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航学报》2008,29(6)
2008年9月10日《宇航学报》编辑部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举办了编委工作会议。到会领导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大轶,学报编委、中科院吴宏鑫院士,502所科技委秘书长李静,以及常伯浚、关世义、胡平信、潘科炎、解永春、余金宝、张洪华、周孝宽、周荫清、朱宁昌等学报资深编委。会议由宇航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2.
十月五日,继《航天工艺》办刊工作会议之后,基地总工艺师,《航天工艺》编委副主任张泉林同志及时召开了基地《航天工艺》编委、通讯员会议,传达北京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编委领导的重要讲话,总结基地八年来为《航天工艺》组稿通讯的体会和做法,布置了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2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武器部联合召开了《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下称《选用目录》)发布会。为扩大发布会的效果,会议设立了主会场和分会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许达哲副总经理、科技委王礼恒主任、徐强总工程师、首席电子元器件专家朱明让、武器部龚波部长、宇航部孙为钢部长、科技质量部庞海涛副部长,供销总公司奚为政副总经理,七○八所郭瑞霞所长莅临了北京主会场。出席一院、四院、五院、六院、八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和○六二基地分会场的有院级主管领导、部门领导,“两总”系统总师、厂所领导和设计师、质…  相似文献   

4.
《航天发射技术》2003,(4):F003-F003
航天第五专业信息网2003年学术交流会于10月16日至2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会议由副网长单位8357所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航天、航空、海军、二炮等系统的16家单位39名代表。到会的领导有:一院15所副所长孔建平(网长);三院8357所副所长刘兰英、科技委主任徐伯夏;三院8359所科技委主任陈登高;二院206所科技委副主任彭雪明;二炮科技情报中心副主任陈星。会议由五网秘书长范虹主持。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6,27(4):581-581
2006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工作会议在航天城测通所协作中心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有: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姜志国。常伯浚、邓益元、范士明、李素循、刘良栋、李俊峰、刘利生、潘增富、曲广吉、邱吉宝、余金宝、杨维廉、周荫清、朱宁昌、周伟江等编委及候补编委王巍共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审稿会。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航天控制》创刊十周年,受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领导之委托,由《航天控制》编辑部筹备召开的“航天控制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学术交流会暨《航天控制》创刊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3年9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来自全国17个单位的6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航天控制》副主编梁晋才同志主持,主编王汝龙同志致开幕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宣平同志到会讲了话,十二所董若环所长和第八设计部李亚坤副主任到会祝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从中挑选出10篇向大会进行了报告(见附录)。  相似文献   

7.
《宇航学报》2010,31(3)
2010年3月2日,<宇航学报>工作人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办公室采访了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85岁高龄的庄逢甘先生.和蔼、睿智的庄老根据自己在航天领域60的的经验,对如何办好学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学报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此刊登,与作者、审稿专家、编者、读者共勉,使有30年历史的<宇航学报>能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1992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第三研究院召开了“工艺技术报告会”。会议由质量技术部部长、《航天工艺》编委会副主任于澄海同志主持。院属各单位主管工艺工作的领导、工艺技术及管理人员,技师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沈伯南副院长、院科技委常委张天禄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1986年8月21日,在航天部科技委会议室,庄逢甘主编主持召开了《宇航学报》编委会二届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以下事项: 一、根据二届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讨论的意见,对四个文件修改稿再次进行了研究和修改,通过了新的《宇航学报》征稿简则、《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章程、《宇航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和《宇航学报》稿酬办法等四个文件。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八院刚开完工作会议不久,于3月11日紧接着就召开了“八院1998年科技委工作会”。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尽心尽力,扎实工作,做好助手,当好参谋———为我院航天科技的发展作出新贡献”。来自各厂所主管科技委工作的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院老...  相似文献   

11.
066基地总工艺师、《航天工艺》编委会副主任张泉林同志,于1988年12月27日在基地召集了基地的“航天工艺”编委和通讯员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张泉林,顾世  相似文献   

12.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  相似文献   

13.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4):48-48
2006年6月23~25日,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共有19个单位的49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本届年会承办单位航天二院207所肖志河副所长、无人飞行器分会办公室吕慧英主任、主任委员单位航天八院八部朱士青副总师、副主任委员单位航天8511所李明副所长分别致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培康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五院标准体系优化总体方案报告》审查会于2003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院领导、院科技委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杨保华副院长主持会议,院科技委徐福祥主任主持了审查。袁家军院长、王永汉书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五院标准体系优化总体方案报告》从国外(有关)宇航标准体系、国内(有关)航天器标准体系、五院标准体系现状、五院标准体系优化的必要性、五院标准体系的优化方案和实施计划与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会专家认为:该报告总结了五院现行标准体系,在调研和分析国内外有关宇航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航天器发展和五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  相似文献   

19.
《宇航学报》2006,27(12):179-179
2006年9月27~28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审稿工作会议在京西灵山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的还有:常务编委潘增富,编委常伯浚、邓益元、刘利生、卢满宏、曲广吉、张克,及候补编委潘科炎、胡平信等9名专家学。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20.
《宇航学报》2008,29(3)
2008年4月28至29日,根据2008年编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宇航学会领导的安排,《宇航学报》编委会本年度的第一次地区性工作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顺利召开。学报多位资深编委,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审稿专家,以及学报编辑部成员共19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副主编、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原院长常显奇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