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的S频段接收信道是一种通用型遥测跟踪信道.它包括天馈、射频、频综、接收机和上下变频等.S频段可以很方便地与国外遥测站联接,点频和带宽也按国际标准设计.因此适用于多种遥测系统,既适用于遥测又可以扩展用于角跟踪和外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联盟号飞船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设计方面有如下特点: 1.信道载波为分散型体制,也就是说跟踪测轨、遥控、遥测、电视和话音信道都各自占用一个载频。 2.载波频段:除交会雷达外,是超短波(VHF)和短波(HF)频段。 3.测控与通信的主要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等都被放在仪器(推进)舱的一段密封舱和轨道(生活)舱中。所以在飞船返回时,在离地面距离140km以下时,飞船不再向地面发送、接收任何跟踪测轨和遥测等信息。飞船的跟踪和落点预报完全依靠防空雷  相似文献   

3.
航天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传感器事业部是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相结合的科研机构,是航天部传感器研究力量最集中的单位。拥有近百名科技人员,其中大部分从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器研究近30年。拥有高级工程师15名,工程师40余人。1984年开始,招收航天飞行器仪表专业研究生12名。近30年来,传感器事业部主要从事温度、压力、流量、位移、过载、振动、噪声、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最新研制的统一测控系统(WYCK)的组成、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该系统是集外测、遥测、这控于一体的新一代统一测控系统,它是由外测、遥测、遥控三个分系统和上行L频段信道、下行S频段自跟踪信道构成的测控站。其三个分系统既可同时工作,又可独立工作。  相似文献   

5.
再入遥测信道是一个变参信道。它明显地存在不同深度和不同速率的衰落现象。造成再入遥测信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弹头运动造成传输媒质特性的动态变化。本文将多径衰落信道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再入遥测。分析表明,除恒参信道中的加性噪声外,乘性噪声对再入遥测系统的设计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恒参信道的传输理论不能简单地用于再入遥测,特别是再入遥测的传输速率受到很大限制,从而给再入遥测系统带来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计算机行业“资源共享”的概念,提出了遥测资源及其共享问题。文中对遥测的资源:遥测数据、信道和跟踪数据的共享现状等作了回顾,并就这些资源今后的共享前景提出了看法:今后我国应发展可以实现遥测资源共享、性能/价格指标优良的,以遥测为主、兼顾遥控、测距、测角功能的“精密跟踪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450-3双频段自跟踪遥测系统是我所为了完成“东风五号”远程导弹和“东方红二号”同步通信试验卫星的海上测量任务而首次研制的一套先进的具有自跟踪、遥测、测角和测速综合功能的船载遥测站。该系统成功地解决了飞行体再入段黑障区遥测信号接收和遥测  相似文献   

8.
航天部遥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1986年8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总体设计部、遥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单位、上海航天局等十五个单位、廿多名代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遥测技术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使用人员,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为使无人直升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搜索目标、识别目标并精确定位,提出一种基于PCM-FSK遥测体制的遥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其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通信信道计算及其可靠性。讨论遥测系统的组成及信号处理等。实验证明系统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原航天部遥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今后将在本刊发布有关遥测专业标准化信息。本次对过去和最近发布的一些遥测标准予以通报,希望这个信息对遥测界在制订其它遥测标准,贯彻执行遥测标准工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1.前言目前,S波段已成为国际上一个通用遥测频段。704所是我国研制S波段遥测信道最早的单位之一,现已有产品和遥测设备配套投入使用。由P波段改成S波段后,减少了通信信号干扰,且还可提高码速率,所以S波段遥测信道有广阔的前景。 2.S波段高频组合简介 S波段高频组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系统在信噪比变坏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完成频率的转换作用,并提高有用信号的幅度,为后  相似文献   

12.
将FSO激光通信应用于遥测系统已成为技术发展趋势。讨论FSO激光通信中BPSK调制的误码率问题,提出一个复合信道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大气衰减、M大气湍流模型和非零瞄准指向误差的共同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拟合得到一个近似模型。基于这个近似信道模型,利用广义Gauss-Lagueree展开式,推导出误码率闭合表达式,并分析FSO激光通信副载波BPSK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误码率理论值与仿真值十分接近。该研究有助于未来将激光通信应用于遥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世纪过去了,新世纪来了。作为一名航天测控通信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面对未来,有一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感觉。不妨先回顾一下二十年前业内人士中一个探讨未来的有趣话题——“遥测正在消亡”。搞遥测的似乎要“下岗”,“未来”自不堪言及了。担心“消亡”的理由大体有三:其一,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遥测系统面目全非,由通信技术主宰遥测逐渐转化到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主宰遥测,遥测计算机系统取代了传统模式的遥测系统,遥测系统似乎要变成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出现,使遥测遥控都变成…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一讲《绪论》中,我们谈到了遥测有别于一般通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同时在一个信道中传送几十路以至几百路信号。实现多路信号在一个公共信道中传输的方法就是我们这一讲要讲的遥测的信号划分问题。信号划分也叫信号分割或信道复用、信道多路复用等。这些名词都是一个意思,在本讲及以后各讲中,在不同的地方可能用不同的名词,这纯系习惯和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由航天部科研生产司主持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新光电讯厂研制的Y—1B数字化遥测系统设计鉴定会。该系统包括P,VHF两个波段的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遥测头和全功能的以P波段为主兼容VHF频段的遥测地  相似文献   

16.
航空航天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数据传输处理技术事业部主要从事各种遥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编码、调制、数据传输、解调、信息数据处理等设备的设计与生产。事业部有110人,其中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50余人、硕士毕业生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5名。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来遥测跟踪信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文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产品为主线,介绍七○四所跟踪信道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色及水平。几代遥测跟踪信还设备为我国导弹、火箭、卫星的测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民品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湾靶场测试系统的空中遥测中继系统(AP/TM)用于空对空导弹试验,并在地面设备视线服务区以外进行飞行训练。整个系统由遥测数据中继、海洋监测雷达和雷达数据信道、无人驾驶飞机(Drone)控制转发、超高频电台中继等分系统所组成。遥测数据中继分系统将接收来自五个独立源的遥测信号并将它们转发到地面接收站。该分系统装有75平方英尺的易于电控的五波束相控阵天线,并用极化分集技术减小极化失配损失和在出现多径传播时改善接收效果。该系统还具有转发四路话音通信信号、无人驾驶飞机跟踪数据信号,完成飞行任务的海洋区域监测的能力。雷达检测出的无人驾驶飞机坐标信号将通过高频数据线路转发给靶场控制中心。除空中设备外,本系统还包括飞行前、返航后检测和维护用的地面测试车。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主从式双CPU架构的小卫星智能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由MCU(386EX)和DSP(TMS320F2812)芯片构成双CPU系统,MCU为主CPU,主要负责遥测系统管理、接口与通信功能;DSP为从CPU,负责遥测数据处理分析。智能遥测系统软件采用智能遥测轮询控制算法和遥测数据压缩算法。整个系统硬件设计简单,遥测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遥测信道的有效利用率。此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卫星遥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使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清晰仰望太空 出舱行走无疑是神舟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最闪亮的一笔,而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要负责的是飞船的跟踪测轨、遥测遥控、天地通信和图像话音传输等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