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平 《中国航天》1991,(8):10-11
NASA按照美国空间法的规定,设立了技术利用局,以便把NASA的产品和技术扩大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去。 为了节省宇航系统的能量,NASA马歇尔中心研制了功率因数控制器(PFC),它能使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与它实际需要的电压相一致。把PFC和电动机连接以后,它能通过连续测量电压和电流之间感应相移来确定发动机负载的大小。当负荷变小时,PFC便使电压减到所需的最低限度,这样能节省8%~65%的能量。目前已有200多家公司从NASA得到了利用这项技术的许可证。  相似文献   

2.
3.
日本航天技术取得进展日本目前正在继续开发其未来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所需的技术。其中载人航天器技术包括将由日本宇航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上进行的空间试验技术。有关航天飞机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在进展之中。在不载人航天器方面,日本正在实施所谓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二十一世纪初期航天技术发展新趋势,主要从空间信息产业、军事应用、小卫星、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航天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杜善义一、前言罗马俱乐部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一系列报告,引发了全球各界对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社会进步、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等之间关系的广泛思考。到8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人造卫星当空舞 人造地球卫星是当代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航天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至今,已研制了科学、技术和应用三类卫星。他们各有千秋,在航天领域均能独树一帜。科学卫星相当于一个太空天文台,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坐地观地、坐地观天的传统,摆脱了大气层的封锁,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全波段科学观测,对人类科学地认识宇宙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它包括空间物理观测卫星和天文卫星,其中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均属于前者,后者则谱写了现代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7.
黄金是贵金属,是国家的货币储备和国家财力的象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七五”期间国家把加快金矿找矿勘探的步伐,迅速提高金的产量和储备量,确保国家建设资金充足作为我国的重大决策之一。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预测金矿、提供勘探靶区这项战略性的任务中做出了出色的贡献。纵观业以完成的卫星遥感找金的硕硕成果,我们不难看出,采用这种方法工期短、节省资金、劳动强度低,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勘探效益,加快了勘查工作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国外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态势(上)何继伟一、航天技术发展的4次机遇从科学技术社会学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及工业的每一发展都是对社会需求的响应,也是对社会需求的刺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一项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比10所大学的推动作用还要大。航...  相似文献   

9.
坚定不移地发展航天技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作为一名从事航天事业36年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与25万航天人一齐经受时代大潮检验的领导干部,我亲身实践、亲眼目睹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长征火箭50次发射这个值得庆祝...  相似文献   

10.
南非作为非洲大陆经济实力最强、高科技实力领先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一段航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南非出于提高其国防能力的考虑,制定并实施了一项较为完整的航天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发展南非自己的低地球轨道卫星及运载火箭(称为RSA)。后来由于南非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这项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最终被迫下马。 随着1999年2月由南非大学生研制的微型卫星的发射成功,南非政府、特别是科技界对南非是否应恢复航天计划、发展卫星技术等问题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并开展了一些专题论证工作。2000年以来,在南…  相似文献   

11.
12.
13.
航天技术在航海业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航海面貌,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拟从海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GPS系统以及COSPAS SARTSAT系统等三个应用最广、效益最大的方面来简要介绍航天技术在航海业中的应用概况。 海事卫星通信 自从1976年2月19日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国际海事卫星以来,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目前仍有4颗国际海事卫星分别定位于  相似文献   

14.
15.
16.
日新月异的航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全世界已有8个国家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把5000多个航天器送到外层空间,开创了空间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和一切物质财富之源的断言似乎已显得过时,而宇宙空间以其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吸引着日益增多的人们去开发它和利用它。 现在,各类形形色色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运输系统和航天器正竞相亮相,产生巨大效益,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一、今日火龙争奇斗艳 虽然航天飞机也能把各种航天器带…  相似文献   

17.
航天技术二次应用范例(三十一)雷达液位仪北京航天智控工程公司是航天总公司三院的下属单位。该公司以航天技术为依托,以石化储运事业的发展为导向,80年代末推出了UBG系列光导电子液位仪。该仪表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已成为我国油品储运部门的主要仪表。9...  相似文献   

18.
崔尔杰 《中国航天》1996,(11):11-12
航天技术二次应用范例(三十二)全垫升气垫船航天工业总公司701所是一个以空气动力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试验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地面模拟试验设备。该所除承担大量有关型号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外,还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系列民用和军民两用...  相似文献   

19.
航天技术二次应用范例(二十八)自动冷却/加热装置美国国际热包装(ITP)公司在它研制的没有烤箱和冰箱时进行食品加热和饮料冷却工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自动冷却装置。这一产品的研制得到了美国航宇局一技术援助中心的帮助,采用了美国航宇局开发的聚合物技术。这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В.П米申博士来华交流讲学时应本刊之约而撰写的。米申系原苏联科学院院士,长期主管原苏联航天活动,他曾继科罗廖夫之后任科罗廖夫设计局局长和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