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误差分离技术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形状误差的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了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相似文献   

2.
电离层薄层高度对电离层模型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RI2012模型分析了电离层薄层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应用中STEC的电离层改正误差分析理论,分析了电离层薄层高度变化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层薄层高度变化对电离层穿刺点位置、投影映射函数值、电离层建模结果、电离层模型精化和电离层模型精度评估结果的影响较大.高度截止角为10°时,电离层薄层高度变化导致电离层穿刺点的经纬度差异最大可达3.2°,投影映射函数最高可引入约15.46%的误差,电离层建模结果差异和建模实用误差最高分别达9.71%,3.64%,采用不同薄层高度数据的电离层模型参数拟合和模型精化结果最大可引入约9.26%的误差,采用不同电离层薄层高度数据进行模型精度评定时最大可引入约9.62%的误差.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电离层薄层高度模型,并选取较大的卫星高度截止角来减小薄层高度变化引入的误差;采用固定高度时,区域电离层建模采用与实际电离层薄层一致的固定高度;进行精度评估时,参考数据的电离层薄层高度与需要精度评估的电离层模型薄层高度相等.   相似文献   

3.
三点法EST测量直线度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测量回转体素线直线度误差的原理,分析了参数选择、测头间距误差、传感器标定误差、工件安装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探讨了对信号谐波和测量噪声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误差分离技术的有关文献,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和无约束最优化方法评定工件球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实验发现石英系列微机电系统(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陀螺仪零点漂移中含有很强的规律性误差,短时间高频采样尤为明显.为提高器件精度和系统性能,研究了其周期性误差各重要参数的特点,以误差分析理论分析了各误差传递系数,提出了一种精确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精确标定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精度和在线长时间补偿效果.说明了本精确标定方法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测头平面度误差分离的几种方法,包括递推逐次两点法、最小二乘逐次两点法、二维频域直线三点法等,并对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说明。最后指出相对于直线度误差分离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言,平面度误差分离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7.
临床分离工件直线度和工作台直行运动误差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研制的四点法误差分离技术(EST),用来分离工件的形状误差和工作台的误差运动:三个传感器A,B和C作l1=l2=l的等间距布置,第四个传感器D与C的间距为l±TS,而TS为采样间隔。只要预置合适的初值并经适当的计算路线,便可重构出工件形状误差和工作台的运动误差。本方法区别于频域三点法的特点是毋需进行FFT运算,而区别于时域三点法,则是采样间隔又不受传感器间距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典型热层密度模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HAMP卫星2001年5月15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2755天的加速度计反演热层大气密度数据为基准,对JB2008和MSISE00两种模式的反演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整体上均高估了热层大气密度,但JB2008模式的精度优于MSISE00模式.JB2008和MSISE00模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和17.6%.对空间环境简要分类,统计各类型事件下热层实测和模式密度的纬度和地方时特性,发现MSISE00模式具有较好的地方时特性,而JB2008模式具有较好的纬度特性.研究结果对掌握目前热层密度模式误差特性及指导模式改进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直型传感器的导热误差,设计了可同时测量气流温度、支座上部温度和支座下部温度3个测点的传感器,其中测点1和3可根据研究的需要上下移动,并建立了理论模型,推导了导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了避免辐射误差对导热误差的影响,采取根部加热的办法,研究了马赫数、支座温度、长径比对导热误差的影响,得到了可供参考的数据,并将导热误差的计算公式应用到气流流速较低时(Ma=0.1)高温水冷耙某点的导热误差的计算中,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误差小于10%.考虑导热误差对测温的影响时,应综合长径比和支座温度两方面的因素,将长径比是否大于10作为衡量是否考虑导热误差的唯一标准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直线度误差的平均值及其极限误差问题;提出了各采样点示值数据图形相对于评定基线不同分布时的直线度误差的极限误差的分析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实例,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一种高准确度、多量程交流电阻分压器的原理、设计与校准,研究电压范围0.5V~600V、频率高达1MHz的交流电阻分压器,实现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交流电压比例计量量程的扩展与应用.并通过宽频交流电压信号采样测量技术与同步采样触发技术,将分压器后端阻抗匹配增益缓冲放大器,实现对该高准确度交流分压器的校准测试.经测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航天型号控制软件浮点运算中存在精度损失和误差传播的问题,从浮点数据结构、浮点精度损失、误差来源和度量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分析航天型号软件中常见浮点运算误差,为有效解决型号软件误差控制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余忠华 《宇航计测技术》1997,17(6):20-22,26
提出了一种以现有的单盘式齿形检查仪为基础,利用位移传感技术和A/D转换技术所组成的渐开线齿形误差的微机检测系统,对提高齿形检测仪的检测准确度,扩展其检测与分析功能,实现齿形制造误差的微机化管理与质量控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叔芳 《宇航计测技术》1992,(6):80-80,F003
《宇航计测技术》1992年第2期《测量误差的基本问题》(以下简称《测》)一文,讨论了计测技术中几个极重要的概念。本文拟先提出作者的看法,然后就《测》文论点进行讨论。不当之处,请《测》文作者刘智敏同志及其他同志指正。误差按其分布规律可分为三种: 1.系统误差:遵循确定性规律的误差。系统误差△可由变量t的解析函数f(t)求得,即△=f(t) 2.随机误差:遵循随机分布规律的误差。随机分布规律以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卫星过顶跟踪时出现的盲区现象和常用的卫星过顶跟踪天线座结构形式,理论上推导了三轴跟踪系统的程序跟踪算法。针对A+E+TIL形式的无盲区跟踪系统,推导了其过顶跟踪时产生的交叉耦合对跟踪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星敏感器的误差分类、低频误差定义、误差产生原因及其测试标定方法等.星敏感器输出姿态周期性误差的主要原因为视场空间误差和热弹性变形误差,典型星敏感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后,低频误差可控制在0.8″以内.  相似文献   

17.
误差修正技术在电子经纬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空间碎片碰撞预警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可监测的较大空间碎片, 预测航天器与碎片之间的碰撞风险, 并根据一定的预警判据来评估风险的大小, 进而做出合理的轨道规避决策. 碰撞概率是碰撞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复合体尺寸、交会距离和误差是影响碰撞概率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当复合体尺寸与交会距离差别不大时, 误差因素对碰撞概率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利用整天误差计算碰撞概率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精化误差计算碰撞概率的方法, 在危险交会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五测头误差分离法在普通机床上实现圆柱度误差在位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估计,明确了测量精度范围。此不确定度分析有助于机床误差的修正和补偿,对其它形状误差的精密测量和误差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误差理论及其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