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界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TS),即美国陆地卫星1号是1972年7月发射的,现在日本接收的是美国陆地卫星5号的遥感图象。位于日本埒玉县鸠山上的宇宙观测中心(宇宙开发事业团)把接收、处理的资料发送给全国的用户。法国的地球观测卫星(SPOT),其数据资料将用于世界性商业服务方面。为了适应这些急剧发展的世界趋势,日本正在研制以获取海洋信息为目的的海洋观测卫星MOS-1及以获取陆地信息为目的的地球资源卫星ERS-1。海洋观测卫星MOS-1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1972年,美航宇局发射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当时,为了卫星数据的分析工作,日本一些科学家参加了陆地卫星计划。这标志着日本空间地球观测活动的起步。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在东京附近建立了一个地球观测中心,并在翌年开始直接接收陆地卫星的数据。1976年,在各方面专家小组的支持下,NASDA开始进行地球观测卫星计划的调研基础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5年12月,日本已发射的陆地卫星包括"日本地球资源卫星"(JERS)和"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系列,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能.但遗憾的是,ADEOS-1卫星因太阳电池翼故障而完全失效,在轨寿命不到1年;ADEOS-2卫星于2002年12月发射,但在2003年10月24日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联系,这对日本的地球观测计划可谓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日本内阁卫星情报中心(CSIC)寄予厚望的2颗"情报收集卫星"(IGS)在2003年11月29日发射时,由于火箭故障导致星箭俱损.因此,即将发射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颗自动地球观测卫星是在1972年7月发射的,它便是美国的地球资源卫星——ERTS(后被定名为陆地卫星)。到了1982年7月,随着法国SPOT卫星照片公司的成立和美国陆地卫星4的发射成功,空间对地观测活动又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项活动自诞生以来虽然仅有十年的历史,但已被公认为是空间技术的重大应用之一。空间对地观测涉及的学科极其广泛,它  相似文献   

5.
1 我国实时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类□□目前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数据的国外遥感卫星有6类8颗,我国遥感卫星有4类4颗,共计6类12颗,其中气象卫星5颗,陆地卫星4颗,海洋卫星3颗,如表1所列。表1 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 类在轨卫星后继卫星国家时间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类雷达卫星类1)极轨卫星类静止卫星类水色卫星类环境卫星类陆地卫星-5陆地卫星-7斯波特-4资源-1雷达卫星-1诺阿-14诺阿-15风云-1CGMS-5风云-2A“海星”海洋-1欧洲遥感卫星-13)欧洲遥感卫星-2地球观测系统-AM2斯波特-5A斯波特-5B雷…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和近期计划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即后来重新命名的陆地卫星1号。 1985年9月,美国通过行政手段决定使陆地卫星计划转让给私人经营,当时的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接管了陆地卫星工作,并开始了一项研制新卫星和实用地面站的计划。目前,陆地卫星4号在轨道上部分工作,陆地卫星5号完全工作,估计能工作到1988年。 EOSAT公司正在研制陆地卫星6号和7号,卫星将采用增强专题制图仪(ETM),该仪器由休斯公司圣巴巴拉研究中心研制,它包括7个谱段(30~120米),一个15米  相似文献   

7.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8.
印度将用自己制造的印度卫星2开始跨入90年代的下一个阶段,以代替从国外购买卫星和用外国火箭发射的印度卫星1(共4颗)的政策。它为自己研制的第二代印度卫星2(3颗)耗资2.5亿美元。印度1983年开始发射的遥感卫星和印度卫星1B和D卫星仍在轨工作。印度政府一开始就抓住多用途实用卫星系统这个中心,实行先向美国购买,然后转入自己研制的方针。印度决定在1992年~1993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和B,在1994年用本国制造的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印度卫星  相似文献   

9.
安源 《国际太空》1997,(8):13-16
美国对资源卫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O年代美国在气象卫星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第一代试难型地球资源卫星,即陆地卫星-1、2、3(Landsat-1、2、3)。这3颗卫星接有返束光导摄像机和多光谱扫描仪,分别有三四个谱段,分辨率80m,幅宽185km。各国从陆地卫星-1、2、3上接收了约45万幅遥感图像,充分难证了资源卫星的实用价值。1982年7月和1984年3月美国又分别发射了第二代实用型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4、5。它们在技术上有了很大改进,卫星平台采用了新设计的多任务模块结构,增加了新型的主题测绘仪,模块化的仪器舱中装有Ku波段宽带分系统…  相似文献   

10.
1992年2月11日日本首颗地球资源卫星-1(JERS-1)卫星顺利发射入轨。在发射后的两个月内地面测控制人员经过不断努力,在4月4日,这个2.4×11.9米的折叠式雷达天线终于完全展开,开始投入工作,卫星传回的雷达图像的质量比研究人员预想的还要好。 6月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工作人员开始调试设备,他们发现JERS-1卫星所消耗的燃料比预期的少,这意味着卫星的工作寿命能够  相似文献   

11.
卫星考古     
卫星与考古,一个是现代高精尖技术的产物,一个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当两者结合会产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1972年7月,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这颗卫星的对地摄影,第一次从太空把秘鲁纳斯卡平原上的巨型神奇图案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小草 《国际太空》1994,(6):11-13,21
俄罗斯航天局于1992年成立后即着于制定新的空间计划,地球遥感是其。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这部分计划时,俄航天局对于与世界遥感系统的接轨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原苏联于60年代开始地球资源的空间遥感,1969年发射首颗流星号气象卫星,后来发展成全规模气象卫星系统,一直工作至今。70年代和80年代,原苏联研制了致力于全球陆地和海洋遥感的系列卫星,为科学研究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管理及各种应用提供了大量数据。80年代末,原苏联地球资源和环境监视遥感卫星系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源一F卫星照相系统是原苏联发…  相似文献   

13.
琦琳 《国际太空》1997,(8):18-20
当前,日本在轨道上运行的广播卫星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第二代实用广播卫星BS-3a和3b。这两颗星是用H-l火箭分别于1990年8月和1991年8月发射入轨的,设计寿命为7年,服役截止期分别为1997年8月和1998年8月。为此,日本计划于1997年7月和1998年7月用“阿里安”火箭分别发射休斯公司研制的BSAT-la和轨道备份星BSAT-1b来接替它们。BSAT-1和BS-3者有4条广播通道,属同-量级的广播卫星,但有几点截然不同:(1)BS-3是日不自行研制、用自己火箭发射的卫星,而BSAT-1则是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用欧宝圄火箭发…  相似文献   

14.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20-21
1999年4月15日,陆地卫星-7(Landsat-7)用一枚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进入了一条高705km、倾角98.2°的太阳同步轨道。Landsat-7是美国航宇局(NASA)“地球使命计划”中的一部分,又是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和“泰罗斯”(Tiros)卫星的继承卫星,同时也是NASA1972年开始实施的Landsat计划中的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大型、昂贵的Landsat系列地球观测卫星时代行将结束,NASA的下一步将发展较小、较便宜和研制周期较短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7的主承制商是洛马公司。卫星总经费约需8…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3,(8):14-17
"陆地卫星"5正式退役6月19日,美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它已在6月5日向"陆地卫星"5发出最终指令,标志着这颗29年前发射的卫星正式宣告退役。"陆地卫星"5已被吉尼斯确认为工作时间最长的对地观测卫星,共获取了超过250万幅地球图像,曾观测到了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它发射于1984年3月1日,设计寿命为3年。美地质调查局近一年来一直在为其退役做准备,而2012年11月的一个部件故障迫使该局启动了退役计划。  相似文献   

16.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有一项研究计划,到2000年为完善斯波特卫星而研制民用雷达卫星。这颗卫星将从1994年开始研制。该卫星性能优于其它国家的对地观测卫星,如欧空局的地球资源卫星-1、日本的地球资源卫星-1和加拿大的雷达卫星。估计法国的雷达卫星将利用斯波特卫星的平台,以降低研制费用,集中力量制造卫星上的成像雷达。卫星将由阿里安4或阿里安5火箭发射,送入高约75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成像雷达将用两种扫描方式工作:一是用快速扫描方式,拍  相似文献   

17.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2,(10):12-13
原定1993年夏季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H2火箭从种子岛发射中心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卫星,现因LE-7发动机屡出故障,推迟一年发射。卫星尺寸2米×2米×2.8米,太阳电池翼展开后跨度约30米。卫星重两吨,设计寿命10年。这颗卫星花了6年时间才制造出来。它是至今日本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重型静止卫星。卫星远地点发动机采用双组元液体燃料,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使用  相似文献   

18.
欧空局委员会在巴黎1990年6月27~28日召开了委员会成员国会议,就欧空局即将研制三颗新的欧洲卫星达成最后协议,总投资100亿法郎。这三颗卫星是:先进中继技术卫星(Artemis)、第一个极轨道平台(POEM-1)以及第二颗雷达地球资源卫星(ERS-2)。这三项卫星是1987欧空局海牙部长级会议决定的长期欧洲空间计划内容,现在开始付诸实施。地球资源卫星-2 有12个成员国参加地球资源卫星-2的研制。这12个成员国是:德国、奥地利、丹麦、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挪威、荷兰、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为研制新型陆地卫星签署了一个合同。这种卫星可以拍摄出更为清晰的高质量的照片。美国空军已确定了陆地卫星-7将使用的遥感仪器。这种仪器在可见光频段可能分辨出大小为5米的物体。而法国的斯波特卫星的分辨率为10米,1993年1月发射的陆地卫星-6的分辨率则为15米。据通用电气公司宇航部陆地卫星-7计划的经理说,陆地卫星-7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物体,产生立体图像,并比陆地卫星系列中其它卫星能更经常地重复覆盖某一区域。美国空军也有可能决定在这颗价值3.98亿美元的陆地卫星-7上使用较简单的仪器。  相似文献   

20.
一、概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象处理的技术已经问世,图象处理被广泛地用在遥感、医疗、工业等方面。在遥感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发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1”(陆地卫星-1)之后,使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动人景色和卫星图象数据的利用研究引起了重视。后来,到发射“LANDSAT-5”时,开始用新的遥感器“TM”进行观测,收到了更精确的地球表面的图象数据,也可以接收气象卫星“NOAA”(诺阿)的图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