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艺信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信息模型是工艺数字化系统的基础,是实现产品信息集成与管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完整意义上的工艺设计,包括基于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基于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和基于客户服务的产品服务工艺规划;分析了工艺规划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系;论述了产品设计模型向工艺信息模型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程规范语言的复杂工艺过程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磊  乔立红 《航空学报》2008,29(4):1068-1072
 使用基于本体论的过程规范语言(PSL)对制造过程信息进行规范,已成为过程信息集成的重要发展趋势。针对零件复杂工艺过程信息中存在的资源多样性、工序次序无关性等特点,讨论了PSL理论在工艺过程领域的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采用PSL建立复杂多工艺过程模型的模型构建方法和描述方法,并建立了基于PSL的工艺过程信息建模平台,同时实现了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初步应用,为进一步探索PSL在制造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服务化的多工艺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过程规范语言的完整多工艺信息模型,提供统一的工艺数据访问服务和工艺业务服务调用。最后,给出了服务化多工艺设计平台体系结构,采用开源的面向服务架构技术进行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4.
机场重要航行通告主要是指机场关闭、跑道关闭、不接收备降等航行通告。此类航行通告与机场运行最为密切,能否及时、准确、完整的发布上述航行通告,轻则影响到航班的正常运行,重则影响航班的飞行安全。因此,无论是机场当局还是各级情报部门,都应该对上述通告的发布给予足够的重视,规范信息通报机制和通告发布规范,力求让所有信息接收部门能及时、准确、完整的了解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统一的PDM数据管理平台、一致的制造工艺数据表示方式下,企业在制造工艺过程定义中存在制造工艺过程定义的协同等问题,而建立准确的数据模型是保证各子系统间信息顺畅传递的关键所在,本文就辅助工序设计方案及流程设计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产准备过程中人工逐项查看、查找MBD模型中产品制造信息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基于MBD模型中工艺信息的存储规范,对非几何信息的检索、提取、分析、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面向MBD模型的工艺信息组织与重构系统,满足了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角色、不同专业对产品数模信息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飞机的可靠性水平是飞机设计定型时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与准确性,在飞机 试飞试用阶段开展可靠性评估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规范评估对象故障信息的采集 方式,明确故障判定准则与统计原则,给出完整的飞机可靠性评估流程;基于上述流程,针对某型飞机一年中的 试飞试用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评估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飞机的可靠性水平,满足工程 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三维工艺模型构建中,基于MBD加工特征的演变建立了精细化工艺模型,在MBD三维环境中实现了快速、准确、完整地生成、查询和管理工艺模型中工序级、工步级和加工操作相关工艺信息,从MBD模型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面向MBD加工特征演变的精细化工艺信息表达方法和管理模式,应用分加工特征中间状态显示法管理所有工序信息,并符合国标的要求即正确性、合理性、关联性、完整性和清晰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PDM集成框架下CAPP从PDM数据库中获取产品属性信息、产品结构信息和产品图形信息的方法;研究了CAD/CAPP/PDM系统中数据文档的格式和类型,并将不同格式的文档划分为无格式文档和有格式文档;详细阐述了CAPP生成的工艺文档、工艺要素及属性信息在PDM框架下进行CAPP数据存储的一个模型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重返关贸总协定的形势,论述了经济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利用对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关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而说明作为企业领导参谋的企业经营计划部门在经济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利用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集成化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与CAD系统集成的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通过信息双向传递的VA-CADPIM模型实现虚拟装配系统与CAD系统的设计集成;采用虚拟手和鼠标、键盘的混合交互模式使设计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与非沉浸式CAD环境中相互切换,充分发挥沉浸式与非沉浸式环境的优势;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运行原理及工作流程描述了系统的集成工作过程.基于CATIA V5及其二次开发环境,Immersion Virtual Hand SDK和组件技术实现了虚拟装配原型系统IVADS.通过某飞机的实例验证,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实现虚拟装配系统和CAD系统的无缝集成,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移植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与CAD系统集成的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通过信息双向传递的VA-CADPIM模型实现虚拟装配系统与CAD系统的设计集成;采用虚拟手和鼠标、键盘的混合交互模式使设计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与非沉浸式CAD环境中相互切换,充分发挥沉浸式与非沉浸式环境的优势;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运行原理及工作流程描述了系统的集成工作过程。基于CATIA V5及其二次开发环境,Immersion Virtual Hand SDK和组件技术实现了虚拟装配原型系统IVADS。通过某飞机的实例验证,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实现虚拟装配系统和CAD系统的无缝集成,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移植性。  相似文献   

13.
分位点形式专家信息的一致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分位点形式专家信息的一致性定义;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构造了统计量,并给出了一定置信水平下检验阈值的确定方法和分位点形式专家信息一致性检验步骤;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给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董文奇  何锋 《航空学报》2021,42(6):324380-324380
UAV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的优化设计是保证UAV编队安全性和任务执行高效性的重要基础。目前队形保持下UAV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局限于小规模编队,且优化目标单一。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分级分簇结构扩展信息交互拓扑层级,以满足大规模场景,同时以提高编队续航能力和减少编队总通信代价为组合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最小树形图的分级分布式领航-跟随者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并通过OMNeT++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位置误差传递迭代时,分级分布式领航-跟随者编队的总通信代价明显低于传统领航-跟随者编队,且通过周期性更新簇首,网络能耗更加均衡,提高了编队续航能力;在80架UAV编队规模下,分级分布式领航-跟随者编队生成算法能够在0.3 s内求解完成,相比于传统领航-跟随者编队算法,求解效率提高了约2.5倍;在100架UAV编队规模下,分级分布式领航-跟随者编队生成算法能够在0.4 s内求解完成,而传统领航-跟随者编队由于位置误差的传递迭代已不能保持原有队形。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暴露的公司诈骗丑闻事件为依据,探讨了公司会计信息欺诈的实质、欺诈与被欺诈双方的博弈关系、公司欺诈的手段和程序,从而提出我国防范会计信息欺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成为衡量航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新装备设计水平、质量、进度及费效比的重要基础,“以计算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作为“十五”的重点规划之一。在这种形势下,标准化作为航空工业的一部分,是航空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标准化工作带有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的特点,适合于用信息技术辅助以满足设计生产的需要。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彻底改造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某型号研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的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本文对在这一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导弹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弹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是近年来军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环境对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鉴于此,文章结合导弹测试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根据需求分析划分了测试信息管理、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历史信息查询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并且规划了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实现算法,设计了一个导弹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可以为导弹有效的维护保障提供依据和指导,提升了综合作战能力,满足了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18.
医学图像配准是寻找使两幅图像对应点达到空间位置和解剖结构上一致的过程,对于医学临床科研、诊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是目前医学图像配准中无创、自动化程度高且配准精度很高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插值赝像导致在其目标函数中存在幅值振荡现象,使用局部最优化搜索有时会终止于局部极值,得到错误的配准参数。提出针对互信息配准方法的特点,使用改进微粒群全局搜索算法,调节该算法的参数以适应不同搜索阶段,保证了最优化搜索的准确性,提高了基于互信息方法配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NC车削自动编程系统中信息输入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输入是数控车床自动编程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提出信息输入建模方法的研究,旨在解决NC本削自动加工所需数据的输入,存储和快建传递的问题。利用VISUAL C 6.0语言中的模板数组类,实现零件、毛坯数据信息的输入,完成各种具体算法的实现,并将输入和计算所得的零件、毛坯的数据信息保存于计算机内部,以实现数据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基于融合信息熵距的转子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艾延廷  付琪  田晶  陈潮龙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161-2166
针对转子系统的裂纹-碰摩耦合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信息熵距的转子振动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转子实验台模拟转子系统裂纹故障、碰摩故障及裂纹-碰摩耦合故障,并采集三种典型故障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利用时域的奇异谱熵、频域的功率谱熵、时-频域的小波能谱熵以及小波空间特征谱熵,计算融合信息熵距实现故障诊断.实例研究表明:这四种信息熵形成了综合评价转子振动状态的特征指标,多测点、多转速下的信息熵距曲线较好地区分了单一故障和耦合故障,有效地提高了转子振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测试信号与其对应的振动故障之间的信息熵距最小,信息熵距曲线位于坐标轴的最下方,达到了诊断单一故障和耦合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