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双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定价12元)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航天员,登上月球,遨游太空,徜徉于星海之中","我的梦想是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教他们我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10月30日,随着5个怀揣梦想的孩子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起  相似文献   

3.
5月18日,在由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承办的院士日活动中,新当选IAA院士的杨利伟、赵宇棋获颁院士证书。杨利伟是我国首位成功飞天的"航天英雄",目前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赵宇棋也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是一位知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目前,在有着50多年历史的IAA中,中国的院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2月5日上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的优秀学生代表,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见面、座谈,接受一次特别的航天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4日上午,航天英雄杨利伟风尘仆仆来到了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去看望那里的师生,向师生们赠送了神舟六号飞船模型,鼓励他们把“学科星”活动坚持下去。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首次到一所县市级的农村中学参加科普活动,这对黄姑中学的师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黄姑中学自199  相似文献   

6.
薛滔 《太空探索》2009,(10):64-64,F0003
8月21日下午,"梦想航天、情系灾区--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闭幕式在位于京城北部的航天城隆重举行.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活动处副处长李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白延强;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景海鹏等出席了闭幕式,并向同学们赠送了航天科普书籍、颁发了体验活动证书.  相似文献   

7.
5月26日上午,来自浙江省平湖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13名成员,来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参观,并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切接见。杨利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以及航天员训练的基本情况,并鼓励大家要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8.
正走进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中部,迎面是一尊钱学森先生雕像。他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总是那么神采飞扬;他举起右臂,指向远方,给人奋进前行的力量。从图片展到纪念展馆2009年5月,海淀实验中学隆重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专题图片展,特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英雄杨利伟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出席。同年12月,叶永烈先生携新作《走近钱学森》在海淀实验中学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11,(6):60-61
为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本活动是"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杨建  薛滔 《太空探索》2011,(5):22-23
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共同创建,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机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以下简称"少科院"),3月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正"航天精神中华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6月26日,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中国快消行业领军企业康师傅,国家级传播平台新华社,中国航天基金会共同举办了"航天精神中华行暨康师傅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龙乐豪,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专  相似文献   

12.
2016年5月19日上午,新疆阿勒泰各族青少年“圆梦航天”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开幕仪式。“英雄航天员”刘旺和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秘书长张玉江与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的24名各族小学生互动交流,共话爱国情怀、民族团结和强国梦想。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9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在香港联合举办"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成立大会及亚太办公室授牌仪式。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世界,中华民族终于圆了千年的飞天梦。本光盘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监制下完成的,包括从决策到研制过程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信息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同时收录了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自拍的精彩录像以及对地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8月4-6日,第四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立足地月空间技术创新,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展望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主持开幕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分别致辞。周建平在开幕辞中表示,当前,工程全线正在周密组织实施空间实验室任务,扎实推进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同时,也在着眼推动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更  相似文献   

16.
高歌 《太空探索》2013,(6):42-45
无边无际的宇宙,神秘、神奇、神妙,令人无限神往,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是充满巨大的诱惑力。这个时期,如果孩子们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将来很有可能成为航天领域的有用人才。为此,美国几十年来始终致力于孩子们的航天科普教育,精心为他们营造喜闻乐见的航天乐园。教育从孩子开始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活泼、好动,  相似文献   

17.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也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10 月15日清晨5时20分,随着航天员杨利伟一声洪亮的报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便注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时序。“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一声令下,杨利伟麻利地登车奔向7千米外的发射塔架。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展望新美国"组织共同主办的首次中美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于2014年8月举行。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15名师生和来自中国的11名青少年学生,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进行了参观、游览、听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中美青少年学生通过参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航天单位,近距离接触中国航天,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