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航天员》2010,(2):7-8
1月30日,国际空间站飞越南大西洋上空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拍摄到一幅壮观而震撼的南半球极地中气层云的罕见照片。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0,(6):F0002-F0002
NASA日前公布了一张由国际空间站第26长期考察组成员在2010年12月14日拍摄的“中国北京及天津附近地区夜景照片”。北京、天津、廊坊等地的夜景轮廓清晰可见,图中没有亮光的区域主要是农田。拍摄此照片时。国际空间站正在韩国西部海岸附近的黄海上空飞行,离地约630千米。  相似文献   

3.
拍摄照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是照片主角、摄影师。技术不是很专业,对照片要求不高的我们可以随意地用传统相机或相对比较方便的数码相机甚至是手机来进行拍摄。但是,在遥远的太空,在以每小时28967.4千米的速度飞行的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是如何拍摄照片呢?卢杰在他的太空日记中讲述了空间站上的拍照设备,以及他所掌握的不同于地面的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4.
国际空间站(ISS)安装有一值得称赞的主动、被动辐射测量体系。该系统用来参与实时的飞行任务,提供乘员辐射剂量数据,及包括国际空间站内、外辐射场的详细信息。在主动辐射监测方面、目前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有两套在站仪器,第3套计划在2002年4月随SO-Truss部件发射到ISS上。  相似文献   

5.
太空镜头     
丹·塔尼是国际空间站上的随机工程师,在空间站进行过4次太空行走,绕地环行时拍了大约6000至7000张照片,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在休斯顿生活。2008年2月,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了4个月后,他为NPR(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的一档节目“我相信”投稿,将稿件的录音传回了地球。他在太空告诉我们:他看到了完整的、唯一的地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6.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2,(3):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5月17日8点39分,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自动对接,与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正式组成第31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这是2012年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即将在空间站度过126个不平凡的昼夜。  相似文献   

8.
刘苗 《航天员》2012,(3):54-55
近日,第28/29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航天员古川聪(Satoshi Furukawa),用图片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创造发明”——“乐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模型是古川聪模仿国际空间站的构建,用一块块乐高积木拼合而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花费13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型国际太空项目,而古川聪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用积木建造了一座“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9,(6):9-9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接近尾声,空间站各参与国正在考虑加强空间站的科学应用,尤其是在地球科学方面的应用。虽然空间站上的基础研究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但是随着空间站上新实验设备的增加,常驻人员的增加(已增加到6名),开展科学实验的规模大大增加,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0.
子力 《中国航天》1998,(5):26-26
俄十年内需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投资62亿美元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最近称,俄今后10年花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建设与维护上的费用将达62亿美元,其中建设工作将花去30亿美元,其余将用于维护工作。尽管俄近期在首批国际空间站组件的资金筹集上遇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文野 《航天员》2011,(2):58-59
2010年12月15日,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作为国际空间站第26长期考察组成员,和俄罗斯航天员德米特里·孔德拉季耶夫(DmitryKondratyev)、美国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Catherine Coleman)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TMA-20"飞船飞上太空,进驻国际空间站,开始为期近半年的太空生活。保罗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像常驻过太空的大多数航天员一样,在忙而有序的工作间隙,会把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通过微博向地面同胞们传达,特别是他们总会发布一些在太空中拍到的精美照片。因为角度的新颖、设备的高端,这些照片往往一出现就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邸乃庸 《航天》2009,(11):38-40
2002年10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3.7米、宽4.6米、高4米、重12.5吨的右侧桁架S1送至国际空间站,这是空间站上由11块组件组成的整体桁架结构中的第3个组件。  相似文献   

13.
近日 ,“国际空间站”上的 4个 35 0kg重的控制力矩陀螺 (CMG)中的一个发生故障 ,其更换工作估计将在 2 0 0 3年之后。2 0 0 2年 6月 8日 ,当刚到达的“国际空间站”乘员从STS111Endeavour号航天飞机上卸下设备 ,准备在随后的几天中作太空行走时 ,装在空间站Z1桁架上的CMG1方位组件突然失灵。CMG用于“国际空间站”的姿态控制 ,如果它们无法工作 ,技术人员就只能依靠空间站中俄罗斯的推力器来保持正确的姿态。目前其他 3个CMG仍在工作 ,其陀螺转子在空间站上计算机的指令下 ,以 6 6 0 0r/min的速率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为保障国际空间站乘组的健康及正常的工作能力,需要对国际空间站上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控,其目的在于得到关于空间环境受化学物质污染的程度、空间站空气净化和再生系统的运行效果以及污染源的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载人航天信息》2009,(6):F0003-F0003
经过12年的设计、开发和制造,11月20日欧航局“节点3”正式移交给NASA。“节点3”是国际空间站最复杂的增压部分,NIX容纳空间站关键的环控生保系统。其中包含各种制氧、气体净化和水再生系统,以及控制“节点3”的电子设备;国际空间站乘组使用的适应和锻炼设备,一部跑台和一套对抗性锻炼设备;厕所和洗漱间。  相似文献   

16.
天浪 《航天员》2009,(3):62-63
国际空间站上,常驻3名航天员,到今年5月底,常驻航天员也不过6名,在地球上来说,就如同一个普通之家。这个国际“家庭”,本应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和谐相处,如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芬克所说——“在太空中没有政治的空间”。然而,就在最近,俄美两国就共享国际空间站上的卫生问和健身自行车发生了争执。准备要“分家”。且根据最新的规定,俄罗斯航天员还被禁止与美国航天员分享食物……  相似文献   

17.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20-120
2007年7月上旬,NASA决定花费1900万美元向俄罗斯购买一套“国际空间站”上专用的厕所系统,新厕所交付后将于2008年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0,(2):47-47
主管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俄官员索罗维耶夫1月21日透露说,俄宇航员执行一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最多可得到15万美元的收入。他说,每位俄宁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6个月可拿到相当于13~15万美元的收入。他承认宇航员在轨工作从专业和身体角度说都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0,(3):37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商业性舱段——企业号可能在 2 0 0 3年发射国际空间站上将建“商品房”  美国太空居室公司和俄罗斯能源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准备建造一个舱段 ,并将其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该舱称为企业号 ,除用于商业微重力试验外 ,还将设一个演播室 ,用于电视和因特网广播。其中后一项业务可能将与一家因特网空间新闻与信息服务商联手。企业号舱将是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一个私营商业舱段 ,太空居室公司总裁称之为“轨道上的第一间商品房”。企业号舱需要 1亿美元的投资。它将由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 ,并与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部分相连 ,预计…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09,(5):100-100
据新华网2009年8月1日报道,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7月31日平安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6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奋进号7月15日升空,17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28日与其分离。对接期间,空间站上的人员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3人,宇航员们合作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的最后一个组件——外部实验平台的安装工作,并为空间站更换了电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