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将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登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该试验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国家航天基地启动,计划用520天完成,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空间站使用的救生船是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为与俄抗争,美国早已在研制太空救生船X-38。该救生船能容纳7名宇航员,现已完成300多次小型降落伞和飞行器的试飞,2003年将进行太空试飞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迎来了载人飞行10周年纪念日。2000年11月2日,俄罗斯"联盟"TM-31飞船与"星辰"号(Zvezda)服务舱对接,第一批长期考察组3名成员——威廉·谢泼德、尤里·吉德津科、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进入国际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上的首批常驻人口,为接下来的长期载人飞行和各类科学实验做准备工作。截至2010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已经绕地球运行57361周,飞行里程达24.1亿千米,成为迄今持续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器。在此期间,共有196人次  相似文献   

4.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俄罗斯舱段作为国际空间站重要组成部分,除承担与载人飞船对接的任务外,还在技术开发与验证、人体研究、教育活动与推广、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等6个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其中以人体研究领域的实验最多。有很大一部分实验是长期持续开展的系列实验,且每期实验的研究重点围绕总目标逐步深入,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几年,俄罗斯还计划发射3个舱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独立运行的本国轨道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仍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发的"龙"号无人驾驶货运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7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8日8时35分)由"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飞赴国际空间站,首次正式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指派的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之间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006年2月4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国际空间站2名宇航员在当天进行太空行走时,成功向太空投放了一颗“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于今年7月12日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上占的第三个舱,即“恒星”号服务舱,该舱在7月26日又成功完成了对接。“恒星”号是一个关键舱,是宇航员居住的地方。接着,俄罗斯于8月6日成功发射了“进步”MI—3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2430千克货物。这两个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表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已进入了关键阶段服务舱发射成功经过多次推迟,举世瞩目的国际空间站第3个舱,即服务舱终于在7月12日升空了。这个名为“恒星”号(又可译为“星辰”号)的能于7月兀日与1998年陆续入轨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和“团结”号节点舱复合体在太空…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15日,联盟TMA-04M载人飞船由联盟-FG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新宇航员飞赴国际空间站的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中间轨道。飞船在预定时间与第三级火箭分离,一切按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9.
34年前,"阿波罗"17号飞船最后一次在月球表面着陆.而随着"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船项目竞标的尘埃落定,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承担起研制美国下一代载人飞船的任务,以取代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输送宇航员,并在2018年载人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10.
宇宙飞船就像是一座桥,把地球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否则,空间站就成了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能担当天地桥梁角色的除了宇宙飞船外,还有航天飞机。而宇宙飞船多为运人的。随着空间站的发展,运货量不断增加,从1978年开始,苏联把联盟号载人飞船改装成专门的无人货运飞船,即去掉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返回着陆和应急救生等载人航天的特设系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将3名宇航员准确送入太空。此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6月初降轨调相进入对接轨道,等待"神舟九号"飞船的此次赴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3日~22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创纪录地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7名航天飞机宇航员与3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及地面站人员合作,安装了日本宇航探索局“希望”实验舱的第一部分和加拿大宇航局制造的双臂机器人系统Dextre。  相似文献   

13.
军事动态     
俄罗斯将与欧洲联合研制载人飞船目前,俄罗斯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正在联合发展一种"载人航天运输系统"(CSTS),预计将于2008年3~4月完成概念设计。CSTS 项目启动于今年9月,旨在一种可以运载4~6名航天员的飞船,以用于国际空间站任务和可能的绕月飞行任务。CSTS 项目中俄方的主合同商为能源公司,欧洲参与者则包括阿莱尼亚-泰雷兹航天公司和 EADS 阿斯特留姆公司等。(马)米格-31将进行现代化改造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对米格-31进行现代化改进  相似文献   

14.
对NASA近期在国际空间站等平台开展的微重力燃烧研究项目的实验装置、研究内容和进展等进行了调研与展示,旨在为中国空间站微重力燃烧科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目前,NASA通过开发国际空间站燃烧集成架的扩展设备、利用货运飞船平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微重力燃烧基础科学和防火安全的相关研究,通过研究NASA将提高对高效清洁燃烧的认知,并完善未来飞船材料阻燃标准与防火安全策略,同时NASA也计划通过地基设施建设升级以降低研究成本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载人飞船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是按照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之前应急返回需求设计的,在空间站任务阶段,航天器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设计范围与前期有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分析现有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能否满足后续任务需求。通过进行载人飞船应急返回问题分析,提出了弹道式返回等价分析模型。构建了星下点轨迹、应急着陆区边界、弹道式返回航程计算等数学模型,形成了适应能力分析判据。对现有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适应能力进行了仿真,采用STK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着陆区调整的具体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应急返回着陆区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欧空局正在加紧研制第一代载人宇宙飞船——“过渡试验飞行器”(Intermediate eXperimental Vehicle,简称IXV)。这种飞船可将多名宇航员送人太空并将他们安全送回地面。该计划有望打破欧空局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载人飞船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从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获得的数千个飞船返回过程预报落点中优选出"最可能"落点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以往返回落点计算的先验知识和最新落点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飞船返回的自适应聚类模糊系统,采用含有时间因子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研究了返回舱落点优选方法。最后,利用"神舟八号"返回落点实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落点预报精度较传统选优算法的预报精度高50%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为飞船返回搜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俄罗斯共同领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 ,是一个集 16个国家技术、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一体的空间研究平台、预计在 2 0 0 5年正式运行。国际空间站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如发生意外一切都将无可挽回。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研制的X - 38返航装置 (CRV) ,就是解决在紧急情况下将全体人员安全送达地球的有效方法。有关X - 38返航装置的建设情况 ,受到全世界许多国家 (包括中国在内 )的关注。1 X -3 8———国际空间站的救生艇X - 38返航装置是国际空间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小型航天飞机的翻板 ,附着于空间站的外侧…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能源公司是世界航天火箭业的主要开发公司之一,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船“快船”号就是由该公司研制的。目前,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乘员的是“联盟”号载人飞船。“联盟”号已经服役40多年,并进了3次改进。尽管“联盟”号的可靠性仍然很高,但技术已非常陈旧,因此俄罗斯目前研制“快船”号是现实需要。研制“快船”号的另一个原因是,维护空间站和进行其他天体探测需要大负载可重用航天飞船。  相似文献   

20.
<正>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地面试验项目MARS500第三阶段已于2010年6月3日开始。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共6名志愿者进入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全封闭试验舱,开始了为期520天的模拟体验太空旅行及环绕火星的有趣生活。试验共分3个阶段:前250天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虚拟飞行,30天火星地表停留,240天返程,总共持续520天。由于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火星着陆到返回地球的一系列过程需要近500天时间,因此,这一项目被称为"MARS500"。试验初步确定了70余个实验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长期密闭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