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舟飞船逃逸救生分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神舟飞船建立了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大气层内逃逸飞行器与返回舱分离过程中前、后体气动特性,对不同马赫数、前体攻角、前体与后体滚动角,计算前、后体的相对运动,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体是否飞离前体尾流区,为飞船应急救生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神舟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飞船推进分系统三个子系统的任务要求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措施,主要组件的技术攻关以及地面试验情况等。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推进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神舟载人飞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神舟飞船防热大底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神舟飞船返回舱上的主要防热部件——防热大底的结构设计特点。从受热、受力和结构合理布局多方考虑,确定防热大底采用大面积烧蚀层和背壁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整体玻璃钢环的复合结构形式。经过大面积烧蚀计算与温度场分析、局部突起物烧蚀计算与温度场分析、防热大底受气动外压计算分析、静力计算分析以及详细的结构设计,设计出的防热大底较联盟号防热大底轻,结构比“双子星座号”飞船的防热大底简单。经过一系列的地面试验和神舟飞船的三次成功飞行试验,防热大底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4.
孙丁玲 《中国航天》2011,(11):23-23
神舟八号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舟七号飞船有什么区别呢?在神舟八号飞船飞天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主任设计师石泳。  相似文献   

5.
1月 5日 ,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有关专家介绍 ,中国发射的神舟四号飞船部分科学实验获得重要成果 :首次大规模空间环境监测获得成功 ;首创微波遥感“三合一” ,结束了中国航天没有微波遥感的历史 ;液滴流体实验能力居国际先进水平。这次随神舟四号上天的多种高性能探测仪器 ,成功地对空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探测 ,基本摸清了飞船轨道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分布情况。目前 ,留轨运行的神舟四号轨道舱里的探测仪器 ,还在继续对太空环境进行监测。据有关人员介绍 ,从目前数据结果的分析看 ,神舟四号飞船的力学环境非常令人满意 ,与最初的设计完全…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神舟飞船应用任务及有效载荷项目安排,介绍了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设计等内容,最后给出了飞行试验情况及试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神舟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性能指标,GNC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模式及GNC分系统设计与研制特点,最后简要给出了神舟飞船GNC分系统历次飞行试验的结果及其功能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8.
神舟载人飞船热控分系统设计和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神舟载人飞船热设计特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飞船的热控方案,并对热控分系统的飞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评估其在轨工作性能。飞行试验表明,飞船在临射前待发段、主动段、自主飞行段、返回再入段及轨道舱留轨各阶段,热控分系统均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全船仪器设备温度及密封舱空气温湿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神舟飞船热设计及飞行温度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林 《航天器工程》2003,12(1):31-35
介绍了神舟二号、三号飞船的热控设计、研制过程及飞行试验结果,并对飞行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神舟号飞船热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神舟号飞船的热控设计、研制过程及飞行试验结果,并对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5):4-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4月9日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这位发言人介绍,神舟九号飞船等飞行产品已按技术流程完成了研制、总装和出厂前测试工作,质量受控、功能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安全性技术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的应用情况,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采取的各项安全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可靠性技术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的应用情况,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采取的各项可靠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神舟飞船综合测试分系统的方案和系统设计,测试方法和技术,总结了神舟飞船综合测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施金苗  秦文波  罗斌 《上海航天》2003,20(5):1-4,10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基本组成,概述了飞船飞行的各阶段及其构型。分析了飞船的主要特点,以及部分分系统和研制中采用的新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神舟"号载人飞船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中国“神舟号”飞船的总体技术方案与返回技术方案的演变、优化和实施的历程;重点介绍了1992年的飞船总体构形方案(三舱方案及两舱方案)的选择以及1993至2008年间对飞船总体方案与返回方案几个方面的优化和实施结果。最后,给出了“神舟号”飞船和“联盟TM”飞船的技术水平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神舟号飞船研制中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整舱组合加工工装的设计制造方法、大尺寸密封面和密封槽的加工技术、舱体对接密封接口的加工技术、舱体轮廓度保证及测量技术等。提出了大量标准件+极少量专用件=有效的工装的工装设计技术途径,用于神舟号飞船密封舱体加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神舟飞船舱段之间连接与分离方案,包括方案的确定、执行机构的方案设计、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措施等.地面以及神舟飞船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方案设计合理,满足载人航天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6-136
2008年9月26日,“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称,从神舟-8开始,“神舟”飞船将基本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神舟-8飞船将有2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运输飞船定型。“神舟”飞船定型后,不再做大的改动,将成为我国空间站至地球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也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人员和货物的天地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神舟飞船和天和空间站径向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的工作模式下,神舟飞船宽波束中继S终端对中继卫星视场缩小导致测控覆盖率降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组阵和时空分集技术的宽波束中继S链路的设计构想,通过在天和空间站宽波束中继S终端内部增设功分器和合路器,以及在组合体径向对接口的对接总线内部增设高频电缆。利用天和空间站的宽波束中继S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传送神舟飞船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神舟飞船宽波束中继S终端,同时接收和处理组合体对接总线内部高频电缆和神舟飞船I/III象限收发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解决了中继卫星过顶遮挡导致的测控覆盖率降低的问题,提升了链路可靠性。经仿真分析,相比单独工作模式,测控覆盖率提升了25.3%。对于接收链路,采用时空分集技术,对3个方向的宽波束中继S信号进行互相关解算和最大比合并,获得信号合并增益,有效提升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有效带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