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博  杨树兴  熊芬芬 《航空学报》2019,40(10):323191-323191
为了在不依赖导弹间实时通信与导弹绝对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的"发射后不管",考虑为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安装两个捷联探测器,从而可对有导引头导弹上的两个特定目标点进行探测。在此基础上,针对静止点目标分别采用一般的负反馈控制方法以及有限时间收敛原理设计了2种协同末制导律,并针对静止面目标采用动态逆控制设计了1种协同末制导律。上述协同制导律均可在有导引头导弹命中目标前实现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的速度方向指向其攻击目标,而此后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只需要作直线运动即可命中其攻击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以及优势。  相似文献   

2.
F-22首次试射AIM-120C先进中程空空导弹今年十月,美空军和F-22合同商在爱德华空军基地以北的四千多米高空,以M0.9成功试射一枚没装制导系统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试验的意义在于验证了整个空中操作、包括新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它的垂直弹射发射器LAU-142/A、F-22的外挂管理系统,同时验证了AIM-120C型空空导弹可以从F-22主武器舱紧凑的1/4舱成功发射.F-22原型机设计可携4枚AMRAAM.重新设计的导弹发射系统可与武器舱6枚AMRAAM相匹配.为保证F-22的…  相似文献   

3.
军事     
《国际航空》2014,(9):6-6
美国高超声速导弹试射失败 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陆军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发射场进行了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HW)导弹的第二次试射。但在发射仅4s后导弹出现异常,安全起见试验人员引爆了该枚导弹。AHW外形为带小翼锥形体.具有一定的滑翔能力。其助推器为3级固体火箭,设计射程为6000km,飞行时间35min,误差小于10m。  相似文献   

4.
美国空军已经开始对为其研制中的两种隐身战斗机 F/A-22和 F-35发展新型导弹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这种新型导弹的性能与“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差不多,并能装在这两种隐身战斗机的内部武器舱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JASSM 导弹,是一种大型的隐身防区外空地导弹,射程超过371km,若装到 F/A-22和 F-35的内部武器舱可能会有麻烦。尽管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也可外部悬挂 JASSM 导弹,但美国空军要求这两种隐身战斗机应当尽可能多地内挂武器,不使隐身性能受影响,从而限制敌方雷达的观察能力。目前,美国空军正在对发展一种“联合双任务制空导弹”(JDRADM)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该导弹不仅可用作防区外空地导弹,还具有现役空空导弹所具有的某些空对空攻击能力。美国空军对 JDRADM  相似文献   

5.
法国国防采办局(DGA)近期成功地进行了模块化先进空地导弹(AASM)的首次发射试验。这种导弹由萨杰姆国防安全公司研制,有 GPS/惯导和 GPS/惯导/红外图像导引两种改型。这两种型号都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发射,射程超  相似文献   

6.
近距格斗导弹离轴发射的火控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外被动式制导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是当今先进歼击机的标准武器,具有离轴发射,全向攻击,特别是迎头攻击能力,广泛使用在夺取制空权的近距空战格斗中。本文重点讨论红外导引头捕获目标(瞄准)和导弹发射的多种不同方式,以及导弹离轴发射的火控算法。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中的新型空袭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从来都是新武器的实验场。美英联军在此次对伊战争中不仅消耗了大批库存的武器,还使用了包括新型防区外空地导弹“风暴阴影”、增强型GBU-27制导炸弹、新型“幼畜”空面导弹和新型“哈姆”导弹在内的一批新型空袭武器  相似文献   

8.
印度军方2月4日在印度东部的钱迪普尔成功试射了一枚"布拉莫斯"超声速地对舰巡航导弹。这枚地对舰巡航导弹是通过一个由卡车改建的移动发射架发射的。该巡航导弹是印度和俄罗斯在1998年合资组建的布拉莫斯公司研制的。导弹长8米,  相似文献   

9.
空地导弹最小射程的一种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载发射的空地导弹最小射程 ,把发射后的空地导弹看作一个受重力作用、推力等于阻力并具有水平初速的下滑飞行体 ,提出了一种估计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 ,对影响空地导弹最小射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空地导弹的最小射程由启控时机、载机初速、投放高度、下滑高度差及末制导最小距离等因素决定。该方法已用于某型空地导弹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介绍故障树分析法(FTA),运用故障树方法建立某导弹发射机的FTA模型,并对FTA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对该导弹发射机系统所有组件进行排查,通过检测及采集手段对发射机系统故障进行了元器件定位,并进行装机验证和机理分析,找出速调管故障原因,结合微观成像对故障元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模型对导弹潜在故障分析定位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导引头发射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空空导弹也反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利用从 F-16战斗机上发射出去的一枚配备有先进红外导引头的 AIM-9X超级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枚正在助推飞行中的猎户座(Orion)探空火箭。这次出人意料的成功试验,不仅标志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试验中演示了利用导弹拦截助推飞行中导弹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为美国验证了一种实施助推段防御的新途径,必将为美国长期追求的、发展和建立助推段防御系统的计划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印度陆军7月29日在奥里萨邦的昌迪普尔靶场成功试射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45分发射,其射程达290 km,能运载300 kg的常规弹头,最高速度达2.8马赫。这枚二级导弹的第1级使用固体燃料,第2级使用液体燃料。  相似文献   

13.
揭秘RS-24     
2007年5月29日,俄罗斯曾成功地进行了两种新型导弹的发射试验,它们分别是 RS-24和 R-500。RS-24是一种洲际弹道导弹(西方更多的称为 SS-27M,M代表多弹头),而 R-500则为战役战术巡航导弹,前者将装备俄战略火箭兵,后者将提供俄罗斯陆军使用。尤其是对 RS-24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成功,西方反映非常强烈,很多西方主流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报道,甚至称其为重启冷战的导火索。由此多少可以看出一些西方国家对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制导信息精度的特点,以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弹目相对距离测量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对目标大机动也有鲁棒性.因此,这种制导律可以作为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的制导律使用.  相似文献   

15.
《飞机工程》2005,(2):38-38
英国力图在2005年年底全面部署“风暴阴影”常规防区外空地导弹,达到全部作战能力。该导弹射程为250km。2004年10月28日,该导弹正式进入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为在2005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MBDA和BAE系统公司开始实施“狂风”第2批第2部分软件计划,  相似文献   

16.
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总体设计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允春 《航空学报》1988,9(6):211-216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国外反辐射导弹的发展概况,归纳了反辐射导弹的5个主要特点。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是反辐射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提出了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着雷讨论了进行导引头总体设计时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科技人员已研制出一种新型激光器,他们期望这种激光器将为战术飞机提供红外对抗防护。这是一种非常小的组件,但能对付所有已知的红外导弹导引头。海军研究人员相信,要击败那些不易受闪光弹引诱的新一代导弹的导引头,就迫切需要这种配有激光器的红外干扰(IRCM)系统。自越战以来,闪光弹一直用作红外诱饵。但新的导引头已可以通过若干特点来区别飞机与闪光弹。飞机与闪光弹的一种差别是闪光弹的辐射能量在2微米波段,而飞机  相似文献   

18.
印度计划于4月20日至30日之间试射射程达3500km的“阿格尼Ⅲ”战略导弹。“阿格尼Ⅲ”战略导弹是印度最具雄心的战略导弹,可携带1.5t核弹头。这将是“阿格尼Ⅲ”铁路机动型的第3次试射,将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沿海的惠勒岛试验场进行。虽然“阿格尼Ⅲ”导弹的第一次试射于2006年7月失败,但2007年4月进行的第二次试射取得了成功。如果这次试射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DERA Farnborough附属弹药装置与装配研究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装填器/发射器有效性的情况下改进一个典型的原理性离岸导弹附属弹药的充填度。武器的有效性研究指出实际上离岸导弹(SOM)的可行有效载荷为八个50kg的附属弹药。这些附属弹药将以两个一组的对称方式发射,对单个目标具有内部程序设定的能力,所以需要了解在发射期间作用在这些附属弹药上的冲击和加速度载荷,DREA Malvern所进行  相似文献   

20.
Bill  Sweetman  温杰 《国际航空》2014,(8):22-22
“山毛榉”导弹设有备份模式,在特殊情况下它可以绕开整个系统的敌我识别和机型识别功能,由单台发射车自主发射导弹。据此,MH17的悲剧很有可能是因不熟悉该导弹的错误操作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