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图片新闻     
《航天员》2014,(4):F0002-F0002
图为1969年7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央太平洋恢复区,欢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的“阿波罗”ll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面的情景。图中舱内航天员从左至右依次为,  相似文献   

2.
杭仁 《航天员》2009,(4):35-37
“阿波罗”登月工程的脉络 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始于1961年5月。1969年7月20日首次实现了登月梦想,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区,并相继走出舱外,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引起全世界震动。  相似文献   

3.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夫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先后踏上月球,迈出了人类在空间探测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此后,直至“阿波罗”登月工程结束,美国又相继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进行过多项有效的月球探测和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航天》2009,(8):41-42
1989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6位教授访苏时,在莫斯科航空学院亲眼看到了当年匆忙研制的登月舱和用于把2名航天员从月球送回地球的飞船。主人在沉默20年之后坦率告诉客人:这些是为了抢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而研制的。苏联原计划于1968年12月实现载人绕月飞行,但被美国阿波罗8号在1968年12月初抢先实现了绕月飞行。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又率先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5.
子衿 《航天员》2009,(3):68-70
1971年,人类进入太空的第11个年头。 彼时,美国已经有5批航天员小组抵达月球并安全返回。一系列成功使得苏联在这一点上似乎难以望其项背。然而,阿波罗计划将于1972年终止,用余下的阿波罗登月硬件开发的天空实验室将成为美国的第一个空间站,作为去月球和火星的跳板。在美国的刺激下,苏联也将重心转向了“空间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温谷 《航天》2009,(8):30-31
2009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实施首次载人登月4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6月18日,美国一箭双星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目前最先进的月球探测器,从而拉开了其“重返月球”计划的序幕。该计划与昔日辉煌的阿波罗登月工程相比,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航天影响都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7.
《航天》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8.
日月 《航天》2009,(4):56-57
提起登月的“月球人”,人们总是习惯地想起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个足迹的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但其实最早到达月宫区域的,却是“阿波罗”8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弗兰克‘博尔曼、詹姆斯·洛弗尔、威廉·安德斯。  相似文献   

9.
沈羡云 《航天》2014,(11):28-31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12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在月球上生活几天后,安全地返回地面。21世纪,人类的外太空探测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月球,而是瞄向更远的火星。移民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日月 《航天》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曦 《航天员》2013,(3):66-69
2013年4月,第20届全球月球车大赛在美国太空和火箭中心拉开帷幕。持续举办了几十年的月球车大赛项目,在培养一代代热爱航天的学生的同时,也让月球探索之路更加大众化和科普化。不过,你是否知道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是始于“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阿波罗”15号航天员第一次在月球“开车兜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杨孝文 《航天员》2012,(5):61-63
1968年12月21日,3名美国航天员搭乘“阿波罗”8号飞船随“土星”5号火箭升上太空,进行绕月球轨道飞行,实现了人类首次进入另外一个天体的重力场,此次飞行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勇敢、最无畏的飞行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年在美、苏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前苏联曾一度占尽优势: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员上天……为人少知的是,前苏联还秘密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的前期工作,但1969年7月16日却是美国人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最早登上了月球。这不禁让人错愕:在美国人紧锣密鼓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当年的头号航天巨人前苏联难道在“打盹”吗?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0,(2):49-49
2010年4月13日,“阿波罗”13号在世的两名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的同仁们,在芝加哥欢聚一堂.纪念40年前没有成功的“阿波罗13”号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5.
阿波罗登月舱最终下降及着陆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波罗登月任务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创举.阿波罗任务首次提供了非遥测方法直接对地外天体探测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最终着陆段的扬尘情况,下降轨道、下降速率和着月处月壤的状态.这些数据的收集有助于今后的探月任务.  相似文献   

16.
“阿波罗”计划1960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为地球轨道和首次“阿波罗”飞船指挥舱从肯尼迪角入轨提出3人“阿波罗”飞船计划;飞船和火箭的同时研制正取得长足进展之际,1967年1月27日,在肯尼迪角做地面试验的一艘飞船上的线路产生的电弧引发了一场大火,100%的纯氧大气使得这场火灾成为灾难性的,导致在场参加试验的3名航天员格里索姆、怀特和查菲被烧死,“阿波罗”计划的首次载人飞行推迟18个月。1967年11月9日,“阿波罗”/土星-5组合(被命名为“阿波罗-4”)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1968年1月,“阿波罗-5”的无人试飞成功地测试了登月舱系统,包括上升和下降助推系统在地球轨道的点火;1968年4月,“阿波罗-15”的无人试飞(阿波罗/土星-5组合的第二次试飞)仅取得了部分成功,“Pogo”效应(纵向振动)影响了第一级。尽管如此,首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于1968年10月如期进行,而仅在9个月后,阿波罗-11成功地完成了辉煌的首次登月飞行。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9
2008年10月29日,NASA在美国德来顿飞行研究中心首次公开展出下一代飞船——“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并特意展示了一个指令舱,它将在2020年把人类送上月球,而且最终前往火星。“猎户座”看起来与1969年往返于月球的“阿波罗”飞船惊人相似,但前者直径是16.5英尺,后者直径仅为12.8英尺。飞船通过扩大空间,可以携带6名航天员。模型重14000磅。制造完成后,  相似文献   

18.
波特 《航天》2011,(7):40-40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37年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圆了人类几千年的登月梦想,随后的航天员在月球表面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再次夯实了这个伟大的梦想,那么,我们可以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阿波罗号系列飞船犹如一艘艘载梦之舟,带着人类的梦想和祝福驶向遥远的月球……  相似文献   

20.
准备把一辆漫游车发往阿波罗11号登月地点以争取2000万美元奖金的美国宾州宇宙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10月30日宣布了一项大胆的计划.将再发射5个探测器,对月球极区进行探测。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家惠特克领军的这家公司计划在2010年5月把其首辆漫游车送往阿波罗11号登月地点静海基地.以便赢得"谷歌月球X大奖赛"的奖金。大奖赛共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