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读来读往     
感谢王恩青、蔺国民两位热心读者对《航空制造技术》的关注,读者的鼓励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根据读者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丰富期刊内容,创造更多精彩。  相似文献   

2.
读来读往     
首先,感谢朱宇和汪炜提出的宝贵建议,读者的支持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动力。作为对广大热心读者的回报,我们将力求为业内人士提供更多时效性强的报道和学术水平高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读来读往     
感谢马广超和王辉两位热心读者对本刊的关注,你们的收获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本期中,封面文章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中国研制自己的大飞机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首先再次感谢广大读者的踊跃来信。我们很想把每封信都能刊登出来,一来以此来促进和监督我们杂志的发展,二来也可通过这些来信加强读者之间的交流,引起共鸣,从而把“读者天地”办成一个联系读者编辑和读者读者的纽带。希望它今后能发展成一个拥有广大热心读者群的“俱乐部”,读者既能在这个天地下畅所欲言,同时也能开办一些辅助性的活动,如航空知识竞猜,信息交流等。  相似文献   

5.
读来读往     
首先,感谢两位热心读者的来信,在对我们工作肯定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努力创办高水平的期刊。本期中,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田玉龙先生以专稿的形式介绍了通过实施数控机床增效工程来提升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中国著名材料科学专家柳百新院士做客本期人物栏目,让我们对基础材料科学有了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读来读往     
本期我们刊登了热心读者樊兆宝和王蕊的来信,非常感谢他们给予本刊的高度评价和宝贵意见。每次看到热心读者在百忙之中的来信,我们编辑的心里都满是感动,同时更多了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7.
读来读往     
北京的初秋,消除了闷热的暑气,带来丝丝凉爽。感谢热心读者朱怡心和张兵宪的来信。我们一定会参考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办刊水平。本期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长毅副教授的专稿,详细解析飞机自动化装配中的机器人制孔动力学研究;封面文章由中国商飞上海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冰,为读者介绍基于可配置数字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的研究情况;以"复合加工技术"为主题的论坛,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观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复合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新视点阐述了  相似文献   

8.
读来读往     
在本期“读来读往”栏目中,我们摘录了云马飞机制造厂技术处丁尚文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邹冀华两位读者的来信,他们分别谈了阅读本刊相关文章后的体会以及对他们学习、工作的帮助;他们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本刊今后能够更好地选题策划、服务于读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希望广大读者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办好我们的期刊。本刊编辑部云马飞机制造厂科技图书馆多年来一直订阅的《航空制造技术》杂志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我作为一名从事飞机制造技术的热心读者,对贵刊更是情有独钟。2005年初,我阅读了2004年《航空制造…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北京的初夏,太阳融化了春意,换回了一抹浓浓绿意。感谢热心读者池宪和梁嫄的来信。我们一定会参考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本期中,熊有伦院士的专稿,详细解析了数字制造与数字装备的研究现状,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题为"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封面文章为我们指出了未来无人机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读来读往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读者对我们的支持,来自读者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促使我们把杂志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