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必将是大众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9月6日,华为公司产品发布会展示了新款Mate50系列手机将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服务,实现卫星短消息功能。9月8日,苹果公司(Apple)发布的i Phone14系列手机正式宣布将依托“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实现卫星通信功能。以上两场产品发布会,首次将卫星通信业务引入大众消费电子终端,在全球通信服务领域为“手机直连卫星”(satellite-to-cellular service)业务的概念进行了宣传推广,本文将从频轨资源的视角探寻国际商业卫星公司引领的新兴卫星移动通信浪潮发展概况,并对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8月,华为发布“向上捅破天”的消费级手机产品,Mate 50系列手机也成为了全球首款能够完成手机终端—卫星通信的手机;2022年9月,苹果公司(Apple)发布了能够与全球星公司(Globalstar)连接发送救险消息的iPhone 14系列手机;同样在2022年9月,移动通信芯片巨头高通公司(Qualcomm)在德国柏林召开的2022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2)会议上宣布未来会发布包括卫星通信的“骁龙”(Snapdragon)套件;2023年1月,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国外共进行3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均获成功,发射导航卫星3颗,均属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导航卫星,其中,2颗GLONASS-K1卫星,1颗GLONASS-M卫星;其他国家未进行导航卫星发射。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轨导航卫星98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90颗,其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31颗,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24颗,日本“准天顶”(QZSS)系统5颗,“印度导航星座” 1(NavIC)7颗卫星。  相似文献   

4.
<正>1引言2022年1月13日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ROSKOSMOS)前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俄罗斯计划完成多项太空任务,其中包括两项科学探索计划:即自动星际站月球-25(Luna-25)和火星生物学-2022任务(ExoMars-2022),以及“国际空间站”(ISS)合作、多卫星轨道项目“球体”(Sphere)等。此外,  相似文献   

5.
齐晶  刘韬  王姣 《国际太空》2023,(8):32-37
<正>近1年来,以色列密集发射多颗新型成像卫星,卫星成像能力大幅提升,并在商业对地观测卫星领域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以色列于202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地球遥感观测系统-C3-1(EROS-C3-1)卫星,使以色列成为全球第3个拥有0.3m分辨率商业光学成像卫星的国家。2023年3月28日,以色列用该国的“沙维特”(Shavit)火箭发射了“地平线”(Ofeq)系列侦察卫星中的最新一颗卫星——Ofeq-1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继2020年7月发射Ofeq-16光学侦察卫星之后,  相似文献   

6.
龚燃 《国际太空》2023,(11):14-18
<正>美国行星公司(Planet)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创始团队于2010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成立,主要从事光学遥感业务,迄今已经建造并发射了在轨运行规模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以高分辨率、高频次日更地球表面高清图像,满足农业、林业、国防等不同部门的需求。2021年底,行星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达28亿美元,在行业中的体量和业务规模都处于领先地位,其自称为地球数据的“彭博终端”。行星公司拥有先进、多样化的小卫星技术能力,包括中分辨率成像能力、高分辨率成像和视频成像能力。按分辨率从低到高,行星公司拥有的卫星星座分别为:“快眼”(RapidEye)、“行星范围”(PlanetScope)和“天空卫星”(SkySat)。其中,“快眼”小卫星星座已于2020年3月31日失效,目前仍可提供存档数据;“行星范围”卫星和“天空卫星”迄今在轨运行200多颗。同时,公司计划发射下一代“鹈鹕”(Pelican)卫星星座,以补充和升级当前在轨的21颗“天空卫星”;并正在研制“唐纳雀”(Tanager)高光谱分辨率卫星星座,以进一步提高观测能力、增加观测手段和丰富数据类...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自2022年爆发俄乌军事冲突以来,军用卫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乌克兰军队手持美国援助的“星链”(Starlink)系统,对俄罗斯军队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猛烈的进攻,迫使俄罗斯开始不断加快卫星系统的研制步伐。2018年,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提出了“球体”(Sphere)卫星项目,并将其列入了国家计划。如今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是全球低轨通信星座大放异彩的一年。从年初“星链”(Starlink)星座在俄乌冲突中的出色表现,到华为、苹果公司纷纷推出直连低轨卫星的旗舰产品,低轨星座逐步将卫星通信服务带入大众视野。与此同时,约束低轨通信星座使用与部署频率轨道资源的国际规则制修订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按照国际电联《组织法》和《公约》的规定,所有卫星星座都需要在国际电联规则框架下合法规划、使用及部署无线电频率轨道资源。本文将从低轨通信星座的无线电业务本质出发,探讨在国际规则框架下开展低轨通信星座选频规划、频率使用与部署的具体约束。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08,(4):10
为保持欧洲的独立性,并改善“欧洲静地导航重叠业务”这一“伽利略”的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欧空局准备向其成员国建议兴建一个“欧洲数据中继卫星系统”(EDRSS)。该系统将是一个由3颗静地轨道卫星构成的星座,首颗卫星拟于2012年发射。日前升空的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货运飞船将采用美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  相似文献   

10.
“铱星”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自1998年11月1日开通以来尚处在试运行阶段。它与“全球通”(GSM)地面蜂窝网络业务相比,尚存在以下诸多方面的问题,其市场前景现还难以预料。1“铱星”手机较GMS手机笨重目前市场上“铱星”系统的手机有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日本...  相似文献   

11.
1欧洲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利用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的国际移动卫星-3(Inmarsat-3)发展起来的“欧洲地球静止卫星导航增强系统”(EGNOS),能够为欧洲用户提供辅助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广域差分信息以及完整性信息业务。EGNOS设计服务期限为15年,能够提供商业应用。但是基于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半导体激光卫星间试验”(SILEX)的两颗卫星之间的高速数字化激光通信,将在1996年首次实现。此项试验的发射工作由欧空局(ESA)负责。装在两颗卫星上的SILEX光学终端将用来论证卫星对卫星之间轨道链路的工作状态,其精度优于1微弧度。这两颗卫星是:法国的低地球轨道遥感卫星Spot-4(用阿里安-4运载火箭在1994年发射);欧空局的“阿脱米斯”(Artemis)卫星──高级数据传输和执行技术服务的卫星(它将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于1996年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今后世界性通信网络的迫…  相似文献   

13.
龚燃 《国际太空》2014,(5):41-44
2014年4月3日,哨兵-1A(Sentinel-1)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由联盟-ST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欧洲“哥白尼”计划[Copernicus Programme,原名“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专用卫星的首颗星,由欧洲航天局(ESA)设计和研制,欧洲委员会(EC)投资。“哥白尼”计划共规划了哨兵-1A和1B两颗完全相同的卫星,卫星装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以接替欧洲刚刚失效的“环境卫星”(Envisat),保持高分辨率雷达成像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同时开展了3种卫星导航计划的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它们是: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海军开发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或称为“子午仪”(Transit)导航卫星计划;海军自行组织开发的“测时”(Timation)导航计划;空军的三维导航系统——621B工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发射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兵 《国际太空》2011,(5):40-48
2011年5月7日,美国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SBIRSGEO-1)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它将显著提升美国的导弹预警能力和对其他重要国家安全任务的同步支持能力。“天基红外系统”是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它将替换导弹预警能力较弱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具备空前的、稳固的全球红外监视能力。除了可提供导弹发射预警外,它还支持导弹防御、技术情报和战场空间感知。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范围大、可靠性高、可多址等特点,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目标,并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综合科技水平号称世界排名第6的韩国,也很重视发展通信卫星。目前,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与韩国电信公司(KT)合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支持“韩国卫星”(KORESAT,又叫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并承担星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通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2010年12月29日,韩国第5颗通信卫星韩国卫星-6升空。该卫星发射质量为2850kg,装备了30台Ku频段转发器,将以增强的能力接替韩国卫星-3任务,并从116°(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为朝鲜半岛提供广播和通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7.
“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现已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世界导航卫星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菁 《国际太空》2014,(2):32-37
2013年全球导航卫星的发射数量较少,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1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和1颗“印度区域导航系统卫星”(IRNSS)。但是,几个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或地区都在加紧卫星导航星座的研制和部署,不约而同地将全系统升级换代或投入运行的目标定在了20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朱贵伟 《国际太空》2011,(12):44-48
DD-b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发展趋势相似,全球卫星移动通信产业依然保持小幅增长趋势,2010年的服务收入达到了234&美元。近年来,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进入了更新换代时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运营商也在部署新的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看似平稳的发展趋势下暗流涌动,其中有多个热点问题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 全球产业现状 卫星移动通信(MSS)是指以地面移动终端(特别是小型通信终端,含手机)为服务对象的卫星通信。它在移动地球站和通信卫星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链路,包括星问和星地链路。传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使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的L和S频段进行用户通信,提供话音和中低速率数据服务,常见应用包括手持卫星电话、卫星移动数字业务、固定资产跟踪、数据采集等等。此外。移动VSAT也是一种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方式,目前对传统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20.
刘豪 《国际太空》2009,(11):4-5
“星上自主项目”(PROBA)卫星系列属于欧洲航天局(ESA)的技术验证计划,资金来自通用支持技术计划(GSTP)。该系列卫星是小型、低成本卫星,用于验证新的航天器技术、研究技术、研发方法,同时还可携带科学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