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载干涉仪天线的安装精度要求高,传统安装定位方法需要的人员多、工时长,并且无法保证精确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原理的机载干涉仪天线安装定位方法,使用全站仪和相似三角形的几何原理在天线安装位置测量出机身水平线,减少了人员和工时,同时提高了安装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技术》2004,35(2):36-36
由于天线通信功能的日益增加,对机载天线的构置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种叫做“智能蒙皮”的天线在法国正在开发之中。上世纪80年代末,法国国家航空空间研究院(Onera)、汤姆逊无线电公司和达索电子公司对分布式天线进行了研究。这种机载雷达的发射天线被安装在垂直安定面内,而接收天线则安装在飞机前缘内。1995年开始,法国加速了对这个项目的研究,相继推出了一项称为Amsar的英、德、法三国计划以及后来的欧洲“共形天线技术”(1998-2001)计划和“共形天线”前期研究计划(1999-2002),这些计划都由Onera和Thales机载系统公司参加。法国还与荷兰…  相似文献   

3.
飞机机载天线之间可能会因电磁能量互相耦合而产生电磁干扰,天线隔离度测试是验证机载天线布局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定向耦合器性能参数定义,通过测量定向耦合器耦合端口和隔离端口的功率值计算出发射天线的净输入功率和接收天线的净输出功率,从而得到天线隔离度。通过机上测试,这种隔离度测试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靠,试验结果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载差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特性,提出一种考核机载差分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飞行测试方法。在事后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两部卫星接收天线之间安装位置不同而导致的杆臂效应会使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故提出了一种基于消除杆臂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以上飞行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机载差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机载拖曳天线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曳天线在空中的构型及垂直度是检验天线能否正常发射甚低频信号的主要依据,是设计人员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通过对其运动状态及其受力进行分析,建立机载甚低频拖曳天线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稳态动力学模型,运用Newton-Raphson迭代进行求解,计算出了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的张力分布情况.通过与AD报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可信的.最后分析了空气系数和天线末端质量对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张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6 飞机天线的布置安装准则 天线分系统总的设计目标应能使空、地勤人员和飞机顺利地完成飞行任务,其中包括空、地勤人员能有效地使用机载电子系统,而不会因天线分系统引起故障。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着天线分系统的射频能量分布。随着机载天线数量的增加和可利用于天线布置空间的局限,天线分系统的布置和电磁干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不能因此降低对天线分系统进行正常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机载武器发射过程对发动机稳定性和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武器发射过程中发动机产生性能下降的机理;阐述了压气机的喘振边界的预测方法;建立了武器发射对发动机稳定性及性能的影响的计算模型,并开发了数值仿真系统。设计的系统扩展性强、通用性好、计算速度快。研究的方法及计算结果可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武器发射过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某些航空应用场景,需要通过飞行器拖曳功能性部件完成特定性任务,例如机载拖曳对潜通信天线等,在这些应用中,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和方法,准确地分析稳态、动态特性是保证拖曳体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对潜通信天线为例,建立考虑天线气动力、惯性力以及弹性力的多体动力学的机载天线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稳态结果进行算例验证;对考虑载机非定常运动以及突风作用等扰动后的天线系统动态响应进行分析,并对天线断裂等极端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垂直度、天线张力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较好,能够应用于航空拖曳体的稳态及动态特性分析,在对潜通信天线、加油管等系统的设计方面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中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现隶属于中航工业通用飞机公司,是以航空机载企业为主体,集航空机载产品和非航空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支持于一体,以三产服务业为保障,集医疗、专科职业技术教育、酒店等多元化经营的航空高科技企业集团。公司主要产品有航空及军工产品和非航空产品。其中航空及军工产品主要有:航空机载电子设备、飞控导航设备、卫星定位设备、驾驶杆(盘)力测量设备、各类飞行仪表、军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航空电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种电磁干扰(EMI)的耦合方式。经验表明,最重要的方式是天线—天线的耦合。“机载天线间传播图”(AAPG)计算机程序是一种广泛使用计算机图形,并且是为这种EMI耦合方式而设计的、新颖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论述了这种AAPG之所以是一种优秀的飞机EMI分析程序的理由。文中还介绍了一种能画出机载电子系统所用整个频谱的辅助绘图程序—FPLOT。  相似文献   

11.
张文军 《飞行试验》1996,12(1):27-31
作者以SPARTEⅡ天线为例,介绍了地面遥测接收天线灵敏度G/T值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G/T值的主要因素,阐述了该参数对遥测接收系统性能的重要影响,说明了G/T值是评估遥测接收质量的重要指标,鉴定,验收遥测接收系统必须认真考核。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空中靶试遥测改装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及测试原理 ,对代用天线与测试设备天线使用频段的兼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某型导弹靶试项目是某机种首次进行的空中试验任务 ,是提升我军战斗能力 ,武器国产化能力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保证此项目的完成 ,需对武器发射后的运行轨迹、击中目标后的精度进行遥测。为了保证测试任务的完成 ,相关专家对机上加装的遥测设备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保证了靶试成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航空系统嵌入式计算机的应用分析,根据航空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的不同,将航空系统分为机载电子系统,遥测与导航系统,设备开发、测试和综合系统,以及生产加工系统四个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绝对时间的使用特征,从系统参数共享到底层电路构型,提出了各自相应的 Y2 K 问题检查方法,以及相应的检查内容和责任单位。  相似文献   

14.
机载天线电磁兼容及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友雷  王宝发 《航空学报》1994,15(6):740-744
讨论机载天线电磁兼容及布局优化分析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低频区、谐振区及光学区机载天线辐射场、电磁干扰余量的求解法。利用电磁干扰余量对机载天线电磁兼容(EMC)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求解,从而确定无线布局问题,给出了天线布局设计的流程图,并以机载微带共形天线为例,求解了其增益分布图和两微带天线元之间的电磁干扰余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针对机载软件的功能及产品特点,以ISO/IEC 9126和GJB 5236层次模型为支撑,形成机载软件质量评价工程应用方法,为以航空软件研制过程为基础的现代航空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达到提高现代航空软件研制过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机载航空电子系统设备高度集成,故障模式复杂多样,定位难度大。为了快速准确定位机载系统中统型模块CAN总线类通讯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CAN总线通讯的电路设计、印制板布线、供电、控制器、驱动器、收发器逐一分析和测试验证,固化统型处理器接口电路中CAN统型故障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芯片级故障,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转子参数遥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转子、直升机旋翼等旋转部件动态参数的高速实时采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旋转部件非接触参数遥测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参数遥测系统总体方案.重点研究了光电数据传输通道中发射激光器的信号驱动、光电探测器的信号放大及串行/解串器等关键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理论最大传输速率达622 Mb/s的无线激光通信收发模块,并测试了收发模块的实际性能.最后,研制了参数遥测试验样机,该样机在旋转状态下的数据传输率达300 Mb/s,满足航空发动机转子的动态参数遥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类飞机平台功能和性能需求不断增长,满足平台需求的各类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用户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这对航空机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生产能力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保证按期交付高质量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下如何保证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生产有序进行,对传统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计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生产特点以及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的方法和要点思考,有效实现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下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的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19.
晶体振荡器作为航空电子设备精密时频计量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航空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一起典型的晶振失效引起的机载系统故障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最终定位为航空电子设备内部模块晶振失效并予以解决,为后续相似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振亚  竺小松  尹成友  吴伟  王勇 《航空学报》2019,40(5):322552-322552
为了提高机载通信设备信道容量和进一步减小天线安装空间,提出一种采用角度分集技术的超宽带(UWB)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该天线将Vivaldi天线和超宽带槽天线进行了集成设计,无需采用解耦结构便可获得较高的端口隔离度,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率。通过在Vivaldi天线辐射臂上开一对方形缝隙和在介质板背面增加长方形辐射贴片,可以有效减小天线的尺寸,设计的UWB-MIMO天线尺寸为36 mm×36 mm×0.8 mm。给出了天线的设计流程,加工了天线实物,并对其进行了测量。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MIMO天线具有超宽的阻抗带宽,可以覆盖整个3.1~10.6 GHz超宽带频段。Vivaldi天线阻抗带宽为2.8~15.9 GHz,UWB槽天线阻抗带宽为1.8~12.7 GHz,天线端口隔离度均在-10 dB以下。测量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和增益特性,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天线的有效性。该天线可以应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和机载阵列天线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