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考察了语用义为责备义的"让"、"数"、"责"、"怪"这一组同义动词的历时演变,我们认为:先秦时期,主要是使用"让"、"数"、"让"最为常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责"上升为这一时期的核心词.唐宋时期,"怪"作为口语中的常用词迅速发展,"责"在口语中使用减少,在史书及正式文献中使用较多,而"让"、"数"基本上退出这一语义场,到了元明清时期,"怪"最终成为核心词.  相似文献   

2.
"栉"是先秦时期表示"梳头用具"义的常用词."梳"在口语中出现不晚于东汉末.在魏晋时期,"梳"和"栉"之间在文学语言中呈现同义竞争状态.南北朝时期,"梳"取代"栉"成为"梳头用具"义的常用语.隋唐时期,这种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在上古汉语中多用作指示代词,可以用在主、谓语之间,作用是重复指代主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指代作用逐渐虚化,最终只起到连接主、谓语这一功能,用来表示确认或确定,至此,"是"字由指示代词最后发展演变为今天的判断词。论文通过对文献中"是"字用法的考察,对判断词"是"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安全工作者,我们常常提到"防微杜渐"。据《汉语成语小词典》中解释,"防微杜渐"指的是在错误或坏事萌发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人们常因忽略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从小地方  相似文献   

5.
英雄,往往携着孤独和传奇,身后氤氲着一抹悲壮然而骄傲的荣光。只要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形象稍加拟人,"英雄"二字就成为其必然的代言。传奇、孤独,以及荣光,"哈勃"本身所表达的,恐怕还要多得多。1946年,天文学家莱曼·斯必泽发表了论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这被看作"哈勃"最初的身世。得益于二战发展火箭的技术,轨道天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5、36颗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成功与双星分离,将其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6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1颗和第12颗卫星。此前,"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完成5组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7.
《航天电子对抗》2014,(3):30-30
正据有关媒体报道,2014年4月10日,美国"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驶入黑海中立区水域,其目的是向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立场进行恐吓并展示实力。作为回应,俄罗斯派出Su-24飞机对其干扰并绕飞美国驱逐舰。据报道,"宙斯盾"系统从空中锁定Su-24并拉起战斗警报,雷达探测出了目标趋近路线。然而所有雷达突然丢失目标,"宙斯盾"系统失灵,不能获得目标指示信息。Su-24却继续在驱逐舰上空进行战斗绕飞,前后达12次。同时,另有一架Su24在远处巡飞。据称,美军对"宙斯盾"采取了各种方式试图将其激活,但均无果而  相似文献   

8.
武轩 《中国航天》2001,(1):8-11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9.
"宙斯盾"系统集各种先进武器于一身,有很强的攻防对抗能力。要对它实施有效的攻击十分困难。但随着精确制导技术与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宙斯盾"系统也变得"有懈可击"。提出一种高速分布式反"宙斯盾"系统,从信息攻防对抗的角度探讨了对其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啤"字是现代的一个常用字,做"啤酒"使用,是源于德文bier的翻译,是一个音译兼意译."啤"这个字在历史上早巳存在,读音与意义与"啤酒"的"啤"不同."啤"字在大型字典中应该具有如下音义:(1)音bei,意义说人是非,说人坏话,是"諀"的俗字.(2)音bi,"啤"与"瘴"、"痹"同,意义是"喉病",指咽喉闭塞.(3)音pi,译音用字.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1日下午2时01分(北京时间5月12日凌晨2时01分),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航天员升空,执行STS-125任务,对已在太空工作了19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第5次维修工作。这是时隔7年以后,NASA对"哈勃"的又一次大修。经过这次修复,"哈勃"的寿命至少会再延长5年。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正式完工出厂;11月,正式加入航天飞机队伍。从此时起,"发现"号开始来往于天地之间,前后共成功完成了近40次太空飞行任务,超过了航天飞机队伍中的其他任意一架。在NASA专家的眼中,"发现"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值得信任的一架。  相似文献   

13.
胥思霞 《航天标准化》2012,(2):19-22,26
简介"三化"的概念、"三化"各系数计算公式以及"三化"之间的关系,就"三化"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策划,"三化"设计要求和指标评审等几方面阐述如何做好"三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形式,成功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2、5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月29日12时47分,"长征"四号C遥三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三星串联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2组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t (轨道高度700km)。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7月14日,经过九年半的太空穿梭,"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实拍冥王星画面,揭露太阳系中这个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报道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14日上午7时49分离冥王星(pluto)最近,其飞行时速近5×105km,是迄今速度最快的宇宙飞船。它携带的7台仪器将在飞越冥王星时开足马力工作,拼凑出冥王星及其卫星的完整面貌。在"新视野号"探测器历史性飞掠冥王星的前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科学家已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并同时搭载发射了"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共4颗微小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了101枚"长征"系列火箭,其中  相似文献   

18.
<正>备份是"嫦娥"四号原本的使命,奔向月球背面则是它新的担当。此刻,风尘仆仆奔向月球的"嫦娥"四号绝不是"嫦娥"三号的复制品,它所承担的任务,也肯定不是重复它的前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飞"。为了成功实现人类前往月球背面首航的科学和工程目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制人员根据任务的需要,对"嫦娥"四号重新进行"梳妆打扮",可以说,"嫦娥"四号的"五脏六腑"都已"脱胎换骨",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归纳起来,"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相比主要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20.
<正>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说,"嫦娥二号"任务对探月工程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整个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嫦娥一号"任务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