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响应特性包括起动加速性及关机减速性,这些都是考核发动机性能的指标,其通常结合发动机的热试车进行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测量推力室响应时间的方法,即通过测量发动机相关部件的充填时间等参数估算推力室响应特性,然后对该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文中还介绍了具体的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讨论了本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新建 《火箭推进》2004,30(5):22-26
为了模拟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对冷气模拟推力室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试验研究等方法,给出了合适的设计参数,使冷气模拟推力室的工作过程及主要性能参数完全可以模拟真实推力室。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空模拟舱内逆向布置的推力室点火瞬时过程中舱内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推力室高速气流的动能是推力室短程点火过程中舱内压力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推力室点火时舱内的真空度,需要在推力室出口配置导流装置将燃气导出真空舱.对单台和4台并联推力室进行点火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燃气导流能够较好保持舱内真空度,是整机多推力室高空模拟试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冷试研究了多种喷嘴的特性,总结了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喷嘴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大量三组元推力室双工况热试,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三组元推力室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旁通阀方案和液氧可调汽蚀文氏管方案分别成功进行了三组元工况与两组元工况的模态转换试验,实现了大范围工况调节;对三组元推力室内部燃烧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考察了推力室冷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组对环境有利的新型单组元推进剂已被确定用于取代无水肼。这组新型单组元推进剂是以硝酸羟铵([N~+H_3OH]NO_3~-)为主要成份的混合物,适合用于推力室和燃气发生器。与无水肼相比,硝酸羟铵混合物密度和比冲比较高,冰点比较低。这组推进剂比较安全,因而降低了地面使用维护成本。美国宇航局路易斯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硝酸羟铵推进剂的配方,并且设计用于小卫星的发动机。采用试验推力室和模拟飞行状态的推力室,对不同配方的硝酸羟铵进行了热试。推力室的结构材料与无水肼推力室的材料完全一样,只是催化剂不同。硝酸羟铵推力室稳态和脉冲工作数据表明,硝酸羟铵推进剂完全可以取代无水肼和冷气推进剂,用于空间飞行器和其它航天任务上。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硝酸羟铵推力室设计规范、推力室研制的进展情况、稳态和脉冲工作试验结果。另外,从推动目前单组元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出发,提出了在推力室研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仁亮  周进  张中光 《火箭推进》2004,30(4):6-9,44
研究了远地点发动机(N2O4/MMH)的推力室工作过程,考虑了自燃推进剂的雾化、蒸发以及化学反应流动过程,采用交错网格系统的SIMPLE算法,得到了不同边区冷却流量对推力室的内流场和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数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为推力室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催化剂床冲蚀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林生 《上海航天》1997,14(3):28-30
分析了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工作过程中产生催化剂床冲刨的现象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消除该现象的措施。试验结果证实了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并使推力室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晓伟 《火箭推进》2003,29(2):54-60
介绍了阿里安5姿态控制系统(SCA)所用400N单组元肼分解推力室性能试验的结果.该推力室是由欧洲航天局出资、CNES负责研制的.SCA的目标适应不同的发射任务.在开始研制和评定阶段只有实际要求的工作循环得到了评定.为了增加对400N推力室性能的了解,进行了极限性能考核试验,以满足未来任务中试车程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挤压式低室压推力室再生冷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力室冷却设计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关键之一,通过论述推力10kN挤压式低室压推力室的冷却设计,对其进行了传热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推力室采用再生冷却和辐射冷却相结合的冷却方式时,发动机工作可靠,不会出现内壁烧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和探索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推力室脉动压力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介绍了火箭发动机试验中脉动压力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引压导管的动态特性及其对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的影响;采用齐平安装的方式,按照所述方法建立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系统;结合推力室多个振动测点的数据,分别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包分解两种方法对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推断发动机在径向和切向产生了不稳定燃烧。对探索和推广脉动压力测量技术在火箭发动机试验和其他组合件试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窦唯  胡长喜 《火箭推进》2013,39(2):40-45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击压力的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研究了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击压力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发动机关机后推进剂管路的压力瞬变特性,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火箭发动机试验红外测温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动机试验温度参数主要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优点是测量精度高,缺点是试验过程传感器经常损坏或脱落,且高温和腐蚀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根据发动机试验任务的要求和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特点,结合先进的分布式无接触式测量及光纤传输的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红外热成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无损、无线测量及光纤传输方式,提高了发动机热试车恶劣环境条件下关键部位温度参数的获得率,为全面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温度场分布情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伟  王昕 《火箭推进》2011,37(4):71-75
介绍了液流试验系统测量过程控制。从日常液流试验系统测量过程验证及控制方法入手,详细介绍了各种测量验证及控制方法的应用场合及其优缺点。最后给出了目前开展测量控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调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力调节是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适应性和运载火箭性能的有效措施。研究认为补燃循环发动机最佳的推力调节方案是调节预燃室中较少组元的流量。通过控制预燃室的温度,改变涡轮泵的功率,最终达到调节推力的目的。由于补燃循环发动机推力调节时。对预燃室温度的影响较大,推力向上调节幅度不宜过大,但可进行较大幅度的向下调节。上述推力调节方案对发动机比冲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对发动机混合比的影响也较小,只需在大范围推力调节时考虑;推力调节速率不宜过快,应小于20%/s。  相似文献   

15.
内窥镜检测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窥镜检测技术的归纳、分析,并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缺陷情况,提出了采用制作、积累缺陷样件,将内窥镜检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发动机内表面缺陷及多余物的定性、测量的实验方案。在试验基础上,对各种内表面缺陷在内窥镜中的形貌特征及判断方法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多组试验数据,制作了内窥镜检查的缺陷尺寸对比曲线。同时介绍了该方法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各重要零、部、组件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窦唯  刘占生 《火箭推进》2012,38(4):17-25
为获得转子振动特性,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系统建立了其在密封流体激振作用下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了涡轮泵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在密封流体激励作用下弯扭耦合振动的非线性特性显著。还研究了偏心距对涡轮泵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的结构设计、诊断与维护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7.
AMESim软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动态仿真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辉  张黎辉 《火箭推进》2011,37(3):6-11
根据模块化建模思想和通用仿真要求,利用AMESim中的AMESet平台二次开发出了发动机系统通用仿真模块库,并对不同类型发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建模过程简单明了,操作性及通用性强.通过计算结果与试车曲线对比,验证了所采用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所做的工作为今后液体火箭发动机通用仿真研究打下了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王华伟  周经伦  何祖玉  沙基昌 《宇航学报》2003,24(3):287-289,313
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要求高、试验费用昂贵,有必要对可靠性增长试验进行综合规划,以减少试验费用、缩短研制周期和降低风险。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提出双参数的:Bayes可靠性增长模型,综合利用产品研制过程中全程试验信息,动态评定可靠性水平。在客观评价其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MTGP(Modified Tracking,Growth and Prediction)模型跟踪增长过程,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试验进行综合规划。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在小样本下,科学、合理地评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水平和指导可靠性增长规划,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双曲梁传感器推力测量技术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小推力发动机的测量精度,对原测量误差大、测量结果易受环境情况影响的应变梁推力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采用双曲梁推力测量系统。从安装、校准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改进措施及实际应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双曲梁推力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高,内阻输出低、抗电干扰性能好。  相似文献   

20.
洪流  仲伟聪  王玫 《火箭推进》2007,33(4):47-5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热电偶和红外测温仪同时对不锈钢和带辐射涂层的铌合金表面的温度及燃气温度进行测量,应用温度测量值来修正材料表面的黑度值及燃气的黑度值,利用黑度测量结果对某发动机试车时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并与燃气的理论计算黑度值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铌合金材料的壁温测量结果比较准确,而对不锈钢材料壁温测量结果准确度不是很理想。红外测温技术对燃气的温度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