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介绍了航天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概况: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利用我国发射的通信卫星,开展了通信、广播、电视转播、图片文字传真、报表传送、电视教育等业务,改变了边远地区通信难、收视难的状况,促进了我国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利用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国土普查、地质调查、矿产勘探、地图测绘及森林草原调查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航天产业推广、移植航天科技成果,研制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电子、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不断向新的技术高度进军,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航天元器件筛选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计划管理不合理、过程管控不透明、灵活性不够、人工参与过多等问题,按照智慧工厂的参考模型,提出了一种元器件智能化检测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并对所需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集成了物联网、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ERP技术,实现了检测业务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验证了航天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并进行了技术实现,为同行业的技术研究、应用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神舟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要功能、系统组成,描述了分系统的主要方案,包括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据传输、图像、话音以及着陆信标等方案,总结了分系统的技术特点,对分系统在轨飞行性能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给出了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各项功能满足要求、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43  
崔乃刚  王平  郭继峰  程兴 《宇航学报》2007,28(4):805-811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方向,传统的、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空间在轨服务成为了今后这个方向的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技术,它以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的概念、任务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着重分析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中的自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空间红外天文观测对于研究行星、恒星、星系以及宇宙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红外天文观测载荷代表了一个国家空间红外遥感载荷技术的最高水平。文章对现有的空间低温制冷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各种低温制冷方式的特点、技术成熟度及适用温度范围。文章对典型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HST、IRTS、SIRTF、ASTRO-F、Herschel、WISE、JWST)的低温制冷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总结,介绍了先进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的制冷系统指标参数、制冷方案,总结了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制冷系统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为中国空间红外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毛刺发生机理与形态及去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利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毛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航天领域应用参考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谭天乐  陈萌 《上海航天》2019,36(5):1-10
针对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问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内涵和技术范畴,分析了在航天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近期迫切需求,给出了人类自然智能功能结构,构建了"信息感知、记忆思维、学习适应、行动驱动"的人工智能模型。从基础设施、基础技术、应用技术、产品与系统等层次,给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参考模型,对需要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该参考模型可为明确航天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重点、建立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维几何表示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三维表示法的基本概念,对边界表示法、扫掠法、结构实体几何法、单元分解法、空间位置枚举法、八叉树表示法、小平面表示法、基本体例表示法、参数表达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各种表示法的优劣和应用场合,最后总结了三维几何表示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搭载有效载荷的概念,给出了宿主卫星平台与搭载有效载荷的接口关系,阐述了搭载有效载荷在降低航天成本、分散任务风险及实现快速发射等方面的优点和挑战;调研了近年来国外搭载有效载荷在遥感成像、卫星通信、定位导航、导弹预警等领域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几个代表性的搭载有效载荷项目的发展背景、系统组成、技术指标,如商业搭载红外有效载荷、广域增强系统、专用超高频通信有效载荷、天基杀伤评估系统;分析了搭载有效载荷在天基侦察、预警探测卫星通信系统、高轨空间态势感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制定平台与载荷标准化接口、建立合理有效载荷价格模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认识标准化基本规律及原则的重要意义 ,探讨和阐述了标准化的协商、统一、简化、系统、动态、成熟、优化、效益、反馈控制等 9项原则的含义 ,同时对标准化的普及工作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