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新一代无人机动力的发展,针对小型无人机的活塞式动力装置的性能特点,提出了一种小型无人机二级增压系统匹配的高空实现方法。并对发动机的高空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高空无人机动力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型无人机广泛使用的二冲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螺旋桨动力装置,研究了发动机的速度、高度特性及定距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功率系数及效率随前进比变化等问题,建立了二冲程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动力装置模型。动力装置模型应用于无人机非线性飞行仿真平台中,进一步研究了无人机风门-高度、升降舵-速度保持/控制等问题,结果表明动力装置模型合理可行,满足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发动机性能模拟中引入雷诺数对发动机部件性能影响的修正,分析了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用作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动力装置时,雷诺数对调节计划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在高空条件下发动机推力、耗油率、转速以及涡轮前温度等重要特性受雷诺数影响的变化情况,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动力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针对该类型发动机特点,提出了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任务使命和使用特点,对其气动布局形式、动力装置的类型和数目、推重比和翼载、巡航Ma数、展弦比和翼型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原则,可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动力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一种可在18—24km高空范围飞行、巡航时数不少于24h的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飞行任务与常规飞机的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为其动力装置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6.
邢博  周洲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4):75-76,81
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总体方案研究为背景,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参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建立的计算机程序得出优化结果.多目标优化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参数优化,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总体参数的最佳组合,避免设计上的缺陷,提高设计效率.结果表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优化后的总体性能得到改善,说明该方法适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方案的优化设计,对方案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动力装置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多种无人机动力装置的应用情况;根据无人机动力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提出了发展无人机动力装置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HALE UAV)在信息化战争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现状,介绍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对动力的需求,总结了国外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动力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有不少有别于其他类无人机的地方.它需要进行更好的机翼升力特性和飞行速度性能的优化,要解决其特殊的雷诺数问题.本文主要解析了美国"太阳神"和"全球鹰"两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气动力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无人机诞生并应用于实战以来,无人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各领域高科技技术的进步,战场环境趋于复杂,作战任务向高危对抗战场拓展,高空长航时飞翼无人机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高空长航时飞翼无人机对涡扇发动机的要求,结合航空发动机基本原理分析了关键设计参数对涡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总结了高空长航时飞翼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面临的关键问题及研究进展,对于高空长航时飞翼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的选型及适应性改进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航时,无人机是一种新型的无人飞行器,在战场侦察和大气探测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用途。根据无人机特点,采用了正常式双尾撑气动布局,通过总体建模、网格划分、数值计算并应用Matlab软件编程仿真,分析了无人机升阻特性、纵向静稳定性和横航行静稳定性,计算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可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低压转子分出功率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引入雷诺数对发动机部件性能影响的修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在高空条件下低压转子分出功率对发动机和核心机状态的影响,以及高/低压转子同时分出功率对发动机的影响,并对分出功率在高、低压转子的分配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条件下,与高压转子分出功率相比,低压转子分出功率能明显改善无增压级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喘振裕度和带增压级涡扇发动机的增压级喘振裕度,能在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无增压级涡扇发动机的高空分出功率能力,有效提高带增压级涡扇发动机的高空分出功率能力,此外,低压转子分出功率可使核心机的转速、换算流量、增压比提高9%~14.8%,能有效地挖掘核心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n example of estimating and comparing th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oncepts for a high-altitud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under diversity of efficiency criteria.  相似文献   

14.
目前针对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评估标准缺失,都是参照有人机飞行品质准则对无人机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标准也不统一。通过对某小型无人机增稳前后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有人机飞行品质标准中的CAP准则和带宽准则对小型无人机的适用性,进而提出了小型无人机纵向飞行品质评定方法,对无人机飞行品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产五种不同性质喷气燃料的高空点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能坤 《推进技术》1987,8(6):44-50,90
在高空模拟实验器上,进行了具有不同性质的几种国产喷气燃料的高空点火性能研究.喷气燃料的试验是在一个航空发动机的预燃室点火器内进行.试验的燃料主要有:大庆油,大港油,南京油,孤岛油(即所谓的大比重油)和一种混合油.试验结果表明,燃油的密度愈低(其粘性也愈低,饱和蒸汽压愈高),其高空点火性能愈好.大比重油的高空点火性能相当不良,但用少量优质大庆油掺混(约百分之十)后可得到显著改善.使用小流量数喷嘴可显著改善大比重油的贫油点火性能,但点火的压力-速度边界和富油点火边界缩小了.试验结果还表明,液雾火花点火的流行的理论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二元引射喷管高空性能及对无人机红外抑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长/短套管两种结构的二元引射喷管在高空飞行的无人机上的推力特性,以及对无人机3~5μm波段红外辐射特征分布的影响,同时还对比了高空和地面状态下二元引射喷管推力和红外辐射特征.排气系统和无人机的流场、温度场采用商用软件Fluent计算,红外辐射特征采用自主开发的软件(NUAA-IR)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空状态下二元引射喷管仍可以提高推力特性,但其效果略弱于地面状态;无人机采用二元引射喷管后在大部分探测方向上的红外抑制效果明显,最大降幅为90%;机尾探测方向上长/短套管两种结构的二元引射喷管的红外抑制规律与地面状态不同,短套管二元引射喷管的红外辐射强度大于长套管二元引射喷管,最大增幅为7%.   相似文献   

17.
惯性/视觉感知信息融合导航定位技术是目前实现无人机不依赖卫星自主导航的最有效手段。但对于面向高空场景的大型无人机,惯性器件误差与视觉里程计尺度误差耦合且特征平面化导致可观测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惯性/激光测距/视觉里程计组合实现尺度误差估计的方法。通过开展误差模型建立、激光测量点与图像中位置匹配、无人机平飞机动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高空场景下尺度误差的精确估计。经过300m高度机载试验数据验证,算法精度优于1.5%D,对卫星拒止条件下高空无人机自主导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设计与CFD/CSM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沿着机翼气动性能计算、复合材料机翼构形设计、复合材料部件铺层设计、CFD/CSM载荷传递、机翼结构力学性能计算的设计分析流程,完成了一个大展弦比全复合材料机翼的设计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机翼能够完全满足预定设计指标要求;与传统金属机翼相比,在刚度提升20%的情况下,结构减重达32%。研究充分说明了所采用设计分析流程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速内埋武器不同分离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高空高速无人机内埋武器分离方式的选择提供权衡依据,建立了弹舱及弹体模型,采用chimera嵌套网格方法与Menter SST k-ω湍流模式,对舱内重力投放、舱内弹射投放及舱外重力投放三种内埋武器分离方式在高空高速条件下的内埋武器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三种分离方式分离过程的流场特性与弹体运动参数。结果表明,在Ma=3.7,高度为2.5 km的条件下,舱内弹射投放与舱内重力投放能够使内埋武器安全分离,舱外重力投放在高空高速条件下无法完成内埋武器的安全分离,弹体无法快速下落并伴有大幅振荡,威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