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爱军  刘巍 《国际太空》2012,(10):33-41
自从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飞船,成为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航天员至今已过去40多年,舱外活动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并已成为载人航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中性浮力训练设施在舱外活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美国、苏联/俄罗斯40来年的载人航天实践  相似文献   

2.
2月27日凌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亚历山大·卡列里和美国航天员迈克尔·福勒同时离开空间站进行太空行走。这是航天员首次在无人留守国际空间站的情况下出舱,危险系数很大,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为此我们就此次太空行走读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问: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美国暂时失去了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能力。并且由于星座计划的终止,美国在载人航天载具的研发和使用上出现了断档。近年来,商业航天模式的兴起给美国的载人航天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航天界新秀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提出的载人型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在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成为"商业载人航天计划"所支持的首批上天任务,承担起未来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间运送航天员的职责。今年3月,载人型龙飞船完成了第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为美国载人航天的复飞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4.
宗河 《国际太空》2001,(10):30-32
美国当地时间 2 0 0 1年 7月 12日 0 5∶0 4,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13日深夜它与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阿特兰蒂斯号原计划在太空中停留 11天 ,但后来增至 13天。它载有 5名航天员其中 1名是女航天员。这 5名航天员计划在太空进行 3次太空行走 ,执行代号为 STS-10 4的任务 ,将一个重达 6 .5 t的美制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在空间站上。气闸舱是空间站的出口 ,可供航天员走出空间站修理其外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 ,国际空间站就可以开始完全地发挥功能了。美国航宇局发言人说 ,这是对空间站的第10次组装 ,并…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7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执行了航天飞机计划中的最后一次飞行。自此之后,美国的国土上已经整整7年没有起飞过载人航天器。美国航天员来往国际空间站需要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并以每年水涨船高的价格购买"船票"。在暂时失去载人航天能力的7年多中,美国一直在积极进行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发。8月3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参与商业载人航天任务的第一批航天员名单,其载人航天的新策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2月6日,三名航天员顺利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其中包括一位破纪录的机组人员——美国航天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她不仅创下了女性最长单次太空飞行记录,也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巾帼不让须眉距离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已经接近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正>10月15日,美国航天员里德·怀斯曼和巴里·威尔莫尔走出国际空间站,更换了一个出现故障的稳压器,让空间站的电力系统在时隔5个月后再次恢复"满血"工作状态。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10月以来的第二次太空行走。此次太空行走任务持续6小时34分钟,在完成任务返回舱内后,怀斯曼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写道"漫长但有收获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随着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航天员太空停留时间也从加加林最初的1h48min增加到如今“国际空间站”常规驻留6个月,而由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柯共同执行的“国际空间站”1年期驻留任务也于2016年3月2日顺利结束。回顾世界载人航天走过的历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都与乘员良好的食品与营养保障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太空驻留时间的延长,航天食品与营养对乘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工作绩效方面的影响将愈加重要。为此,对航天营养与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长期载人航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结束了它的最后一次任务,宣告长达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落下帷幕。由于当时并没有新的载人航天器拿过接力棒,曾将人类6次送上月球的美国暂时失去了载人航天能力。在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道格·赫利将一面特殊的美国国旗带上国际空间站,上面写着"这面国旗只有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航天员才能取下带回地球"。也就是说,只能等到美国下一款载人航天器的投运时,这面国旗才能重归地球。这一等就是整整9年。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3日上午8时57分,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工程师、俄罗斯航天员秋林从空间站上成功地将一个高尔夫球击入地球轨道。此次太空高尔夫表演吸引了世界众多航天迷和高尔夫球迷的目光。本次太空行走是2006年9月第14宇航组进驻国际空间站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秋林及其搭档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来说,这分别是他们的第4和第6次太空“漫步”。太空挥杆23日这天上午,秋林及其同伴美国航天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身着130千克的俄制“海鹰”航天服从空间站“走”了出来,在失重状态下,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空间站外部的摄像机记录下了…  相似文献   

11.
司空 《太空探索》2014,(6):22-25
<正>2014年4月2日,美国航宇局(NASA)宣布:"由于俄罗斯正在从事侵害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情,美国决定暂时停止与俄正在开展的航天合作。不过,在空间站项目上,美俄还会继续共同努力,以维护空间站的连续安全运行。"美国之所以保留在国际空间站领域与俄罗斯合作,是因为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目前没有用于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美国、欧空局、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都必须乘俄罗斯的"联盟"TMA-M飞船。所以,美国载人航天现在存在致命短  相似文献   

12.
回眸起跑线     
《太空探索》2012,(9):20
今年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0周年纪念日。20年间,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已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本刊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这一代号为"921"工程的由来、壮丽航程和收获,祝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文木 《太空探索》2008,(2):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2月18日上午11时46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0时46分),正在国际空间站上飞行的第16宇航组美国女指令长佩吉·惠特森创造了两项纪录:她与飞行工程师丹尼尔·塔尼一起完成了建设国际空间站中第100次太空行走,并成为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4.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苏联随后还和美国开展了激烈的航天竞赛,虽然在登月竞赛中落败,但近地轨道空间站"礼炮"号和"和平"号构成了苏联载人航天永恒的丰碑。光辉的历史造就了俄罗斯人对载人航天的情有独钟,即使是在苏联解体后落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有一些新的亮点,但也发生了2次重大事故。美国除了在"国际空间站"(ISS)首次试验成功3D打印,恢复暂停了1年多的太空行走,以及发射商用载货型"龙"(Dragon)飞船外,商用"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也开始正式执行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其"猎户座"(Orion)飞船的首次成功发射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天鹅座"货运飞船和太空船-2(Space Ship Two)亚轨道空间旅游飞行器各出现了1次发射爆炸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日,结束国际空间站驻站任务的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18M飞船安全返回地面。斯科特·凯利凭借341天的纪录,成为单次逗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航天员。那么不禁有人要问,在长期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有没有休闲时间呢?如果有,他们在休闲时间又干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分6期,通过一组图片向大家展示航天员在太空的休闲时光。  相似文献   

17.
最新消息     
美国女航天员创美国载人航天新记录 到7月16日,露西德已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逗留了116天,超过了男航天员萨加德去年在和平号上创下的115天美国载人航天记录。估计她于今年9月15日前后返回地面。“阿里安”火箭于7月9日把一颗阿拉伯通信卫星和一颗土耳...  相似文献   

18.
阳光 《太空探索》2005,(6):12-13
4月14日黎明,俄罗斯联盟TMA-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赶赴国际空间站。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他们是国际空间站第11宇航组的成员: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克里卡廖夫、美国航天员约翰·菲利普斯以及在站上做短期停留的欧空局意大利籍航天员罗伯特·维托里。三位主人公今年46岁的克里卡廖夫是世界上太空飞行经验最丰富的航天员之一。这次飞行是他第3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将出任指令长。在此之前,他曾5度进入过太空,其中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各两次。2000年10月31日的第5次太空之旅使他成为国际空间站首批3名长期居民…  相似文献   

19.
吴国兴 《国际太空》2006,(12):10-16
编者按:2008年,我国航天员将乘神舟-7飞船上天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因此,我刊曾在2004年2月号出版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题",受到专家好评.为使有关领导和专家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我刊在本期和2007年再出版2期出舱活动专题,供大家参考,以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7月28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20M货运飞船。本次发射是"质子"号火箭7月2日发射失败后拜科努尔进行的首次航天发射。飞船再次采用了快速对接方式,于发射后不到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实现了对接。船上载有近2.7吨食品、燃料和设备等补给物资,其中一套工具将帮助航天员检修在7月16日的太空行走中出故障的一套航天服。那套航天服因头盔内漏水导致太空行走早早收场。俄2012年8月以来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