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希 《太空探索》2011,(9):20-21
8月上旬,随着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发射日期的临近,负责该项目总承包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上下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昨天晚上,我们加班到凌晨两点,这是今年第一次中国航天国际商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尼星"1R20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1年中国航天共完成3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先后为巴基斯坦、欧洲卫星通信公司、尼日利亚发射3颗通信卫星,其中巴星、尼星均为中国整星出口在轨交付项目。2011年,中国航天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收获颇丰:首次向亚洲用户  相似文献   

3.
宇航发射和研制继续开启"超级模式" 《蓝皮书》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器研制活动、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对2021年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12日,中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刺破夜空,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进入太空。至此,中国航天已经成功发射了28颗外国卫星,在对外商业发射服务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尽管在不同时期受到了种种干扰,但是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断努力,在国家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航天人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世界。多年来,中国已先后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47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54颗国际商业卫星;向国际客户提供17次搭载发射服务,发射23个国外小卫星/载荷。"中国航天"已成为一张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6.
1990年,"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让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完成了30余次国际商业发射,并于2007年实现了国产卫星的首次整星出口。伴随着第六颗卫星在轨交付合同——玻利维亚卫星项目合同的签署,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之路越走越宽。第一次把轨位咨询写进了合同内容,第一次把地面应用纳入了合同内容,第一次采用了商业贷款的模式……此次整星出口业务"天地一体化"的有益尝试和贷款业务的商业化运作,大大拓展了整星出口业务的服务范围,延伸了整星出口的产业链,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步伐迈得更加豪迈、更加坚实。  相似文献   

7.
低谷 内外交困 从1996年2月15日、8月18日长征火箭两次发射失利后,国际用户对长征火箭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加上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华势力借口中国利用发射美制卫星获取了导弹技术,而停发了美制卫星运往中国发射的许可证,导致自1996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4年间,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只签到一个发射服务合同,对外发射任务由曾经一年6次,一下子下降到零。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活动走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8.
文青 《国际太空》2006,(10):28-31
发射地球静止轨道(GEO)商业卫星数量最多的一年是1996年,卫星数量达到了30颗.但1996年以后,GEO商业卫星发射数量连续3年下降.虽然2000年发射数量出现反弹,不过2001年又大幅下降,而2002年GEO 卫星数量有一定的增加.在2003-2005年,GEO卫星发射数量相对平稳,平均每年发射约16颗.表1列出了1996-2005年发射的GEO商业卫星数量统计.  相似文献   

9.
许彤 《太空探索》2005,(1):F002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北京时间4月12日20时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三号乙”捆绑式运载火箭带着中国航天的更高希望,成功地将“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一举打破了对外卫星发射服务6年的沉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