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距离遭遇:一种新的挑战(一)○李应保编在美国,据说UFO故事开始于表尼斯·阿诺德的著名目击材料。147年6月24日,他在华盛顿乘坐私人飞机时,看见9个扁扁的发光的物体呈直线状在雷尼尔山附近飞行,他把这些物体的特殊运动和碟子在水面滑动相比。一位新闻记...  相似文献   

2.
德墨兰追忆     
1990年12月苏联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份机密文件,这是在举行飞碟研讨会时,由国防部所提出的。那是20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时期伊朗空军曾与飞碟发生空战,当时伊朗政府曾向美国和苏联分别发出一件紧急情报,询问该国空军所遭遇的不明飞行物是否为美苏任何一国所开发的秘密飞行器的测试飞行。  相似文献   

3.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0,(11):46-47
无论从远古的历史记载,还是从现代的目击报告中,都能找到UFO的踪影。它们不仅出现在陆地和天空,还经常出没于海洋和太空中。曾参加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25名航天员和苏联航天员都遭遇过这种不速之客。美国航天员遭遇UFO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2月,一则新闻报道称,美国一名因车祸毁容的男子成功"换脸换手",术后半年无排异反应。这名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22岁男子,于2018年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全身烧伤面积达80%,脸部完全毁容。为了让这位不幸的患者能恢复正常生活,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替换掉了他的整张脸和一双手。术后近半年,这名男子的身体未出现任何异常,"新手"也越来越灵活。不得不感叹,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真的是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一个名叫乔·尼克尔的美国民俗学专家对有关遭遇外星人的传闻报道进行了归类整理和“登记注册”,并将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不明现象调查》杂志上。该杂志是一个专门研究神秘物体和超自然现象的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该委员会则是一批担心引起轰动效应的伪科学广泛扩散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10,(11):34-35
当时年仅25岁的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刚好在美国航海年历局,看到这封信受到了启发。他发明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精密测量距离的仪器——干涉仪,  相似文献   

7.
播洒生命     
播洒生命陈育和如果你见到一个外星人你会认识他吗?直到今年秋天,只有科学幻想作家在考虑这一问题。但在前不久,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科研所的会议室中,美国科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这一严肃重大推测的是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它慎重地宣布有一颗陨星...  相似文献   

8.
晓云 《飞碟探索》2008,(12):10-12
2008年7月,一个惊天秘闻传遍全世界——曾在1971年乘坐“阿波罗14”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全世界第6个登上月球、现年77岁的前航天员埃德加·米切尔在接受美国“克朗”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玛格里森采访时透露:当年他从月球返回“阿波罗14”号太空舱时,竞遭遇了外星人!  相似文献   

9.
加入外星人     
1953年2月23日在美国密歇根州金罗斯空军基地上空,一架F-89C全天候歼击机的驾驶员威尔逊中尉与UFO有过一次近距离遭遇,结果是这架飞机失踪。雷达显示屏上记录下了飞机和UFO瞬间消失的位置。北美大陆防空委员会长官本杰明·契德鲁将军说:“我们有大量...  相似文献   

10.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3,(12):24-25
一天,美国商人路易斯·威斯康迪走进他在新泽西州贝永市开的馅饼店的厨房,差一点被一股他认为很臭的气味熏倒。他认为这是那箱刚送来的西红柿发出来的,于是他马上拨通了向他供应蔬菜的批发商的电话,怒气冲冲地责备说:“你把烂西红柿卖给我了!”事实上,西红柿是好的,威斯康迪的嗅觉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政治与游说圈子中,与中国合作是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当前美国航天计划是否接触中国,在美国国会、学术界和航天游说群体中争论激烈。航天政策领域中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位专家阐述了支持和反对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的理由。1支持接触的理由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美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未来发布了一篇报告。除了倡议一个火星任务之外,该报告还提倡谋求更多国际协作,其中明确包括中国,这将需要美国政策上的明显转变。这一提议很可能遭遇支持2011年以来对美中合作强加立法限制的国会团体的阻力,这一团体虽小却力量强大。  相似文献   

12.
黑衣怪客事件种种1940年,有个名叫鲍尔的美国工程师在佐尔兹郊外散步时,不知不觉误入一个地下军事基地。他在那里发现了许多矮个男子,他们长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还有几个美军军官,他们在那儿忙些什么。突然,其中一名军官发现了鲍尔,于是他向其他人喊道:“把他抓起来让他变疯。”———这是典型的美国政府的行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那些亲眼见过黑衣怪客或UFO的目击者看上去像个疯子。当鲍尔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干净的野地里,他疑惑不解地自问:“我发生的这一切不能是一场梦吧?”1961年11月,一个名…  相似文献   

13.
周武 《太空探索》2003,(9):42-42
7月1口这一天,远在地球380千米以外的国际空间站上和美国航宇局休斯敦航天中心里都份外热闹。美籍华裔航天员卢杰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他40岁的生日,为了对他的勇气表示敬意,美国休斯敦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全体员工在6月30日下午5点身穿夏威夷“哈罗”衫,与远在380千米上空的国际空问站上的两名航天员天地联网,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会。  相似文献   

14.
高歌 《太空探索》2006,(9):20-21
1972年2月21日,是一个破合众国际社记者形容为“煦丽的冬天的日子”。当天11点28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在北京着陆,随后他和夫人一起走下舷梯,正式开始对华访问。对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美国电视台向全世界进行了直播。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情送电视节目的通信卫星,所以这颗卫星是中国从美国租用的。据说,通过这颗通信卫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每一条新闻不到一秒钟就传回了美国。  相似文献   

15.
UFO信箱     
广西逸宇:本人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看了其他一些有关UFO的书籍。在读了《飞碟探索》1999年第2期中刊登的《UFO照片的魅力与困惑》一文后,发现其中的“迈耶的UFO记录片”一节与本人在《光年》一书中看到的内容出入较大。《光年》一书的内容简介如下,“从1975年开始,瑞士农民爱德华·迈尔(即迈耶)遭遇了一系列接触外星人的经验,在这些年中,他积累了为数众多且完整的接触证据,包括相片、录像带、录音带、着陆痕迹、金属样本等。这些证据被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及美国地质学会等单位的…  相似文献   

16.
蒋迅 《太空探索》2013,(5):42-43
今天,我想讲一个从职业美式足球运动员到美国航天员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他的背后体现了美国航宇局的一种文化。他的名字是利兰·D·梅尔文。梅尔文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一名航天员。虽然他小的时候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记得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但他没有觉得自己要走上那条路。甚至在已经进入航宇局工作之后他也没有想到过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可以说他走上这条路是他对自己兴趣的发现更新与一连串的机遇的结合。应该说,梅尔文在童年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来自外星的启示世界著名UFO专家利奥·斯普林考,曾经对上百起与飞碟近距离遭遇的案例做过调查研究,然而,当他说出了自己孩童时期在外星飞船上令人吃惊的一次星际航行的经历时,他的同行们非常震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普林考博士通过对近200多人施行催眠术从而...  相似文献   

18.
庞征 《国际太空》2011,(3):35-42
2010年5月28日,美国德尔他-4火箭成功发射首颗GPS-2F新型导航卫星,这标志着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再次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卫星入轨以来,美国空军和卫星制造商波音公司就开始对这颗先进的GPS卫星进行漫长的检测,该卫星现已正式成为GPS星座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关于UFO的目击或与外星人的遭遇 ,可按不同等级分类 ,其最著名的术语是“第三类近距离遭遇”。这个意味着不单是目击UFO而且遭遇其乘务员的术语 ,最早是阿伦·哈伊奈克教授在他的著作《第三类近距离遭遇》一书中使用。其后 ,1977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也使用了同名 ,这使对UFO不感兴趣的人也对这个术语有所了解。接着 ,到了1990年 ,由于与UFO遭遇事件激增 ,产生了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提倡者是与哈伊奈克教授认识的美国西北大学的雅克·帕莱博士。这种分类方法 ,首次把一切的异常状态分为U FO接近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理论物理学正遭遇一种矛盾的困扰。100年前。科学家发现,在亚原子层面,物体既是粒子又是波。这个问题在当时很神秘。而且这种神秘性经久不衰。正像波兰裔美国心理学家约瑟芬·贾斯特罗于1899年绘制的鸭兔幻觉图一样,亚原子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两种不同范畴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