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1,20(5):115-115
据新华网2011年8月12日报道,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将巴基斯坦-1R(Paksat-1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4km、远地点41 985km、倾角24.8°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1年12月20日0时4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简称“尼星”1R)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火箭点火起飞约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3千米、远地点约42007千米、轨道倾角约24.8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3.
许斌  刘建安  连小利 《航天》2012,(2):14-15
这是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充满风险,但航天人从未放慢前行的步伐。 从2004年12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签署“尼星”1号项目合同,到2011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尼星”1R,航天人已为这颗卫星能够成功在轨交付整整奋斗了7年。  相似文献   

4.
国外SAR卫星T/R模块电源单元设计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发射器/接收器(T/R)模块电源设计约束条件多、设计难度大,文章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地中海盆地观测小卫星星座(COSMO-SkyMed)、"哨兵-1"(Sentinel-1)卫星和阿根廷微波对地观测卫星(SAOCOM-1A)等SAR卫星中T/R模块电源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对比了主要技术指标、电路拓扑、设计特点、动静态性能、体积质量等关键参数,分析提炼了T/R模块电源的电路拓扑筛选、滤波电容设计、交叉调整率等设计要点,结合我国T/R模块电源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SAR卫星T/R模块电源技术在功率变换拓扑效率提升研究、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T/R电源的可靠性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月 30日 ,波音公司研制的德尔它 2号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颗 GPS R卫星。这是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的 2 1颗 GPS R卫星中的第 7颗 ,它发射成功使得目前 GPS卫星星座上的 GPS R卫星增加到 6颗 (注 :第 1颗 GPS R卫星发射失败 )。GPS R- 7卫星重约2 0 39千克 ,制造成本约为 4 4 0 0万美元 ,它是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AS- 4 0 0系列卫星总线技术基础上研制的 ,设计使用寿命为 10年。发射当天 ,德尔它 2号火箭将 GPS R- 7送入了距离地球表面约 2 0 2 0 0千米高的GPS卫星星座第 5轨…  相似文献   

6.
为美海军MH 60R直升机研制的综合自卫(ISD)系统已成功通过研制试验。试验于 2 0 0 4年1月中到 2月初在Eglin空军基地进行 ,是一次用来保护直升机免遭导弹攻击的ISD成套设备中的告警系统和干扰措施的综合性试验 ,取得了成功。ISD成套设备最终将装备在海军的 2 5 4架MH 60R直升机上 ,该直升机主要用来执行反水面战和水下战以及局部地区维和作战任务。据海军ISD测试队项目军官称 ,通过一系列紧张的试验 ,ISD演示非常成功。所有部件工作正常 ,该系统有效地干扰了多个红外和多个射频导弹系统。整个试验共飞了 1 4次约 40h。参试人员包括…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0日0时4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星光满天。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满载着尼日利亚人民与中国航天人的期盼,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起航。火箭升空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进入近  相似文献   

8.
孙自法 《航天》2012,(2):16-17
随着“尼星”1R20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1年中国航天共完成3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先后为巴基斯坦、欧洲卫星通信公司、尼日利亚发射3颗通信卫星,其中巴星、尼星均为中国整星出口在轨交付项目。  相似文献   

9.
东方一剑 《航天》2010,(8):41-44
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周武 《航天》2012,(1):7-7
2011年12月20日和22日,中国在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分别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和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地将“尼星”1R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送人太空。至此,2011年中国航天以全年19次航天发射,首次在年度航天发射总数上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1.
R2有腿了     
《航天》2014,(5):F0002-F0002
4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2011年2月248到达国际空间站服役的Robonaut2机器人(以下简称R2)带来了一双可攀爬的双腿,这将提升R2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中的灵活性。有了这双腿,R2将可以在舱内或舱外执行常规及重复性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2~(k-1))/(2~(R-1))R,R阶梯式加权电阻数模译码器,并对权电阻精度进行分析。这种译码器在特殊情况下为常用(1/2)R,R阶梯式译码器。文中推导出通用公式,并进行实验测量。理论值和实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4.常见寿命分布下分系统的可靠性评定与向成败型信息的折合 (1)成败型分系统若分系统进行了n次试验,其中s次成功,f次失败,记为试验(s,f),则分系统可靠度R在取无信息先验pdfβ(0,0)下的后验pdf为β(s,f),故其可靠度的后验一、二阶矩为ERER=s/n ER^2=s(s 1)/[n(n 1)]在覆盖概率为r时,R的Bayes可信(Credible)下限Rt由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14.
因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故障而在轨失效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尼星1号)的替代星——"尼日利亚星通信卫星"1R(尼星1R),将于2011年第四季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3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尼星1R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长征"二号C/SM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早在1990年,中国航天与巴基斯坦开展了第一次合作,"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首飞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2011年,中巴航天再度携手,巴基斯坦1R  相似文献   

16.
环境减灾卫星国际服务模式探索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9月19日0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A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8.
孙丁玲 《航天》2010,(12):6-7
11月1日0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相控阵天线在卫星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T/R组件作为有源相控阵天线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决定了相控阵天线的性能,而卫星载荷宇航级的应用,又对T/R组件提出了需要同时具备高功率、高集成和高可靠性等更加严苛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星载大功率T/R组件的高密度组装技术,从结构特点、热仿真、可制造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工艺设计与实现过程,并对关键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进行了详述,通过多级焊接解决了该T/R组件多通道大功率芯片的散热问题,最终给出了实物照片和测试结果.该高密度组装技术的攻关与验证成功,为高功率、高可靠、高性能星载T/R组件的批产提供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1):45-45
德尔它2-7925型运载火箭2004年11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成功发射了GPS-2R13导航卫星。△俄罗斯2004年11月8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地试射了其第一枚联盟2—1A改进型运载火箭。火箭将一颗“显现号”(Oblik)侦察卫星模拟星送入轨道。△美国航宇局2004年11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德尔它2-7320—10C运载火箭发射了用于观测宇宙伽马射线爆丛的“雨燕”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