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由神舟-7载人飞船、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2.
正5月5日18时0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  相似文献   

3.
正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主编的话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成就和科技实力,标志着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同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217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代表们表示,将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为推动国家空间科学技术事业的创新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此外,代表们还对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载人航天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解决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工程目标的胜利实现,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展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那么提到出舱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神舟五号和六号航天员使用的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6.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8月3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首批执行商业航天计划飞行任务的9名航天员。他们将搭乘波音的CST-100飞船和的SpaceX公司载人型龙飞船飞向太空,恢复美国自2011年终止的载人航天飞行。这9名航天员都有过在各军种服役的经历,其中7名曾经执行过航天飞行任务。他们将分别为两种飞船执行一次测试飞行任务和一次正式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1载人航天主要发展历程时至今日,世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过去了50多年。1961年4月12日是载人航天新时代的里程碑,从加加林首次108min的航天飞行,到"国际空间站"十几年不间断的载人飞行,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50多年不平凡的飞速发展之路。为了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广大科技人员和航天企业机构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1957-1961年进行了自动飞行器的发射,目的是对地  相似文献   

9.
王朋 《太空探索》2013,(8):20-23
序曲中国载人航天返回着陆场有两个,主着陆场在内蒙中部四子王旗以北地区,副着陆场在酒泉发射场东部地区。到底用哪个着陆场,要看气象。6月24日傍晚,四子王旗,乌云遮天,一会儿电闪雷鸣,一会儿云移晴出,彩霞满天。任务总指挥部研究了主着陆场、副着陆场26日早上的天气预报,气象都好,决定按原计划:神舟十号飞船返回主着陆场。此时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船组合体刚在澳大利亚上空完成轨道调整,此时的轨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6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图为在北京的宇航培训基地,航天员着舱外航天服在模拟失策训练水槽进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  相似文献   

11.
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各国载人火星探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提出了载人火星探测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方案基本思想.给出了一种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包括飞行轨道方案和载人火星飞船方案等.尤其对轨道设计的重要的两个参数——速度增量和飞行时间进行了详细计算.最后给出了飞行轨道选择、火星飞船从地球到火星和从火星返回地球等的轨道方案和火星飞船各组成部分方案的详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着陆冲击动力学实现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的方案设计,并分别开展机构运动分析、振动响应分析和着陆冲击特性分析,对着陆缓冲装置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全尺寸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原理样机,并结合分析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为研制大收拢比、大尺寸、大载重、低过载的载人登月舱月面着陆缓冲装置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据对国外情况的调研,讨论了载人航天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试验目的,提出了三类15项试验项目;讨论了载人航天器整体热真空试验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别进行舱外与舱内环境下的单舱或联舱试验的建议;分析了载人航天器热真空试验的特点与应用,提出了在卫星用试验设备上附加航天员所需专门装置,满足试验需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实现了中国人往返于天地间的目的之后 ,中国应审慎地选择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文章从中国社会对载人航天的需求出发 ,讨论了以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物质环境为目标的空间站和以发展天基航天为目标的天基航天站的外部工程系统的环境条件 ,认为中国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场、测控站网方面已有较好基础 ,基本具备条件 ,运人运输器已有“神舟号”载人飞船 ,运物运输器的研制也不困难 ,但在为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工作的航天员系统方面和为实现载人航天工程功能和显现价值的有效载荷系统方面欠缺较多 ,需要一个研究、试验、培训和开发、演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及其在载人航天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在与载人航天相关问题中进行优化决策的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首先提出模糊接近度的概念;然后计算模糊关系矩阵和相对广义加权接近距离,据此建立了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最后,以确定中长期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航天员的人数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模糊决策,所得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Accompanying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s of China’s manned spaceflight, space medicine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space medic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during 2010?2012 have been briefly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7.
Space Medicine is a special subject to be ris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ned spaceflight. In China, Space Medicine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research of Space Medic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during 2008--2010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space is a major concern for human spaceflight becaus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high levels of radiation on astronauts’ health.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erform radiation risk assessments already during the concept studies of a manned mission. Galactic Cosmic Rays (GCR)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be one of the primary sources of radiation exposure in space.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医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医学是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特种医学学科、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从学科创建至今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但航天医学发展的历史却可追溯到50年代末,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为航天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获圆满成功,首飞航天员也已安全、健康地重返地球,航天医学专家们与航天员一同经受住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考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航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中,应急救生分系统是火箭一飞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联盟号应急救生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组成、工作程序并研究分析了逃逸动力装置──主逃逸发动机和控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与逃逸飞行弹道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逃逸弹道设计技术指标出发来选取动力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推力大小及工作时间)。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