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米格-29OVT 是米格公司新近开发的超机动多功能战斗机,其特别之处是采用了全向推力矢量(OVT)技术,它的发动机喷管可在任意轴向偏转20度,是世界上首架装备了在所有轴向都可以偏转的全向喷管的双发战斗机。米格-29OVT在2005年莫斯科国际航展上第一次对外进行了飞行表演,引起了巨大轰动,其风头甚至超过了同样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苏-30MKI。  相似文献   

2.
米格-29OVT是米格公司新近开发的超机动多功能战斗机,其特别之处是采用了全向推力矢量(OVT)技术,它的发动机喷管可在任意轴向偏转20度,是世界上首架装备了在所有轴向都可以偏转的全向喷管的双发战斗机.米格-29OVT在2005年莫斯科国际航展上第一次对外进行了飞行表演,引起了巨大轰动,其风头甚至超过了同样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苏-30MKI.  相似文献   

3.
军用航空     
米格-29SMT改型细节 该机由米格-21基本型改进而成,改进的主要项目包括:将安装改进的空空和空面武器,以及在RD-33基础上改进的推力矢量型RD-43发动机.据介绍,该机装的短程武器将为K-30,它是在R-73/K-74红外空空导弹基础上改进的后继型.远程的武器是原打算用于米格-31M上的K-37的改进型K-37M,用以代替早期的R-33,中程的空空导弹为一种R-77的改进型.目前,米格MAPO工业联合体正在向俄空军推出这种新改型的米格-29SMT战斗机,并同时推出一种它的出口型.两种型别的主要区别在于,出口  相似文献   

4.
这家俄罗斯军用发动机设计局目前正努力改善其产品备件供应情况、提高产品可靠性,以扩大产品出口。例如,为解决米格-29飞机的RD-33发动机的备件供应问题,米高扬设计局及米格-29的生产工厂  相似文献   

5.
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时引起的发动机推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喷管有的效矢量角与几何矢量角近似成正比;喷管偏转角较小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几乎不同几何矢量角变化,喷管偏转角较大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随和何矢量角的增大三小;发动机的轴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发动机的侧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АЛ - 31Ф发动机的改进型АЛ - 37ФЮ发动机由 4级风扇、9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单级冷却的高低压涡轮、在涡轮冷却系统有空气 -空气换热器、收敛扩散推力矢量喷管和位于发动机上边的齿轮箱及附件组成。АЛ - 37ФЮ发动机将АЛ- 31Ф发动机的进口直径由 0 910m增大到0 930m ,涡轮进口温度提高到 16 6 5K ,增加了铰接的推力矢量喷管 ,加力推力达到 14 5kN ,不加力推力达 85kN ,推重比达 8 7。АЛ-31Ф发动机的改进型АЛ-37ФЮ@梁春华  相似文献   

7.
新机纵横     
首架批生产型米格-29SMT出厂 首架批生产型米格-29SMT改型机于1998年12月29日出厂。该机于12月30日沿公路运到儒科夫斯基试飞院,在俄空军1999年初开始部队使用试验之前,该机将在试飞院首飞。俄罗斯空军计划把150~180架米格-29改进成SMT标准。据总设计师诺斯科夫说,只计划改进最近10年生产的米格-29,以使这些飞机能使用于2020年。由于资金的限制,1999年仅能把首批24架米格-29“支点”飞机改进成SMT标准。与此同时,也可为目前米格-29的其他用户提供这种改进。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研制的实际工作,确定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的控制方案,建立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此作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可满足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АЛ - 31ФП发动机是由АЛ - 31Ф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的性能与原型机非常接近 ,除了增加了推力矢量喷管之外 ,在结构上还有以下不同 :   1)车制的主火焰筒和焊接的燃油总管 ;2 )加强的高压涡轮盘 ;3)新的带特殊涂层的高压涡轮工作叶片 ;4 )改进的高压涡轮后支撑部件。  该推力矢量喷管在与发动机轴向对称平面呈32°的平面内偏转 (其偏转的角度范围为± 15°) ,从而得到垂直方向以及侧向的推力矢量。喷管偏转控制系统的工作介质为封闭在发动机自动燃油系统中的航空煤油。但是采用推力矢量喷管 ,使发动机质量增加 11…  相似文献   

10.
国外现役军用发动机性能比较型号F100-229F110-129F404-400РД33АЛ31-ФRB199MK104M53-Р2国家美 国俄 国英国法国加力推力(daN)1289012899725881401226072909500不加力推力(daN)7918756248004913762041606330加力耗油率(kg/(daN.h))2.002.031.852.092.002.212.12不加力耗油率(kg/(daN.h))0.660.700.810.7850.7950.6620.907涵道比0.400.760.340.480.601.080.36涡轮前温度(K)1672172815891540166516001533推重比7.97.287.247.877.147.626.56配装飞机F-15F-16F-16F-14F-18米格-29苏-27狂风幻影2000SB3…  相似文献   

11.
矢量喷管控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的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结合某型涡扇发动机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工作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矢量喷管偏转时,在一定条件下,发动机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向喘振边界移动,而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线不发生变化,发动机总推力是增大的。但当将矢量喷管偏转与喉部面积放大相结合,可使发动机保持原工作状态不变,而发动机总推力却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正【据塔斯社12月2日莫斯科报道】俄罗斯米格公司12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二批10架现代化多功能米格-29K/KUB舰载机已交付俄海军航空兵。2012年初,米格公司获得了为俄罗斯海军提供24架米格-29K/KUB舰载机的供货合同。2013年俄军事部门接收了首批四架米格-29K/KUB舰载机。米格-29K是米格-29战斗机的舰载型,米格-29K为单座战斗机,米格-29KUB为双座战斗机。该舰载机采用折叠翼,阻拦尾钩和增强型机体。不同于  相似文献   

13.
《洪都科技》2014,(4):24-24
【据塔斯社12月2日莫斯科报道】俄罗斯米格公司12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二批10架现代化多功能米格-29K/KUB舰载机已交付俄海军航空兵。2012年初,米格公司获得了为俄罗斯海军提供24架米格-29K/KUB舰载机的供货合同。2013年俄军事部门接收了首批四架米格-29K/KUB舰载机。米格-29K是米格-29战斗机的舰载型,米格-29K为单座战斗机,米格-29KUB为双座战斗机。该舰载机采用折叠翼,阻拦尾钩和增强型机体。  相似文献   

14.
战斗机推力矢量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海峰 《航空学报》2020,41(6):524057-524057
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可极大地扩展战斗机使用包线,提升飞行安全性,增强飞机作战能力,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关键技术,是先进战斗机的典型标志之一。该技术涉及气动、进排气、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等多个领域,其综合实现是一项跨领域、紧耦合、高风险的系统工程。本文回顾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关键技术体系,结合中国首架轴对称推力矢量验证机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大迎角内外流气动设计、推力矢量发动机、综合飞/发控制和战斗机过失速机动飞行验证等关键技术,展望了推力矢量技术对作战效能的贡献及未来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5.
龚东升  顾蕴松  周宇航  史楠星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09-123609
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型面固定、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轻,能够为高机动飞行器提供有效的飞行控制手段,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热喷流的偏转控制规律尚未完全掌握。为了推进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实用化,本文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耐高温喷管模型,对该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状态下的控制规律进行研究。利用非接触光学显示和测量手段——红外热成像拍摄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主射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获得流动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利用六分量盒式天平测力实验研究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力学特性,获得推力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下主射流连续可控偏转,最大流动矢量角为-12.3°/12.3°,最大推力矢量角为-12.9°/12.8°,控制规律接近线性,不存在主射流偏转突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米格-29系列战斗机新的发展方向,即计划研制它的改进型以及改进现役的战斗机。改进型包括舰载型战斗机米格-29K、双座陆基型多用途战斗机米格-29M2等;对现役米格-29进行模块化改进成为米格-29SMT并简要介绍了它们改进后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喷气发动机技术仍在迅速发展,最突出的是推力矢量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是F-22/F119上采用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后来又有F/A-18/F4O4和X31/F4O4采用这种技术,后两种专用于研究高迎角和低速下的推力矢量技术。到1996年俄罗斯在苏-37/AL-31FU上采用这种技术,并在国际航空展上做了飞行表演。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美国GE和普惠公司展出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欧洲的发动机参展商也展出了将用于EJ2OO发动机的具有俯仰和偏航能力的矢量喷管模型,俄罗斯虽未展出实物,但据资料介绍,他们至少有两种飞机/发动机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其中一种是  相似文献   

18.
温杰 《国际航空》2009,(5):28-30
米格设计局为竞争印度空军价值120亿美元采购126架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的项目而精心推出的米格-35,采用了俄罗斯第一种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和一系列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多种武器系统,并可以选装全轴向偏转的推力矢量喷管。该机被称为俄罗斯第“4++”代多用途战斗机,其性能不逊于某些甚至还优于美国和欧洲最新的三代半战斗机。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航空发动机》2005,31(1):51-51
AЛ-31ФП发动机是由AЛ-31Ф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的性能与原型机非常接近,除了增加了推力矢量喷管之外,在结构上还有以下不同:  相似文献   

20.
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逻辑,提出了研制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对矢量喷管控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