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郑忠 《中国航天》1992,(8):19-21
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研制 奋进号航天飞机是根据美国总统里根的决定制造的,它是美国所制造的第6架航天飞机,用于替代1986年初升空爆炸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奋进号的承造单位为美国洛克韦尔公司,飞机造价20亿美元。从1987年8月签定合同到1991年4月轨道器出厂共用3年零8个月的时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轨道器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后,美国航宇局(NASA)按传统作法于当年6月对轨道器发动机进行试车。经对3台主发动机22秒点火试车发现,1、2号发动机氧气泵震动和声音异常。为此,NASA决定将3台主发动机全部换掉,装上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下次发射准备的3台主发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失事以来,西方国家的运载火箭又连续发生了三次重大事故。 4月18日,美国的一枚价值6500万美元的“大力神34—D”重型运载火箭在起飞后5秒爆炸,该火箭携带的一枚秘密军用卫星也在同时被毁。有关科学家认为,这是一枚用来监测苏联导弹和其他活动的KH—11照相侦察卫星,价值8亿美元。 5月3日,美国的另一种大型运载火箭“德尔它”在发射后约2分时,因发动机出现故障而失去控制,地面控制站被迫将这枚火箭及其携带的一枚价值5750万美元的先进气象  相似文献   

3.
自1981年“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以来,在短短的25年里,美国航天飞机相继进行了115次飞行,将600多人次的航天员、2 000多吨物品送入太空,书写了一个个传奇式的辉煌,创造了一连串的历史记录,开创了一个航天飞机时代。这期间也因为两次失事和多次惊心动魄的危险,给航天飞机的飞行蒙上了一层阴影,引起人们对航天飞机的质疑。但是不管怎样,在过去的25年里,航天飞机积聚了人类航天的无尽信念和勇气,浓缩了人类航天的无限荣光与悲壮。虽然时隔久远,在以下大事的回顾里,我们仍然能依稀触摸到这种情感和精神。  相似文献   

4.
司马杭仁 《航天》2009,(7):46-48
“卡西尼”曾被定为是美国发射的最后1个大探测器.此后美国只研制和发射小型空间探测器.但最近美国又计划研制“木星冰卫环行”核动力探测器.它将是美国航宇局有史以来所建造最大的空间探测器.估计造价在约30亿-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尹玉海  田炜 《中国航天》2004,(8):17-19,23
航天飞机是一种能够运送人类往返于外层空间和大气空间的特殊运载工具,具有兼顾军用和民用并且造价昂贵的特点。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这一运载工具的国家。从航天飞机的背景来看,它虽然是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进行技术竞赛所带来的空间成就,但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7.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发射前的紧张时刻,卡纳维拉尔角的一些观察家们就在考虑着“它国”的航天飞机。苏联人会试图最终取代美国的航天飞机优势吗?那样一种并驾齐驱的局面从未出现过。不过,“哥伦比亚”号上天时,航天飞机仅此一架。而在以后的三年中,有关苏联航天飞机的消息已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09,(5):8-8
9月18日,NASA宣布明年9月将进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航天飞行。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并公布了飞行人员名单。此次飞行之后,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将正式结束。  相似文献   

9.
经过2万多人近30个月的不懈努力,包括对航天飞机进行约50项、300多处改进;经过几百万次计算机模拟试验,并在风洞试验中检测不同碎片撞击方式会造成的后果;经过反复研究和不断创新;又经过多次发射推迟,在投入几百万个工时和约15亿美元之后,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2005年7月26日晚10时39分(北京时间)率先进行了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一次发射,并在8月9日晚8时12分(北京时间)安全落地。这是发现号第31次上天,也是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第114次发射(代号STS-114)。  相似文献   

10.
美国空间技术界经过整个七十年代投资近百亿美元研制了航天飞机系统,并于八十年代初使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顺利地进行了五次轨道飞行。美国普遍把阿波罗登月探险计划看作是空间探索活动的第一个里程碑,把航天飞机誉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这主要是因为航天飞机与以往的空间运输工具相比,具有很多明显的特点和优越之处,诸如节省发射和研制费用、  相似文献   

11.
“暴风雪”号自1988年11月15日首飞之后,留给俄罗斯人们的只有思念;欧洲“赫尔墨斯”号在1992年11月即被宣告胎死腹中;从来都野心勃勃的日本“霍普”号几年来也鲜有动作;即使是作为航天飞机大本营的美国也似乎不堪重负。为何航天飞机,想说爱你却又如此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一说到航天飞机,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失事”“‘哥伦比亚’号”“‘发现’号”这样一些熟悉的字眼。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工具,航天飞机昔日的光环已渐渐地淡去。随着美国新航天器CEV的诞生,人们可能认为航天飞机将要永久地尘封在美国历史中了。事实远不是这样。美国现在所使用的航天飞机只是航天飞机的一种,称为航天运输机,主要用来完成航天运输任务。航天飞机还有另一大类——航天战斗机,这是一种有人驾驶的太空武器,是能在太空作战的航天飞机,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太空战争的主力。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的天空,我们看到了毁灭和悲剧,但是在我们还未看到的地方,那里有希望和安慰,先知以赛亚说:‘抬起你的眼睛望着天空,谁创造了那一切?谁创造了那一颗挨一颗的星星,每个都有它的名字,因为他伟大的力量,它们无法缺少。’”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发表的演讲。此次及以前的“挑战者”号失事让美国损失两架昂贵的航天飞机,连14名航天员也无一幸免于难。它们被美国人民视为“国难”。  相似文献   

14.
司马杭仁 《航天》2011,(6):14-17
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8时56分(北京时间20时5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进行最后一次飞行。这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  相似文献   

15.
庞之浩 《航天员》2011,(3):60-63
2011年6月1日,美国“奋进”号(Endeavour)航天飞机在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绝唱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奋进”号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第3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以及美国现役航天飞机倒数第二次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6.
科明 《中国航天》1998,(11):31-34
美国航宇局将在明年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把又一颗大型天文观测卫星送入轨道。这颗造价高达14亿美元的空间天文台称为高级X射线天体物理学设施(AXAF)。它可望帮助天文学家更精确地描绘出黑洞、相撞的星系和超新星遗迹等一些最强烈的宇宙X射线源的图像,以便更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0,(4):22-22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向国会提交的新财年美国航宇局 ( NASA)预算申请中 ,提出在今后 5年内要使该局的预算稳步增加。2月 7日在美国航宇局总部公布的这份预算申请为该局 2 0 0 1财年确定的预算为 1 40 .35亿美元 ,比本财年的拨款多了 4.35亿美元。如果得到通过 ,这将是美国航宇局的预算在 7年中首次出现增长。按这份预算案 ,该局的预算到 2 0 0 5年将达到 1 55.7亿美元。新预算案的核心是要投入60亿美元开展先进航天运输技术研究工作 ,对将取代“年事已高”的现役航天飞机机队的可复用运载器所需的技术进行试验。按设想 ,美国航宇局将在 2 0 0…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航宇局估计,航天飞机生产计划的费用几前已约40亿美元(1980年币值)。1979年初曾估计为31亿美元。自开始执行航天飞机计划以来,每年费用增长为30~35%。“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生产第二、第三和第四架轨道器,检修第一架轨道器;制造供  相似文献   

19.
概括介绍第二代水平起落、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发展情况、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航天飞机技术的突破,必将推动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着重叙述目前世界各国所提出的各种航天飞机方案,其主要技术性能、工作特点及方案论证情况,这包括英国的HOTOL、西德的S(?)nger和美国的“东方快车”.在这方面,目前美国暂处于领先地位.发展第二代航天飞机有五项主要的关键技术:1.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2.材料;3.结构;4.飞行控制和稳定;5.高超音速空气动力技术.  相似文献   

20.
韩增尧 《中国航天》2006,(7):39-41,46
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执行完14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此次飞行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首次飞行。虽然在此前两年半的时间里美国航宇局(NASA)耗资30多亿美元,在六个方面改善了航天飞机的性能,但整个过程并不顺利,可谓一波三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让美国人引以自豪的航天飞机日显老态,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对美国今后的航天事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