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的飞行品质不仅取决于飞机本体学特性和驾驶员操纵动力学特性,更重点的是取决于驾驶员-飞机系统闭环特性。通过一名驾驶员在模拟工作台上,完成对某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俯仰跟踪仿真任务辨识得出驾驶员操纵动力学模型;对驾驶员-飞机闭环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得出系统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2.
王峥华  李超 《飞行力学》2015,33(1):78-82
为了提高着陆进场最小操纵速度(VMCL)的分析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通过人机闭环数学仿真来计算多发飞机着陆进场VMCL的方法。考虑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后拉力的衰减过程、驾驶员意识到发动机失效后采取操纵的时间延迟,以及符合VMCL验证试飞操纵特点的驾驶员模型,建立了能够真实模拟VMCL验证试飞过程及驾驶员操纵策略的某型四发螺旋桨飞机人机闭环仿真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模拟VMCL验证试飞时发动机衰减特性、舵机动态特性、驾驶员反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飞机各运动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某型飞行模拟器在进行驾驶员操纵装置静态特性测试过程中,发现其纵向、横向的杆力——杆位移曲线呈非线性变化,与理论的线性梯度曲线不符。本文通过LMS Virtual.Lab软件对相关对象进行了仿真分析,找到了出现非线性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其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飞机的飞行品质不仅取决于飞机本体动力学特性和驾驶员操纵动力学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驾驶员─飞机系统闭环特性。通过一名驾驶员在模拟工作台上,完成对某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俯仰跟踪仿真任务,辨识得出驾驶员操纵动力学模型;对驾驶员─飞机闭环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得出系统动态响应;再按Neal—Smith准则评价了该机的飞行品质,并且与按MIL—F—8785C规范要求的飞行品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对电传飞控驾驶杆操纵的机械传动部分采用CATIA和LMS/MOTION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该操纵系统的杆力、杆位移及阻尼特性进行分析,提供直观和形象的杆力信号传递过程,同时验证其提出的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驾驶员操纵舰载机着舰的任务,建立一个在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FLOLS)下的改进的驾驶员模型。在人工着舰时,飞行员驾驶飞机对下滑轨迹跟踪为基础,对驾驶员控制飞机的增益进行自适应控制的改进,对驾驶员在FLOLS光学引导下的视觉感受模型进行模糊控制的改进。结合舰载机动力学特性对舰载机着舰任务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可为飞行员操纵着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歼×机瞬时杆力和操纵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试飞结果,并把飞机机体加操纵系统的组合特性作为等效的二阶系统来研究歼×机的瞬时杆力。文中通过“计算操纵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和“飞行提取操纵系统反馈增益”来进一步分析操纵系统的飞行特性对瞬时杆力的影响。经过分析确认:歼×机操纵系统的飞行特性与地面特性差别较大,歼×机操纵系统存在着正的惯性反馈增益。因此,存在着等效阻尼比大于纵向短周期阻尼比,存在着松杆短周期无阻尼自振频率小于握杆短周期无阻尼自振频率;操纵系统不存在相位导前,不存在由于瞬时杆力过轻而引起驾驶员诱发振荡。本文给出的k(?)值是利用已有少量试飞数据提取的,故只供参考,其准确值可参考有关试飞报告。  相似文献   

8.
通过某型飞机驾驶员操纵装置子系统的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及特性规律,分析了该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以及调装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驾驶员工作负荷、操纵功效和阻尼等对贴地飞行时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导出了简化的驾驶员增益和驾驶员评定等级的工程计算公式,并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飞行试验和设计估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无人机遥控驾驶的特点,建立人-机闭环仿真模型分析姿态控制和速率控制两种响应类型下驾驶员操纵习惯对操纵精度的影响,提出基于不同响应类型下的驾驶员合理地操纵方法,并通过两种响应类型下的无人机人工遥控下滑着陆试验验证响应类型对驾驶员驾驶负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速率控制响应类型下驾驶员操纵负荷较高,应采用小杆量、脉冲式的操纵方式提高操纵精度;在姿态控制响应模式下驾驶员操纵负荷较小、操纵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人机半物理仿真法,研究了大气紊流对飞机突防飞行的解耦控制特性、驾驶员的操纵性及乘坐品质的影响,检验了非线性解耦控制系统对驾驶员实时操纵指令的跟踪特性。结果表明:解耦控制律能够在大气紊流扰动下解除飞机纵横向运动的非线性交叉耦合,_有良好的解耦操纵性能和乘坐品质,减轻了驾驶员的操纵负担,从而提高了低空突防飞行的安全性,也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即将开展的大飞机开发与研制,对飞机驾驶舱内操纵装置优化布局开展了研究探讨。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为具备中国运输机飞行员关键尺寸特点的人体模型,并采用《中国男性飞行员人体尺寸GJB4856-2003》作为该人体模型尺寸数据依据。从工效角度评测人体可操纵部件的布置最大可达范围及手的舒适操纵范围;依据上述操纵范围原则,采用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和人机工效软件JACK对驾驶舱布局中操纵装置布局进行相关性配置及工效分析验证,分别从不同百分位驾驶员的手的操纵可达域和第50百分位驾驶员当操纵部件处于中立位置时的腰椎受力分析探讨了操纵装置布局的合理性;利用人体简易力学模型对驾驶员处于操纵中立位置时的腰椎受力进行了计算,得到操纵布置布局仍具备合理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结构驾驶员模型与McRuer模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的人-机半物理实时仿真实验,分别对结构驾驶员模型和McRuer模型者了参数辨识,用两种模型和某电传操纵飞机纵向短周期等效系统模型构成人-机数值仿真系统,将模型仿真结果和实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了解两种模型的特性,为深入研究闭环飞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舰载机小油门响应特性对着舰任务的影响,建立舰载机着舰动力学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以此为研究基础,采用自动油门系统(APCS)来分担驾驶员的操纵负荷,提高舰载机着舰的准确性。小油门的响应设计准则为:在油门阶跃输入后1.2 s的时间内使飞机的稳态加速度值达到±0.12g的90%。针对3种不同油门特性进行了飞行员操纵着舰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飞机在进入下滑道时达到5 m的高度误差、小油门响应超过1.6 s时,驾驶员操纵舰载机将不能达到着舰要求。  相似文献   

15.
飞机着陆下滑状态人-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策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6):500-503
采用最优控制驾驶员模型在频率域内分析是理论评价电传操纵飞机着陆下滑状态飞行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人 -机系统响应特性可揭示出驾驶员工作负荷和系统动态特性之间相互影响。驾驶员相位补偿作为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度量 ;取人 -机系统闭环带宽、开环高频峰值和飞行轨迹倾角误差均方值等指标来评价系统动态特性。这些评价准则与驾驶员主观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该方法对某电传操纵飞机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飞行模拟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将 BW-1变稳飞机的变稳系统安装在操纵系统模拟试验台上,提供一个可变短周期特性、杆力梯度和杆位移梯度的飞行模拟试验台。驾驶员操纵可变的模拟特性,对纵向操纵品质进行评定.本文将讨论驾驶员对各种短周期特性、杆力梯度和杆位移梯度及其组合特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冯亚昌  崔金宝 《航空学报》1993,14(10):540-546
以刚体系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飞机、起落架六自由度全量非线性方程,根据有侧风时着陆过程中驾驶员的操纵特点,提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操纵逻辑,以及用3个单轴操纵的驾驶员模型,通过采用分时采集、分时处理飞行状态信息和分时操纵的方式,将它们有机地综合成~个同时做三轴操纵时的驾驶员模型。最后,对所建立的人-机闭环系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仿真软件,并对某验证机进行了着陆品质分析,其结果与试飞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加油机和硬式加油伸缩管构成的硬式空中加油多体动力学系统,在已有的加油机运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加油机的尾流场扰动作用,采用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速度传递矩阵法,建立了系统运动仿真模型。通过运动仿真,对伸缩管的动态特性和系统的紊流扰动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硬管的动态响应特性较差、阻尼偏小,且俯仰运动与偏航运动耦合,需控制系统予以改善并实现解耦操纵;轻微的紊流对硬管的姿态具有较明显的扰动作用,通过稳定加油机的航迹,能够显著改善硬式加油装置的抗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飞机设计中,应用驾驶员数学模型预测飞机飞行品质是避免人机系统出现不良耦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飞行品质的预测精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NN)方法进行驾驶员模型辨识,着重研究该模型对不同飞机被控对象的适应能力。首先,详细分析了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任务的操纵行为特点,提出适用于该驾驶员行为描述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形式。然后,根据对不同被控对象进行俯仰跟踪实时仿真实验的结果,对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进行识别。最后,对模型辨识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适用于研究具有不同增益、不同短周期振荡频率飞机被控对象的驾驶员操纵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驾驶员航路飞行任务中的操纵特性,首先对飞机横侧向、法向、切向过载的机动指令进行了设计,重点对横侧向通道机动指令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飞机速度矢量与目标航路点坐标来设计偏航指令的方法;然后用差分算法实现了驾驶员实际操纵指令的平稳变化;最后对飞机的航路飞行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实现飞机的航路飞行。在仿真过程中,机动指令的变化较为平缓,并且飞机的航迹姿态角等信息得到了实时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