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4日至10月29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委托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筹办.会议得到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会议共有来自23个单位的132名代表参加.这些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开发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所、大气物理所、武汉物理所、紫金山天文台、陕西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生物物理所、电子学所、物理所,  相似文献   

2.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000年 10月 12—17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00余人参加大会.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中,共宣读论文 130篇,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绝大部分领域,参加大会的有关部门包括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海洋局等所属的高校和研究所16个单位. 会上同时举行了国家“九五”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地空间灾害性扰动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项目“地球磁层环境的全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极区高空物理观测及研究”,以及围绕当前日…  相似文献   

3.
1982年4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会议,来自全国46个有关研究所和单位的125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交流了包括太阳活动区物理、宇宙线空间物理、磁层物理、电离层物理、高层大气物理以及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等学科领域的论文报告110篇,这些学术报告,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反映了研究工作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已有一些研究工作者利用我国自己的探测资料,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显示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1986年11月10—15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将主办国际空间物理讨论会.会议将进行有关太阳活动区物理,行星际物理、行星大气、磁层物理、电离层物理、热层与中层大气物理、宇宙线物理、日地关系、空间探测技术及空间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在安徽省九华山召开了第十五次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高能物理所、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兰州近代物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1部、508所、512所,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所,总参大气环境所,解放军信息丁程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论文55篇.会上交流的论文主要包括: (1)综述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主办的“第五届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5—16日在厦门胜利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研究单位和10多家用户单位的130余位空间环境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特邀报告6篇,大会报告15篇,专题报告30篇,展示论文38篇。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21-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由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攀登95预-34项目专家委员会、中国科技开发院(厦门)主办.会上宣读与交流论文100篇.主要内容包括:微重力环境下基础物理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和物理化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科学与技术,微重力实验及诊断技术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会议促进了微重力科学界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除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外,本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8.
《空间科学学报》2004,24(1):80-80,73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2日在上海双拥大厦召开,参加本 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3个单位,共176人,宣读论文170篇,均超过历届代表人数和论文篇数.本 次大会是空间物理学术交流的空前盛会.  相似文献   

9.
中层和低热层物理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5月19日—2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招待所召开。到会代表40人,来自中国科学院、教委系统、国家气象局、总参气象局等部门共10个单位。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空间中心中层大气课题组、武汉物理所中层大气重力波课题组联合筹备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于2002年9月2至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航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极地研究所、浙江大学以及潍坊学院的代表共75名.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会议首先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双星计划科学应用分系统的进展情况、目前空间物理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结果和发展趋势做了报告.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亚暴和磁暴的触发机制、资源1号卫星高能粒子辐射事件及磁层与电离层耦合、亚暴期间空间电流体系、磁层粒子的来源及电离层上行  相似文献   

11.
《空间科学学报》2005,25(2):160-160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0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海洋局、高等院校、部队和中科院等10个单位40名代表,匡定波、薛永祺、童庆禧、潘德炉四位院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30篇论文,内容涉及成像光谱技术及应用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9月6至11日在广西省北海市召开了学术交流及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30余人,代表着全国空间材料研究方面的科研、大专院校以及有关公司等十几个单位.本次会议共收到28篇论文,有18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所有的论文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在空间材料研制方向的进展情况:有在空间研究材料的情况,有利用高空飞机失重时来研究材料情况,有研究空间应用的轻型结构件的进展情况;会议中还对未来空间站中空间晶体生长装置提出建议和介绍了未来空间相机用新型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的研制初步进展;会上郭景坤院士提出的金属陶瓷材料研究设想,引起与会人员热烈反响.大会还交流了许多金属、陶瓷、有机基复合材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暨国家重大基金“日地能量传输过程”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既国家重大基金“日地能量传输过程”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0日至9月28日在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7个单位135位代表.会议宣读论文16...  相似文献   

14.
正第十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4月26-30日在海南省海口埃德瑞皇家园林酒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会议旨在为空间物理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空间物理学前沿热门话题,交流空间物理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创新发展方向,激发科研创新潜力。会议将设置大会特邀报告,分组报告,张贴报告等多种形式,并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5.
正第九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2015年11月9至13日在中国厦门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NSMSA),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全国微重力科学大会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自1993年开始,每隔两  相似文献   

16.
《空间科学学报》2007,27(6):511-511
第六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2007年8月22—25日在浙江温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包括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航天集团第五研究院和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航天科技研发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29个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长征 《国际太空》2011,(11):53-53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承办,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协办的第24届中国空间探测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0—12日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110余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空间飞行器火工装置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5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1个单位,60位代表。会议期间共交流论文23篇,其中火工装置综合性报告2篇,电爆管双防问题及其试验方法14篇,空间飞行器各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三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2009年8月16—21日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为广大从事空间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拓展思想、研讨发展的平台,得到了空间物理学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并计划邀请国外专家学  相似文献   

20.
“灾害性事件与空间科学”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航空航天部、电子工业部、海司通讯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地震局、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教委系统等有关单位的代表45人参加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共34篇,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环境对人类空间活动及地面技术系统的影响及危险性,包括空间碎片、大气影响、辐射环境、空间条件扰动对航天器的直接影响;对地面通讯、电力及石油输送、航测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