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自动化系统等雷达高新技术的引入,管制方式也逐渐由程序管制转变为雷达管制。雷达管制意味着飞机间隔的缩小,管制部门、技术保障部门安全保障压力的增大。文章探讨了如何在雷达管制条件下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人员与管制人员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飞机目标通常抛撒箔条弹来干扰雷达的工作。针对这一作战场景,首先研究分析了飞机与箔条的运动特性和雷达回波特性,导出了对于地基防御雷达而言,箔条弹在时域上可视为点目标、在多谱勒域上可不考虑其多谱勒展宽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箔条干扰的数学和仿真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飞机加箔条的运动状态和雷达回波特性。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箔条干扰的雷达特性,评估箔条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飞机的雷达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隐身技术是提高飞机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的有效手段。从各种雷达隐身技术入手 ,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 ,指出现代飞机要获得良好的雷达隐身效果 ,必须综合各种雷达隐身技术于一身、优化其分配  相似文献   

4.
《上海航天》2014,31(6)
根据分析用VHF,X频段雷达分别对F-22飞机不同航线进行跟踪的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坐标滤波的多雷达协同跟踪方法。给出多雷达协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雷达资源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有效提高X频段雷达对强起伏隐身目标的跟踪距离,以及跟踪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的地空导弹(SAM)阵地和防空设施一直在挑战美、英等多国部队在伊拉克禁飞区巡逻的对敌防空压制(SEAD)飞机。现将外刊反映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1998年12月28日伊拉克向美空军F-15E和F-16CJ飞机发射了3枚SA-3导弹。F-16飞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和ASQ-213“哈姆”目标系统检测到了SAM雷达,飞机发射了导弹。EA-6B电子战飞机和EP-3巡逻机也检测到了,并对雷达能量的主要脉冲源进行了定位,然后将坐标传输给F-15E。飞机投  相似文献   

6.
Chri.  KK 《空载雷达》1997,(1):62-73
当已知飞机前方地形路线,并具有关地段的数字高度地图时,地形跟随雷达发射的平均功率就可以大大减小。扫描图形可以很不规则,雷达天线也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隐蔽。这样,周期性地减少雷达发射可以极大地增强飞机在敌区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7.
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指在飞机和导弹上采用的不让敌方雷达和传感器等发现自己的技术.随着二次大战以后雷达技术的发展.飞机要想隐蔽地侵入敌国领空已变得极其困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随着国内航班量快速增长,飞机的飞行间距不断缩短,促使空中交通管制在民航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看到准确的雷达信号,管制员才能对飞机下达正确的管制指令,以避免飞机之间发生危险冲突而影响飞行安全。如何保障雷达信号的准确性问题一直被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美军未来的隐身巡航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下一代监视和情报搜集飞机和空中作战指挥飞机承担 ,首先由这些飞机搜寻巡航导弹的发射 ,精确跟踪 ,并引导战斗机或防空武器对其进行空中拦截。应该说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是探测、发现和跟踪到巡航导弹 ,然后才是引导防空武器进行空中拦截。对于难度更大的隐身巡航导弹更是如此。在 2 0 0 2年 9月华盛顿召开的空军协会年会上 ,NorthropGrumman公司 /Raytheon公司展示了一种经过多年研制的多平台雷达技术嵌入计划(MPRTIP)雷达 ,该雷达的研制成功将①使现装备E 8“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的雷达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概述JY21航管一次机场监视雷达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所按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需求研制的新一代机场监视雷达,该雷达集飞机监视和气象探测于一体,具有独立的目标通道和气象通道,可以自动提取飞机点迹数据和6个等级气象反射率数据,信号处理作为航管雷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AN/APY—6是由NorthropGrumman公司在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0NR)的资助下研制而成的X波段雷达。研制目的是进行所有速度的目标探测、定位、跟踪、成像和处理。1999年7月,该雷达被安装在美国海军的NP—3飞机上,目前仍在此飞机上继续做测试和验证。。本文以从NP—3飞机参与的项目中获得的SAR、GMTI和跟踪图像的形式给出了AN/APY—6雷达的测试结果。这些结果包含从DARPA的负担得起的动目标与静止目标处理(AMSTE)GMTI精确定位项目和大量的美国海军舰队的战场训练(FBE)以及NAT0的C1eanHunter2000训练等项目中所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雷达的前景     
雷达的早期发展阶段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40年发明了多腔磁控管,有了这种设备,在较短的波长上可以产生出足够的功率。本上防御雷达网过去使用的是经过改进的电视发射设备,波长约10米。后来用了多腔磁控管波长可做到3厘米,设备可小到由飞机运载。尽管雷达的发展速度在二次大战后有所减慢,但由于“冷战”日益加深,雷达的发展还是得到了保证。随着雷达的改进,飞机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半主动寻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制导方式的地空导弹系统与携带拖曳式有源诱饵的突防飞机的末端拦截过程模型。仿真模型计算了在各种战术配置参数下的导弹对飞机的脱靶距离 ,作为有源诱饵角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指标。并由此得出了对抗双方应该采取的最佳战术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4.
瑞典埃里克森雷达电子公司将在法恩巴勒航空博览会上展出新的系列防空搜索雷达长颈鹿40、长颈鹿75、长颈鹿50AT和直升机及飞机雷达探测(HARD)雷达。这些新型雷达将作为作战控制中心,配合尾刺、RBS70、RBS90、长剑和小檞树等近、中程地空导弹作战。  相似文献   

15.
《空载雷达》2007,(2):4-5
1 20世纪30年代 1936年英国1935年开始研制雷达,1936年四人小组研究雷达能否装上飞机。  相似文献   

16.
Bray.  R.  包自更 《上海航天》1989,(4):17-18
自40年代因雷达的出现迫使飞机作低空飞行以来,低空飞行飞机已成为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特殊威胁,这是因为地球曲率和地形遮蔽减少了雷达的预警时间和拦截时机.近来,来自高速低空飞机的威胁由于有了能从隐蔽物后而跃起攻击目标的战场直升机、小型掠海反舰导弹和反坦克制导武器而更加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17.
战术导弹需要使用小型雷达,这向微波工程师们提出了很大的难题.同设计探测舰艇目标的雷达相比,设计探测飞机目标的雷达要困难得多,而设计探测地面目标的雷达最困难.空中拦截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复杂程度接近现代火控雷达,如F—15战斗机所装备的雷达.  相似文献   

18.
该先进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型号为ALR-56M,计划安装在新的空军战斗机和B-2战略轰炸机上,用来代替过时的ALR—46和在某些现役飞机上使用的ALR-69雷达告警接收机。  相似文献   

19.
11月23日,温州空管站引进一套雷达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引入了上海浦东、上海青浦、合肥、南昌、杭州、福州、厦门以及乐清的八部二次雷达信号,经过综合处理后,提供给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个华东上空几乎所有飞机的二次雷达信号尽收眼底。而这些信号中,绝大部分是多个二次雷达信号的综合处理后的信号,只有高度较低的飞机,因地形影响只能有一部雷达覆盖而“单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空载雷达》2007,(1):5-7
机载雷达问世 英国于1935年开始研制雷达。第二年在埃塞克斯郡的鲍德西马诺尔成立了一个四人小组,由爱德华·鲍恩领导,成员有A·G·塔奇、罗伯特·汉伯里·布朗和珀西·希珀德,任务是研究雷达能否在飞机上装备。一些重要问题要解决。首先,机载雷达的波长必须比当时试验的地面雷达的短很多;其次是减小发射机的重量和尺寸,以适于在战斗飞机上安装。为验证这一设想,鲍恩小组在一架“海福特”式轰炸机上安装一台早期的EMI公司生产的电视接收机,一套粗制的定向天线系统。用一台地面雷达发射机向目标飞机定向辐射。观察员在飞机上接收到了10英里外另一架飞机的回波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