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27日,实践二十号卫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0年1月5日,卫星经过7次变轨,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东经115.5°。该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简称"东五平台")的首飞试验星,将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五平台进行全面在轨验证,对提升新技术成熟度、促进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五平台能力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我国未来20年的大容量卫星应用需求。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从服务国内到走向世界,回望"东方红"卫星系列卫星及平台的发展历程,研究院用半个世纪的攻坚克难,在太空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东方红"画卷。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2月27日,基于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的首颗新技术试验验证卫星——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2020年1月5日上午,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在地球同步轨道,星上载荷陆续开通。这标志着我国目前重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通信卫星具备了正式提供服务的能力。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立项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承载着中国航天强国梦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2020年1月5日,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量最高的高轨卫星——实践二十号卫星,经历7次轨道机动后,在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成功定点,标志着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升中国在国际通信卫星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的更高需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中国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简称东五平台)。本文介绍了东五平台的技术特点和能力,简要概述了平台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并介绍了东五平台研制进展与试验验证情况。东五平台性能指标先进,可满足通信和遥感等领域卫星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通信卫星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在航天科技领域的科技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东方红五号平台的出现填补了该系列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可满足中国近20年内大功率通信卫星的需求。作为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东五平台注定要成为中国卫星研制历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东方红五号平台的立项之路,走了整整十年。相比之前的"东方红家族",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飞行2247秒之后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2019年宇航任务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据长五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力士",长五火箭总长约57米,堪比20层楼高;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具备将25吨级的航天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4吨  相似文献   

7.
<正>中星16号卫星使用的是东方红三号B平台,该平台是中国研制的最新一代中等容量通信卫星平台,采用了综合电子、电推进、高效热控、锂离子蓄电池、FDIR等先进技术,平台技术可推广至其他卫星平台。电推进比冲是常规化学推进剂的10倍以上,可使卫星携带更少的推进剂,为有效载荷提供更大空间。完全国产化的东三B平台于2009年立项,中星16号卫星是东三B平台的全配置首发星。电推进的高比冲,使卫星发射质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1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晋西北的天,湛蓝而纯净,上午9时33分,长征四号乙火箭托举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一啸冲天,飞行749秒后,风云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814秒后,实践五号卫星与火箭分离,开始了它们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引言200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10年的艰苦研制,研制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量技术难关,完成了方案、初样和试样阶段的各项设计和试验工作,于2016年11月3日首飞并取得圆满成功,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9月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了实践五号卫星空间探测与实验成果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参加指挥、设计和研制卫星应用系统和有效载荷的科技工作者及领导,到会55人,收到论文34篇.实践五号科学探测卫星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空间单粒子事件及对策研究试验并进行空间高能带电粒子和剂量测量.(2)进行未来复杂航天器有效载荷系统与波段高速数传发射机、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及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的先期在轨技术实验.(3)进行空间流体科学实验.实践五号科学探测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