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快讯     
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新华社西昌消息,1995年12月28日19∶50,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艾科斯达一号直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起飞20多分钟后,卫星入轨参数表明,卫星已准确进入近地点185.34km、远地点...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28日和12月28日,“长二捆”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将美国马丁公司制造的“亚洲二号”和“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且都使用了中国制造的火箭上面级,令国人骄傲。这里,透过发射台面的热闹场面,把一些内幕花絮奉献给读者,读来会有另一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3.
EPKM是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配套的固体近地点变轨发动机的简称(也称火箭上面级)。它由航天总公司所属的河西公司研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近地点固体发动机。发射亚洲卫星二号是它的第一次飞行。  相似文献   

4.
3月14日,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商用大力神3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国际通信卫星6号F 3送入轨道后,第二级火箭和卫星没有分离,两者一起进入近地点169公里,远地点349公里,倾角28.6度,周期89.5分钟的轨道上。而后地面人员用指令使卫星上的近地点发动机和卫星分离。这样,使近地点发动机和第二级火箭一起与卫星分离。接着,地面人员启动卫星上的推力器,使轨道高度提高到近地点259.3公里,远地点407.4公里,周期91分钟的轨道上。在这条轨道上,卫星至少可运行一年而不会再入大气层。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工程人员启动了卫星上所有必要的系统,检查和测试了各系统,他们认为各系统工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航天简讯     
亚洲卫星-3改用质子号火箭发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的亚洲卫星-3将用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第1、2颗亚洲卫星是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的。由于今年2月14日长征-3B的失败,这才决定用质子-1火箭于1997年发射该星。另外,美国艾科斯达公司和国际通信卫星组...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1日零时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火箭飞行约24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42123km、轨道倾角2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鑫诺三号”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是基于中国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生产的第10颗卫星,主要为中国通信、广播和数据传输提供服务。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  相似文献   

7.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它是在“长征四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如下的技术改进。 1.为满足日益加大的卫星体积要求,将卫星整流罩的直径加大到3.35M,长度增加到8.4M。由于三级火箭的直径为2.9M,因此整流罩成为锤头型结构,且使整个火箭的前部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形似拉尔瓦喷管的箭体结构。为避免这种结构在跨音速飞行段的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正在为"质子"号火箭增设更大的有效载荷整流罩。"质子"号火箭制造厂家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正在研制直径5米的一种整流罩,可从2020年一季度起投入使用。该火箭现有的整流罩直径为4米。5米整流罩将更便于接纳大型高通量卫星,并有助于进行一箭多星发射,为大型低轨星座项目提供支持。除直径加大外,新整流罩的长度也将增加1米,  相似文献   

9.
近来 ,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 ,美国国务院称 1994年中国在研制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过程中可能得到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技术帮助。这种说法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也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了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1993年 3月 2日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制造的亚洲卫星- 2 ,进入低地球轨道的发射合同以及采购近地点固体发动机的合同。亚洲卫星公司选择“长二捆”火箭发射亚洲卫星 - 2 ,就是基于中国航天有着近 40年成功研制多种运载火箭的经验和成熟掌握了生…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 1 0月 2 8日上午 1 1时 1 7分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十八次飞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在发射 1 0多分钟后与火箭成功分离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传来数据 ,卫星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 ,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传输型遥感卫星 ,其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和稳定运行 ,标志着中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 2 0 0 3年 1 0月 2 1日 1 1时 1 6分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发射 1 3min后 ,“资源一号”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继续飞行约 40s后 ,“创新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 ,测量耕地面积 ;估计森林蓄积量、农作物长势、产量和草场载畜量及每年变化 ,监测自然和人为灾害 ;快速查清洪涝、地震、风沙等破坏情况 ,对沿海经济开发、滩涂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赴月之旅。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发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第25次发射。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相比,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  相似文献   

13.
1日俄罗斯与德国签署了研制并试验称为“特别快车”的微重力实验回收舱的协议,这是两国宇航合作的第一个项目。“特别快车”将于1994年送上近地轨道,在太空中飞行一周之后,返回地球,用降落伞回收,地点在澳大利亚。 2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发射亚洲2号通信卫星的合同,同时出售给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一台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亚洲2号卫星将于199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颗卫星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90年代新的大型卫星。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披露,以色列正在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用的商用运载火箭。这种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源于以色列军用火箭“沙维特”,沙维特火箭曾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了以色列的“地平线”1号和2号卫星,今年底将发射“地平线”3号卫星。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有4级,其中3级是固体火箭,上面级是液体火箭,使用双组元燃料。该火箭高20米,重30吨。第1级用游动发动机控制飞行方向,第2、第3级用气体喷射制导,第4级火箭用于保证最后推力和有效载荷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名档案声像人员,小周已经用镜头记录下了数十次火箭和卫星整流罩的星箭对接画面,即便是闭着眼睛,他也知道从哪里取景更好。但是,他这套传承了数十年的经验,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身上不管用了。"塔吊"对接模式被颠覆常规火箭发射中,在发射前数天,整流罩会与卫星完成"合罩",整流罩与卫星作为一个组合体,被一辆转运车运往发射塔架。在此之前,火箭的其他部段已经组合完成并矗立于发射塔架上。在发射区,发射塔架上的塔吊会将整流罩吊起来,垂直完成星箭对接。在长征六号火箭发射任务中,这些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1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由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为埃及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建造的"埃及星"A遥感卫星。卫星原定于1小时18分钟后分离,发射在第三级工作阶段出现问题,"弗雷盖特"第四级及其有效载荷进入了一条近地点偏低的飞行路线,但"弗雷盖特"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一枚闪电M运载火箭6月21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了闪电3K军用通信卫星,但卫星因火箭故障而坠毁在西伯利亚秋明地区的森林中。闪电号卫星运行于远地点4万千米、近地点470千米的莫尔尼亚轨道,用于为军事用户提供视频和音频通信,早先的型号也供民用。问题发生在卫星入轨阶段。据初步分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出故障,也可能是分离指令未被执行。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13日0时2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25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42000km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2008年2月23日,日本“纽带”(KIZUNA)高速因特网卫星(见图1)由H-2A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976km、轨道倾角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星箭分离;3月1日,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经过3个半月的初始性能测试,卫星各项指标良好,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正在扩大其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系列,企图与欧洲新火箭、苏联和中国的运载火箭竞争发射国际卫星。通用动力公司正在设计4种新的改进型宇宙神G/半人马座。它们将采用已有的液氧/RPI宇宙神第一级和液氧/液氢半人马座一级,将为其增加结构、改进推进系统、采用新的航空电子设备。每一枚火箭将设计成标准(3.3米)或宽体(4.2米)两种整流罩。也拟采用意大利研制的星上用的近地点级发动机。1988年底该公司已与意大利公司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