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不久前,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美国应该在2024年载人登陆月球南极,载人登月需要重型火箭,而美国的SLS重型火箭研制接近完成,乐观的话,明年就能首飞,加上商业航天的大发展,给了美国政府高官这样的底气。相比之下,另一个航天强国俄罗斯就不太乐观了,新一代的安加拉火箭首飞成功但后续一直没有发射,但俄罗斯仍然心比天高地提出了研制重型火箭开展载人登月的宏伟计划。  相似文献   

2.
<正>莫斯科时间7月9日16时,俄罗斯最新研制的轻型"安加拉"1.2PP(PP意为"首次发射")火箭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起飞,222秒后,火箭一子级分离,继续飞行232秒后,整流罩成功分离,在发射约21分钟后,火箭飞抵距发射场5700千米的勘察加半岛库拉靶场。"安加拉"1.2PP是专门用于此次首飞任务的火箭型号,为两级型火箭,一子级和二子级均为通用火箭模块,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遵守"安加拉""联盟5"和"超重型火箭"等未来火箭型号的最后期限要求,同时解决近年来困扰俄卫星和火箭的质量控制问题。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在此前已经表示,质子号火箭即将被安排退役。作为俄罗斯航天队伍中的"老兵",质子号火箭曾承载了数不尽的荣耀,而今终于要走向生命的终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周刊》4月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已经选中Samara航天中心、能源公司和Makeev火箭设计局共同组成的团队研制新一代中型火箭。该团队在竞标中击败了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及其“安加拉”火箭。依照俄罗斯航天局要求,新的运载火箭可将运送重达20吨的载荷进入距地面200千米的轨道。新型火箭为两级火箭,第一级使用液氧,煤油为燃料,第二级使用氢氧燃料。  相似文献   

5.
王霄 《国际太空》2014,(11):75-77
"安加拉"火箭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单独研制的首个商业发射用途的火箭,其命名也是源自于西伯利亚东南部的安加拉河。2014年7月9日,安加拉-1.2(Angara-1.2PP,PP代表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Plesetsk Cosmodrome)成功发射升空。约4min后,火箭第一级分离,落入伯朝拉海域,随后第二级点火分离、整流罩脱离。发射21min后第二级火箭落入堪察加半岛上的指定区域,试射成功。此次试射中仅进行第一级火箭试验,其第二级火箭和载荷均为配重,火箭仅进行亚轨道飞行。安加拉-1.2的成功试验飞行为未来"安加拉"系列火箭启动运行铺平道路,"安加拉"火箭或将成为俄罗斯未来的主力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6.
2016年4月28日,俄罗斯联盟-2.1a/“伏尔加”(Soyuz-2.1a/Volga)火箭从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中心(Vostochny Cosmodrome)成功发射,这标志着该发射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东方航天发射中心完全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境内的首个民用航天发射场,可保障俄罗斯完全自主地开展航天活动,未来将为包括联盟-2系列火箭、“安加拉”(Angara)系列运载火箭、载人航天运输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及未来星际飞船在内的各种航天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俄航)总经理罗戈津称俄"联盟5"项目已具备向前推进的所有条件,并承诺将在2022年首飞。他还说,首飞将携带俄期待已久的下一代联邦号飞船。"联邦号"将接替表现稳健的老型号飞船"联盟号"。作为俄另一重要火箭项目,"安加拉"系列火箭将在今年再进行一次试飞,要验证的仍是捆绑4台助推器的重型型号A5。但更为令人关注的是将用于月球任务的一种超重型火箭。该火箭将把"联盟5"和"安加拉"融合到一起,以期节省大笔研制费用。该火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官员7月30日透露,俄将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继续租赁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协议,租赁期为50年。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属于环境清洁型火箭,目前俄计划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这种火箭,以代替目前的质子号火箭。拜科努尔发射场是俄罗斯目前惟一的可供发射载人飞船和地  相似文献   

9.
<正>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将启动新型联盟5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俄2016年—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要求2018年—2025年在"凤凰"研制项目下研制一种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预计俄政府将为该火箭研制工作拨款近4.98亿美元。火箭第一级拟采用RD-171MV液氧/煤油发动机;第二级将采用联盟2-1b火箭;第三级使用的RD-0124M液氧/  相似文献   

10.
陈杰 《国际太空》2014,(12):39-41
俄新社2014年9月2日称,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赞同开始开发载重量达到150t的超重型火箭。早在2014年4月24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列格·奥斯塔宾科就表示:俄罗斯已将新型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列入"2016-202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草案,研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将逐步优化火箭构型,渐进提高运载能力。截至目前,俄罗斯政府尚未公布草案中新研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曲新 《国际太空》2001,(5):30-31
乌克兰 2 0 0 1年有 8次航天发射 乌克兰著名火箭研制单位南方设计局发布消息说 ,2 0 0 1年 ,在乌克兰俄罗斯航天合作的框架中 ,计划用乌克兰生产的天顶 -2和旋风-2火箭为俄发射 2颗卫星 ,其中 1颗为气象 -3M卫星。计划用 SS-1 8战略导弹改制的“第聂伯河”火箭进行 2次发射。还计划用天顶 -3SL火箭参与 3次海上发射。另外 ,计划用旋风 -3进行 1次其它发射。据称 ,乌通过参与世界航天发射每年可获得 2亿~ 2 .5亿美元的利润。今后 5年我国将研制多艘载人“神舟”飞船 中国权威航天专家 2月 6日在北京称 ,中国计划今后 5年研制多艘神舟号…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经过了近3年的论证和研究之后,2013年10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副总理罗戈津提交的航天工业改革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将俄罗斯主要研制和生产火箭航天设备的企业整合为联合火箭-航天集团;二是除了科学研究机构和地面基础设施外,原本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的组织机构将转由联合火箭-航天集团管理;三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作为权力执行机构予以保留,在航天业实施的项目中发挥组织者和国家订货商的作用;四是俄罗斯政府将成立火箭航天业一体化问题委员会负责行业整合,实现航天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并使其成为联合火箭-航天集团的一部分。联合火箭-航天集团将列入国家战略性公司名单,并对其进行整体估值,未来2~3年内有可能上市募股。2015年7月,俄罗斯又将联合火箭-航天集团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并为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3.
正"质子"火箭从首飞到今天,已经走过了54年的历程,可以认为是工程史上的奇迹。今天的俄罗斯还能重演这样的奇迹吗?至少,在首飞速度这个问题上已经是做不到了。哪怕从A-600开始计算,质子从方案到首飞只用了5年,而"安加拉"用了多少年呢?在俄罗斯的火箭清单里,"安加拉"当然是最新的重型火箭家族。但回顾往昔,会发现"安加拉"可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对俄罗斯"安加拉"火箭研制和飞行试验中存在的延迟和滞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研制前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后期飞行试验常态化延迟的主要原因则是生产制造环节和发射场建设上出现了问题。最后,从上层决策、领导干部和高级专家技工等方面,对俄罗斯航天工业的整个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1月2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新闻处宣布,五年后将用无毒燃料的安加拉号火箭完全取代有毒燃料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听起来是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然而实际上,与2018年的消息相比,"质子"火箭退役计划推迟了5年。但是不管怎么说,服役了50多年的"质子"终归是要淡出江湖的。一种火箭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它的研制者们是完全可以引以为傲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质子"火箭的诞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总设计师切洛梅不但克服了无数的技术困难,而且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斗",踏错一步就不会有什么"质子"火箭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签订合同,将在2020年前后使用"安加拉"1.2型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韩方的"韩国多用途星"6遥感卫星。"安加拉"1.2是俄罗斯新型"安加拉"系列火箭中最小的型号,低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3.5吨。"韩国多用途星"6将被送入一条太阳同步轨道。这是"安加拉"1.2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年底,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透露了下一代重复使用的航天轨道器——快船号(Kliper)的详细计划。这是俄罗斯自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美国航天飞机相类似)以来第一次打算建造的新型载人航天运输器。暴风雪号因1992年当时苏联经济面临崩溃而放弃。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总经理卡里诺夫斯基近日说,俄计划2025年让现已服役50年、飞行约400次的"质子"重型运载火箭退役。拟接替"质子"号的"安加拉"系列火箭将在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2025年完全取代"质子"号。同由赫鲁尼切夫中心制造的"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联邦2016-2025年航天计划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制定航天计划的主要目的 俄罗斯国家航天政策是以其空间卫星集群为基础,同时研制具有前景的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综合设备,为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际合作领域服务,并保护俄罗斯居民和土地免遭自然灾害和人为侵害.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S7航天运输系统公司计划恢复从海射浮动平台上发射天顶3SL火箭。1995年,挪威、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四家企业联合组建海射公司,由美波音公司牵头管理,利用海上浮动发射设施发射。2016年S7集团买下海射公司。海射使用的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