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过程中“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恢复”3 个阶段的安全问题考虑到应急救援体系中,可有效评估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其应急救援效率。基于“5W1H”分析法设计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进行筛选,确定出21 项评价指标并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D-S 证据理论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到以海上风机维护人员受伤为例的救援演练中,得分为86.89,判定救援能力为“较强”。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价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种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常用手段,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救援力量。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其中,又以直升机数量不足最为严重。薄弱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与灾害频发的国情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人民的热切期望不相适应。本文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针对直升机融资租赁业务应用到航空应急救援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上救援直升机现状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飞行特点,将能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工程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我国的救援体系中,救援直升机将承担搜索营救遇险人员、救护伤员、运送人员、紧急撤离、吊挂运输等任务。本文对我国目前海上救援直升机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国家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方勇 《国际航空》2009,(12):18-19
建设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是一项战略性任务,需要在国家层面从全局高度进行顶层谋划。中航工业认为,必须立足国情,以人为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构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2009,(12):1-1
在11月中旬于天津举行的2009直升机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有关政府部门、航空工业、通航公司,以及国外制造商的代表们围绕如何建设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议题提出了很多设想。这些设想既存在很多共识.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各方都希望自己成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主导力量或主要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航空应急救援的特点、要求以及航空应急救援行动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航空应急救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模型分析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直升机在“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我国空中应急救援体系要走一条军民结合、平灾结合、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道路;强调建设中应重点考虑:管理机制及组织、救援队伍建设、航空装备提升、基础设施保障等项工作;指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注意做好科学规划,要注重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从军队与民航等部门迅速调集全国航空救援力量,全力展开飞行救援行动,各种空中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专业救援队伍等问题,说明了我国航空救援体系亟需完善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救援行动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被广泛应用,挽救了大量被击落飞行员和伤员的生命。随着直升机技术保障和装备的发展,直升机在航空救援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战场救护、运送伤员及撤回被包围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将举足轻重。从二战到越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升机对救援进行  相似文献   

10.
吴希明 《国际航空》2009,(12):21-21
建立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切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大支撑;振兴直升机通用航空产业,也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力拉动。前不久,国家空管委员会正式下文,对东三省和广东地区的低空空域进行有条件的开放,给直升机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提供了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