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太空平台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近太空和近太空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近太空宽泛的定义为20~100km之间的区域.近太空空域的空气非常稀薄,多数固定翼飞机都不能在其中飞行,而卫星由于受重力作用过大,难以维持其飞行轨道.  相似文献   

2.
近太空领域发展的背景与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野 《国际太空》2006,(7):24-28
□□近太空对现代战争有革命性的影响,它像太空那样持久地影响战争的潜力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将为航天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当然,要真正运行近太空系统并将其用于战场作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寻找航天和近太空能力综合的协同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军事需求的牵引下,近几年美国军方对近太空展开了初步的概念研究,一批具有军方背景的近太空项目相继上马,自2002年开始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近太空的热潮。但从文献计量统计来看,这两年又逐渐趋于平静,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更需要我们抱以冷静的态度。分析美军近太空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研究其在美国军方整个发展思路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计划的相互关系,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供有关部门参考。1近太空存在巨大军事潜力,但有待进一步演示验证从目前美国军方进行的概念研究和太空军事演习来看,近太空领域存在巨大的军事潜力。近太空飞行器不…  相似文献   

4.
有一篇科幻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场热闹的婚礼正在进行,牧师问男主角:"你愿意娶这个女人为妻吗?"男主角慌忙回答"谁有跳伞用的太空服?"这是逃婚男人故事的太空版.现在,这样的故事很可能就会真实地发生了.日本一家公司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接受太空婚礼的预定,新人首次上太空的时间定在2011年.  相似文献   

5.
美国应建立完善的太空旅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1):17-20
载人航天业正处在十字路口.此前,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把人送入太空,而现在一切都变了.2004年10月,有鳞合成物公司赢得了“安萨里X奖”,太空船-1的成功飞行使普通旅客进入太空成为可能,私营公司能够提供亚轨道飞行服务,接下来是轨道飞行,这将是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请看一看下面这张图吧!这是一张通过电脑生成的地球周围太空垃圾图。图中,我们美丽的地球被一层层紧箍咒样的太空垃圾包围着,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多达50万个人造太空垃圾以每秒8.05千米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行,它们随时可能撞击飞船,造成船毁人亡,毁坏价值连城的卫星,造成太空垃圾泛滥,更可能威胁到出舱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随着太空探索的推进,太空垃圾的数量将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7.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1):82-85
9月26日上午,《国际太空》杂志第一届理事会2014年会在北京白石桥中礼堂召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太空》杂志理事长李明以及近30家理事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科技委常委郭建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黄献龙、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应用中心首席研究员刘静等。会议由《国际太空》杂志社社长原民辉主持。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军发布近太空飞行器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泰 《国际太空》2006,(5):29-29
□□据2006年2月15日美国<每日防务>报道,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AFSAB)发布了"在近太空高度持久执行任务"(Persistence at Near Space Altitudes)研究项目的报告,提出了美国空军近期(到2010年)、中期(到2020年)和远期(2020年以后)近太空飞行器的发展和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航天装备是指运行在空间中各类航天器,以及运输其进入太空的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重大装备,是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太空、利用太空的重要依托 [1].随着航天装备需求的日益增多及产业技术革新,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态势感知、装备自主健康管理、自动化飞控、空间预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航天强国,一直不断推...  相似文献   

10.
面对21世纪的浩瀚太空,一位军事专家指出,“地面战争的结局将取决于太空战争的结果”。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其《运筹帷幄》一书中讲到,“哪个国家控制了太空,哪个国家就可以既控制陆地,又控制海洋。控制太空的斗争是控制海洋斗争的继续。”的确,考虑到从太空向地球目标发射核武器所具有的巨大破坏力,对太空的最终霸权可能比以往的海上霸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从本质上说,对太空的争夺不同于陆地战争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8日是英国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65岁生日,他对记者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一名太空游客。今年将进行模拟失重训练,可能在2009年进入太空。他的这个愿望得到冒险大亨理查德·布兰森的大力支持。他创办的维珍银河公司,正在开发搭载游客进行亚轨道飞行的太空项目。布兰森还将赞助霍金10万英镑,用于支付太空旅游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近年来,太空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开展竞争的又一重要领域,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多个国家展示太空实力以达到威慑效果,并计划或已经重组太空武装部队,赋予专门的机构处理太空事务,尤其是研究太空作战方面.同时,这些大国已在发展进攻性与防御性太空技术,甚至研制太空武器,以提升太空作战的主动权和安全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13.
防辐射屏蔽的选择 在太空生活,经常遇到的危险是宇宙辐射.因此为了确保太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在设计太空城时必须要解决好防辐射问题.按照"人在太空的基本要求"中有关太空居民的辐射暴露极限,太空居民每年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不能多于0.5雷姆.太空城所使用的防辐射措施主要是防辐射屏蔽.防辐射屏蔽可分为两类: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  相似文献   

14.
国斌 《太空探索》2003,(3):16-19
遨游太空今天已经算不上是什么轰动性的新闻,然而如果将时间回溯40年,任何一次太空飞行都会是“爆炸性”的,更何况是女性圆了太空梦! 捷列什科娃,苏联航天员,第一位女性“太空使者”。她曾感慨地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宇航道路的人中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自捷列什科娃1963年太空之旅后,进入太空的女性已经近40位。  相似文献   

15.
网上太空游     
渺茫的天际一直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离人类近了,但离我们依然很远。下面我们只好做一次网上太空旅游吧。1.NovacSpaceTravel为了让大家知道太空旅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到提供太空游的旅行社看看。NovacSpaceTravel是一家提供体验无重力旅游和搭乘喷射机旅游的网站。蒂托当初的太空旅游,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确定了行程。Novac重点推出的轨道太空旅行是一个给有钱的人提供预订位置的网站。一个太空旅游网站可以成为一个认识太空旅游的教学点。在这个网站中,太空游就好像我们普通旅游一样,有行程安排介绍。预定在200…  相似文献   

16.
9月26日上午,《国际太空》杂志第一届理事会2014年会在北京白石桥中礼堂召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太空》杂志理事长李明以及近30家理事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科技委常委郭建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黄献龙、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应用中心首席研究员刘静等。会议由《国际太空》杂志社社长原民辉主持。李明副院长向会议致辞并提出期许,杂志理事会秘书长刘豪和执行主编庞之浩分别就第一届理事会的筹备情况及未来工作、《国际太空》杂志的发展现状及设想进行了汇报。大会报告后,李明副院长向理事会成员单位颁发了证书。与会代表和嘉宾就《国际太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理事会的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10月30日,太空发展局(SDA)授予诺格公司(NG)7.32亿美元合同,用于设计和建造38颗传输层2期卫星。按照前期太空发展局负责人德里克·图尼尔(Derek Tournear)理念,传输层是“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其他各大能力层信息流转枢纽,是整个架构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石,更是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愿景实现的关键驱动要素。本文通过对美近年来官方发布的信息征询书、授予的合同文件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厘清其构建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与特点,并构设其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中可能运用的场景,对挖掘商业低轨卫星融入军事应用场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6,(11):36-39
太空电梯——一种从地球直达太空的电梯——现在已经不完全是科学幻想了.它正在一步步走近现实,美国有公司认为他们已经能够解决费用问题,而他们的研究人员也正在攻克技术上的难关。  相似文献   

19.
1 新国家航天政策概况 □□2005年5月,美国媒体透露,布什政府要发布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对10年前由克林顿政府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全面修订.当时发布的信息是,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将主要涉及2个主题,一是载人开发太阳系,重返月球,载人登火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这一内容在2004年1月发布的太空探索新构想时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因此预计不会引起世界性的哗然.二是批准美国空军在太空部署进攻性武器的计划,为美国空军向太空发射防御性和进攻性武器开绿灯,大大提高美国防止敌方攻击本国卫星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太空资产的安全.特别对于后者,将引起对和平利用太空的挑战,甚至可能引起空间武器化和军事化的大讨论.因此该航天政策的公布格外引起世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新政策迟迟未予公布,因而有各种猜测和判断,特别是估计美国对发展进攻性空间武器的决策不会轻易下决心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本正试图为将太空开发用于防卫目的找出法律依据,很可能使外太空的军备竞赛因此而加剧。 日本可能很快提出修改关于“太空研究和探索仅限于非军事目的”的法律。如果日本国会通过该项修改议案,那么日本政府将通过把太空技术转为军用,成功地为研制间谍卫星和尖端武器扫清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