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波束扫描时差定位原理,提出了四站雷达无源定位的模型并对该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已有的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给出了具体条件下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到达时间差(TDOA)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定位存在模糊解区域和无解区域的原因。对二维不同布站条件下的模糊解区域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角度、不同基线长度布站方式下的模糊解区域分布,总结了布站方式对二维模糊解区域分布的影响。基于TDOA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方法分析了基线长度和布站形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四站三维条件下对不同布站形式下的定位精度进行仿真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布站条件下GDOP的分布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接收机布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装备面临的实际战场情况出发,在分析时差定位原理和雷达诱偏合成信号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时差定位系统在存在诱偏信号情况下的侦收信号情况,对相关处理后的时差输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并分析了诱偏信号对时差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原因。针对三站时差定位系统和三点源诱偏系统,对典型态势下由诱偏信号引入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诱偏信号引入的误差分布情况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非合作多站无源探测系统的多目标数据关联问题。多目标条件下时差定位方法的主要问题就是多目标的数据关联,文中依据非合作测量数据和时差定位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多普勒测量信息约束同一目标时差测量值的数据关联方法,推导出目标数据关联方程,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应答方式的多站机场航管定位系统可同时采用时差和距离测量技术,应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估计理论,对按圆周均等布站的四站、五站和六站定位系统所做的相对测量误差分析表明,利用二次监视雷达所给出的测距信息,并通过有限增加冗余测站,将能有效的提高多站定位系统的平面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航天器碎片碰撞和泄漏定位方法难以兼顾高精度和实时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二级声传感器阵列检测航天器在轨碰撞与泄漏声发射信号,通过声达时差法对碰撞点进行定位并利用波束形成法对泄漏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1 m~2范围内,碰撞定位相对误差小于2%,直径1 mm以上漏孔的定位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均匀温度场下声发射信号传播速度不一致导致时差定位法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研究基于波束形成法的声发射源定位效果.首先,基于板波理论研究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性,分析频散现象等对声发射信号速度测试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定位精度对不同重建速度的定位效果,进而发现在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在阵列方向具有速度不敏感性.在加热前后的薄钢板上进行断铅定位实验,其结果表明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可以在非均匀温度场中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在机匣温度不均的航空发动机碰摩定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原始利用时差频差的直接定位(DPD)方法存在数据传输量和计算量大的瓶颈,提出了两种去中心化直接定位方法。第1种方法采用去中心化配对方案,只将各观测站截获信号在站间进行一次传输,将数据传输和计算分散到各观测站间并行计算互模糊函数(CAF),构造仅满足满秩条件的互模糊矩阵(CAM)。第2种方法根据推导的任意互模糊函数间关系公式,采用归约方式去中心化的在各观测站并行计算余下互模糊函数,补全互模糊矩阵。两种方法都降低了直接定位数据传输量,提高了计算效率。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两种方法精度性能优于两步定位方法,在低信噪比时两种方法都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精度性能,在高信噪比时第2种方法与原始直接定位方法的精度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9.
基于短时时差序列的无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脉冲辐射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时差(TDOA)序列的多站无源定位新方法.首先建立了TDoA序列模型,然后推导了该方法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解算方法--两步定位法(TSLM):第1步利用TDOA序列线性估计出TDOA及其变化率信息,第2步基于TDOA及其变化率信息进行定位.典型...  相似文献   

10.
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四站标校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定位精度,针对四站标校中不同的标校站布站方式会有不同标校效果的问题,分析了4个标校站的构型,站间基线长度以及卫星与标校站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标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四站标校的优选构型,四站标校效果随着标校站之间基线长度变大而变好,随着中心标校站距星下点的距离增大,两者之间连线方向的区域标校效果明显。该研究为四站标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