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国航天》1998,(4):10-11
国际空间站将用来验证载人火星探索技术图1充气式运输居住舱样舱将对接到国际空间站上美国航宇局准备对国际空间站的用途作一次重大调整,让这座470吨重的空间设施与开发载人火星探索所需的专用硬件和技术更多地联系起来。该局已初步确定将在2014年发射一颗载人火...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1997,(8):21-21,23
美国公布新的国际空间站组装进度安排美国航宇局最近公布了新的国际空间站组装进度安排。按照这一安排,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共需45次发射,该站将在1999年1月开始具备永久载人能力,2003年建成。这一竣工时间比1984年里根总统提出这项计划时所瞄准的建成时间...  相似文献   

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117-117
2008年12月3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已与美国NASA签署一份总价达1.41亿美元的宇航员输送合同。合同规定,俄航天局使用俄“联盟”载人飞船为美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提供服务,美宇航员将于2011年秋季飞往“国际空间站”,并于2012年春季返回地面。合同还规定俄美双方将为“联盟”载人飞船奔赴“国际空间站”提供支持,包括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飞行前培训、制定发生事故时宇航员逃生措施等。此外,合同还就利用上述载人飞船向空间站运输货物及携带空间站垃圾返航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6):47-47
NASA任务控制中心5月20日通知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经站上新的水循环系统净化的水可以饮用。为庆贺这一决定.站上3名宇航员互相干杯。从5月底起,站上的环境与生命保障系统将需为6名机组人员提供支持。决定让他们饮用循环水是环境与生保系统建设方面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这将减少需从地面运送的水量,并试验载人飞往月球和火星等长时间飞行任务所需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孙凯文译 《航天》2012,(4):44-45
为了开创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太阳系深处留下人类的足迹,美国航字局在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科研合作的同时,正在开发以猎户座多功能载人飞船、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先进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新项目。以掌握人类远征月球、近地小行星和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光波 《中国航天》2005,(12):23-24,27
空间探索新构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14日宣布了其大胆的“空间探索构想”,指示美国航宇局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重返月球,并进而派人飞往火星。要扩展人类在太阳系和更遥远的太空的活动范围,需要有一项持久而可以承受的载  相似文献   

8.
子力 《中国航天》2005,(12):25-27
1.何为“机组探索飞行器”?“机组探索飞行器”(CEV)是美国用于载人空间探索的新型航天器。它将能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之间往返运送3名宇航员(外加货物),但具有乘载多达6名机组人员的能力。它将用于把4名机组人员送到月球轨道;而在最终用于载人火星探索时,它甚至可乘坐多达6人。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TMA-M"载人飞船于顺利飞往国际空间站。该飞船是2002年发射的"联盟TMA"飞船的最新现代化改型,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第一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80年代初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以后,就开始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并要求在本世纪末以前建成。这一计划不久又发展成由美国、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并将空间站定名为自由号。 自由号空间站采用大型桁架结构,主横梁长达150米。建成后的空间站重达200多吨,可居住8名航天员,输出75千瓦电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6,(11):48-49
美国航宇局(NASA)8月18日选定两家公司参与“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从而向把国际空间站补给工作交给私营部门迈出了一步。该局希望能用商用火箭为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货物.以便自己能专注于重返月球和最终的载人火星探测项目。该局主管月球和火星探测工作的官员霍罗威茨说,该局的目标是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由商业航天公司为空间站提供支持。他说:“若商业部门能安全、可靠而经济地完成这项工作,那么采购这种服务是再好不过的。”中选的两家公司是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和火箭飞机-基斯特勒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1998,(8):12-12
国际空间站首次组装飞行推迟到11月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的16国代表已正式同意把该站第一个组件的发射日期推迟到今年11月,并修改了剩下的组装飞行的发射时间。美国航宇局估计,组装工作共需进行43次飞行,比原来少了两次。其中俄将发射9次,比原计划少3次。为了...  相似文献   

13.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钱航 《航天员》2012,(5):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7月15日6时40分(北京时间15日10时40分),第32/33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乘坐“联盟”TMA-05M载人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5.
阳光 《航天》2011,(4):9-9
美国航宇局官员称,由于担心安全问题,派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绕国际空间站拍照的计划被取消。国际空间站上一度对接着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以及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载人及货运飞船。4种型号的运输工具同时对接在空间站上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这也是美俄双方协商要派联盟号飞船为空间站拍摄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家福”的原因。但美国航宇局官员称,俄航天局担心拟用于执行拍照任务的联盟TMA01M飞船是一种新改进的飞船,怕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16.
雨萱 《航天员》2014,(1):45-46
一登太空身负重任 莫斯科时间9月26日凌晨零点58分50秒,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科托夫、谢尔盖·梁赞斯基以及NASA航天员迈克尔·霍普金斯,乘坐“联盟”TMA-10M载人飞船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石英 《中国航天》1996,(3):31-34
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的进展按照美国航宇局空间站计划主任特拉夫顿的话说,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现在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了,空间站组件开始发射的日期已越来越近。事实也的确如此。该空间站的各系统现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研制。欧空局去年10月的部长级会议作出的参与该计...  相似文献   

18.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5,(12):33-35
2004年1月布什政府发布空间探索新设想,提出了空间站发展新的时间表,明确了载人登月球、登火星和开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新目标。欧空局、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纷纷提出了行星探测新计划。世界上出现了将载人航天嫁接于行星探索和太阳系开发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一、主要航天  相似文献   

19.
科明 《中国航天》2000,(7):22-25
美国东部时间5月19日晨6时11分10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晨曦中离开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开始执行国际空间站的维修和后勤补给任务。这次编号STS—101的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历史上的第98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3次飞往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上次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是在去年的5月27日,至今已有将近一年时间。 此次飞行是亚特兰蒂斯号的第21次飞行,也是它1997年9月以来的首次飞行。当时亚特兰蒂斯号执行了编号STS—86的第7次航天飞机-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任务。此后,这架航天飞机到波音公司的…  相似文献   

20.
云青 《卫星应用》2004,12(1):27-30
美国总统布什1月14日在华盛顿国家航宇局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美国太空探索的新设想:建成国际空间站,美将制造新一代宇宙飞船,使美国宇航员最早于2015年重返月球建立基地。最终将把人类送上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以下是布什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