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于9月3日北京夏令时9时5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进入太阳同步轨道。“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将这颗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之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卫星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常识告诉我们,1-1=0,这个问题看来就是这么简单。“零”表示“无”,这一层意思就是学龄前儿童也知道。某处有一个森林,一场森林大火把这一个森林毁灭了,这一个森林就没有了;电厂的某个仓库仅存的1千克物质被拿去发电,这库存的1千克物质在账本上就记着“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事待物时经常会谈到“零”和它的意义,诸如:从“零”开始、从“零”点出发、从无到有、无风三尺浪、无缘无故等等。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当你昂首翘望,看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如果有人问:“你看见什么东西了?”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什…  相似文献   

3.
当你举杯邀明月的时候,却发现悬在头顶的是一轮红日,万道金光洒向人间,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神秘的“夜太阳”之谜。古今中外有先例在国外,半夜出现太阳(也被称之为“夜太阳”或者“日夜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63年,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入轨,该星载有粒子成分监测器,用来探测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其中包括测量太阳耀斑时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及其重粒子丰度;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与强度;内辐射带磁异常区的粒子通量及重粒子成分,“风云一号(B)”卫星运行半年来,我们已获取了上述有关的粒子辐射资料,在卫星上获得这些资料在我国尚属首次,本文主要分析观测到的太阳质子事件。  相似文献   

5.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1):18-19
1999年5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为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6.
空间粒子辐射对卫星中集成芯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环境中各种粒子辐射在集成芯片临界体积中产生的能量沉积, 即LET(线性能量传输);得到了银河宇宙线1≤Z≤28、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C、N、O、Ne、Ar、Fe)、内辐射带质子等产生的LET, 计算了其分别产生的单粒于事件(SEU)翻转率。   相似文献   

7.
黄本诚  潘昕 《太空探索》2000,(11):10-11
当火箭怒吼着将卫星举上天空的刹那时刻,人们在为那特有的地动山摇所震憾之余,会心生疑问:卫星在这“动”、“摇”中会怎样?当卫星窜出大气层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时,有多少双眼在翘首遥望,有多少人发出热切的问候:你在他乡没有空气、时冷时热、过得惯吗? 不必担心,说来你也许不信,每颗卫星在发射前,其实已历经“太空游”,只不过那是在地面进行的。 发放飞天通行证 当科研人员带着卫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地面“航天环境”,确认它能适应,就会发给卫星一张“飞天通行证”。由此不难看出,航天环境的地面营造,对卫星乃至今后我国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四号乙火箭将一颗卫星送上了太空,这颗卫星就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如今它在轨正常运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五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采用同步极轨卫星中运行寿命最长的一颗卫星。该星曾荣获国  相似文献   

9.
<正> 北京夏令时9月7日5时30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卫星顺利进入近圆太阳同步轨道,星上仪器工作正常。这颗卫星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24颗。被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的,也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卫星本体是1.4×1.4×1.2米的六面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电池帆板,卫  相似文献   

10.
孙文德 《飞碟探索》2013,(11):30-30
每当你看到来自太空的画面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为什么与这些镜头相伴的,总是人类制作的美妙音乐,而不是来自太空的“同期声”呢?这是因为,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来没有真正捕捉到过任何来自其他星球的声音。在英国温彻斯特附近的阿斯特里姆天文馆里,当人们看到太空的画面时,同时也能听到与视觉相匹配的神秘的声音,此时你会感觉眼前的图像“活”了起来。而实际上,你所听到的只是根据对太空的想象模拟出来的声音。科学家通过对声波进行物理学处理,来尽可能地反映其他星球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黄琦 《太空探索》2012,(2):11-12
在阳光和煦而又风平浪静的日子假日里,如果你驾驶越野车在野外兜风,突发奇想,想让卫星从太空中给自己的爱车拍一张“高清”照片,这可行吗? 以前,你也许要通过国外的卫星做到这些。而2011年12月22日升空的资源一号02C卫星(以下简称02C星)就可以满足你的愿望。这是一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国产民用遥感卫星,2.36米的分辨率还足以清晰地分辨出你身边有多少人和你一样,在惬意地享受着驾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风云一号”(B)星对内辐射带质子的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风云一号”(B)星上的“宇宙线成份监测器”于1990年11月19至24日对内辐射带质子的观测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 本文获得了4—23MeV能量范围内辐射带质子垂直强度在磁坐标内的分布特征。同时, 本文还给出了100°E子午面内质子垂直强度的分布。分析表明, 所得结果与辐射带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3.
当熟悉而平静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超自然规律”的现象后,我们既兴奋又迷惘,我们都在间:这一切是怎么回事?虽然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可我们仍在问: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并非说研究毫无结果,而是说研究的结果不是让那些兴奋的人感到失望(诸如告诉你,你看到的“飞碟”只不过是气象试验气球.或干脆告诉你那是一群蝴蝶等等),就是让迷惘的人更加费解(除了扑朔迷离的“飞碟”外,还有“隐态”,还有“人类生活在多维宇宙中”等等).所以,本来就热闹的话题,更是沸沸扬扬了.  相似文献   

14.
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交付暨风云三号卫星合同、海洋一号B星协议签字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装备部分别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进行了风云一号D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交付签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研制合同,与中国国家海洋局签订了海洋一号B卫星启动协议。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件大喜事,对此卫星研制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几位总设计师别有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15.
正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两天后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2003年春季,非典疫情让全国笼罩一层恐惧的阴云,长三甲托举北斗上太空,刺破了阴霾,放出了光彩。2020年初,在全国人民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6.
1999年5月1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晋西北的天,湛蓝而纯净,上午9时33分,长征四号乙火箭托举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一啸冲天,飞行749秒后,风云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814秒后,实践五号卫星与火箭分离,开始了它们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7.
走进“怪圈”章云华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怪圈”历史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在“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诞生地——北京西郊唐家岭,由曾经为中国空间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几十位院士,评选出20世纪中国空间科技可以永载史册的十大成就。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揭开了新中国空间活动的序幕。二、1975年发射成功“返回式遥感卫星”。三、1984年发射成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四、1999年“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五、1999年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六、1988年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  相似文献   

19.
2018返月雄心     
三天的时间够一个人旅行多远?也许你会说足够到达数千千米之外的陌生国度,也许你会说足够乘坐飞机环绕地球飞行三圈,但到了2018年,三天的时间将足够让航天员从地球飞到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去。这并非科幻,这是美国航宇局正在实行的“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20.
斯蒂斐(以下简称“斯”):这项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考察并核实人们宜称的有关“濒死体验”的描述? 山姆·帕尼亚(以下简称“帕”):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就不会有血液进入你的大脑。而接下来将会发生的,就如同你可以想象到的那样——在1O秒内,大脑的活动完全停止。然而。反常的是,在经历过心跳停止(其中既包括心跳停止几分钟的。也包括心跳停止1小时以上的)后又被从鬼门关上抢救过来的人群中。有10%至20%的人报告说他们当时是有意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