,将导致接收信号质量变差,甚至收不到卫星信号,这项工作由自动跟踪系统完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系统为X/S双波段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单通道跟踪技术,主要接收Landsat—5,同时还接收其它遥感卫星.本文对天线系统结构,RF系统工作原理,单通道跟踪技术、Σ与△信号问的相位差对自动跟性能的影响,实际运行跟踪操作等作了简介.研究表明,跟踪信号中包含的误差信息幅度与Σ和△间的相位差△Φ呈余弦关系.为确保自动跟踪工作处于最佳状态,Σ和△间相位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该系统对即将入轨运行的Landsat—7和我国的ZY—1等遥感卫星,具备兼容跟踪接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天线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微机程控跟踪技术。可以根据实验现场的技术条件,如弹形系数、射击条件、天线布站位置等,计算出天线跟踪数据,微机依据这些数据控制天线精确快速跟踪弹丸。文中给出了电路框图及有关软件(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3.
同步卫星地面站六米天线控制系统是微机控制的、按步进跟踪原理工作的角跟系统,按方位——俯仰轴系工作,具有跟踪、对星、搜索、存贮卫星数据、显示等功能、实现了操作自动化。自跟踪过程采用两次比较判决逻辑,保证了较高的跟踪精度。对星过程采用单向进入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驱动链空回的影响。本文介绍其工作原理、硬件配置、软件结构和系统功能、以及实现跟踪和对星的程序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用非相干多普勒跟踪系统取代相干多普勒跟踪系统是可能的,只需消除其振荡器频率漂移对测速的有害 影响即可。TADT技术能使之达到相干系统的准确度。文中介绍TADT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其在TDKSS网中的应用。结 论认为,TADT方法是解决非相干多普勒跟踪系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从而使航天器的多普勒跟踪 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20世纪航天测控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其“天基”设计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测控、通信的重大突破。其“天基”设计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测控、通信的高覆盖率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高速数传和多目标测控通信等技术难题,并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TDRSS系统使航天测控通信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应用领域。现在,美国与俄罗斯两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均已进入应用阶段,正在发展后续系统;欧空局和日本在这类卫星的发展中采用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国家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并据此对我国正在研究的跟踪与数据卫星系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工委洛阳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专门从事于航天飞行器跟踪与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它是中国航天测控网规划和总体设计单位,也是中国专门开展航天测控通信体制、方法研究和专题研究的科研单位。本文介绍了该所的概况及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我校研制的一种遥测接收天线方位角自动跟踪系统623—ATTRA 的原理、组成及技术性能。该系统已在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及地面车辆遥测系统中应用。使用该系统后,由于遥测接收天线自动指向目标,从而提高了遥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精度。文章对方位角跟踪精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目标测控系统中检前记录数据事后处理的实际 ,提出的多点检测法 ,有效地提高了目标信号捕获的可靠性 ;采用变带宽技术解决伪码动态跟踪问题。在载波跟踪中 ,采用 Costas- AFC复合环作为载波信号的跟踪环 ,既可解决高动态跟踪问题 ,又可很好地满足跟踪精度的要求 ;采用数据反演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利用率 ,保持了数据的完整性。最后总结了利用软件优势提高测量精度的几种方法。实际工作证明 ,所述方法的确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天线伺服跟踪系统的工作模式及数字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描述了高精度天线伺服跟踪系统在星地、星间链路中的典型工作模式,并介绍了一种数字化伺服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导弹防御局将精确跟踪空间系统(PTSS)计划视为未来10年国土和地区防御中最大的提高,PTSS将提供来袭弹道导弹整个飞行弹道的火控跟踪数据,可直接引导武器系统发射拦截导弹,显著扩大了拦截弹的防御作战范围。在深入分析PTSS系统发展概况、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围绕BM突防需求,探讨了针对PTSS跟踪相机的对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晨曦 《中国航天》2001,(11):14-18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其能较大幅度地覆盖和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并对中低轨道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数据、图像、话音等信息进行实时、连续的中继等优势,逐渐成为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重要的项目。美国与俄罗斯两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已组网运行,现正在发展后续系统;欧空局和日本在这种卫星的发展中以其新思路和技术途径,大有后来居上之趋势。本文主要介绍这些国家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情况及美、欧、日数据中继系统的互操作与联网计划。高频段电波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地球曲率的影响,使测控站跟踪中低轨道…  相似文献   

12.
空间光学系统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览国际典型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对空间光学系统技术在过去20年的发展做出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同时通过跟踪一些领域前沿和技术生长点,指出了一些可能对未来空间光学系统带来重大改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7):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910-10C型火箭5月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导弹防御局的“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先进技术降风险”(STSSATRR)试验卫星。卫星被送人低地轨道。STSSATRR是一颗小型卫星,承担的是“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的技术试验任务。STSS是分层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天基探测部分,用于探测导弹发射.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并将跟踪数据传递给导弹防御拦截器.  相似文献   

14.
移动卫星通信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一种应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移动卫星通信的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给出了天线稳定和跟踪的控制方法和最优值搜索法。采用该系统可测量载体的姿态角和经度纬度 ,借助于惯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天线轴使天线跟踪指定的卫星 ,卫星天线接收的信号可检测出跟踪误差 ,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天线转动 ,以使通讯信号为最强。采用了 GPS修正惯性系统的误差 ,成为 GPS/ INS的组合系统。在山区道路上跑车试验结果表明 ,当车的横滚角和俯仰角达到 6°,频率为 1Hz,方位角变化 180°时 ,在此动态条件下根据测量的卫星信号场强可知 ,跟踪误差小于 0 .2°。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稳定清晰 ,图像和电话信号都是满意的。跑车试验表明 ,天线跟踪卫星的静态和动态精度完全满足了移动卫星通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遥测系统发展的方向,把编码扩频技术应用于传输频带的压缩,对编码扩频捕获与跟踪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伪码快速捕获的方法,解决了编码扩频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适合于新体制下遥测图象信号的抗干扰保密传输。  相似文献   

16.
卫星跟踪系统检测设备测距终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红三号卫星跟踪系统测试设备测距终端是为东方红三号跟踪系统测试设备测量应答机距离零值而专门研制的。它可以产生高稳定度、多种复杂组合形式的测距音,并能从复杂的接收机视频信号中稳定地提取单一测距音。本文对测距终端的组成、功能、性能指标、技术特点等予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TDRSS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国际“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概况,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提出尽快建立军民两用、综合应用、中等性能的TDRSS,以尽早获得最基本的近全球的跟踪、通信与自主导航的能力,从而填补天基支撑的空白。主张综合功能一步到位,超过日本;性能上接近日本,逐步提高。在技术思路上,建议采用PCM-OQPSK 及PCM-CDMA-BPSK数据传输体制;星本体测控与用户的跟踪导航统一采用单通道单脉冲测角、伪码测距的单站定轨体制,并利用星本体测控数据提高用户的跟踪导航精度;主张在TDRSS的设计中全面贯彻CCSDS协议标准,尽早参与区域以至全球的高速信息网。最后,对下世纪初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TDRSS的技术关键与可能性,提出了看法。指出,中国的TDRSS将超越航天测控网的范畴,而成为全球战略技术信息的天基传递网,并终将成为全球高速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复合轴系统通过粗瞄结构和精瞄机构配合,解决了空间光通信大角度和高精度跟踪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高速率空间光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粗瞄和精瞄配合工作也给复合轴系统带来了复杂的解耦问题,使整个系统的鲁棒性降低,在跟踪速率变化较快的目标时,容易出现振荡,甚至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复合轴系统为研究基础,通过伯德图对系统的跟踪带宽、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解耦过程是影响复合轴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线性自抗扰复合轴控制解耦方案,在保证系统精度的情况下,抑制系统在解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荡发散现象。在卫星轨道模拟平台上进行复合轴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最大角加速度0.32°/s2的轨道运动和最大角加速度2.26°/s2的微振动情况下,改进复合轴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终跟踪精度优于1 μrad(3σ)。  相似文献   

19.
在星间光通信技术中,精跟踪系统对于整个光通信链路的建立和保持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精跟踪系统的被控对象——快速反射镜建模得出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辨识而得出完整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来优化控制效果,提升对扰动的抑制能力。通过Simulink仿真实验对二者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在仿真过程中加入扰动量以试验二者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在精跟踪系统的控制过程中有显著的扰动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航天跟踪测量都包含伪码或侧音测距,而测距的校零问题一直是困扰系统可靠性的因素。文章通过对航天测控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入探讨了通过多台没有测距功能的测速雷达进行定轨的多普勒跟踪测轨技术。成功地利用Levenberg Marquardt方法对非线性测量方程组进行求解,提高了定轨精度。并且通过对多普勒测速雷达的布站优化,证明六个以上测元可以对航天器定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