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强合金与钛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电偶腐蚀实验方法、扫描电镜和能谱方法等研究了高强合金与钛合金异接电偶腐蚀行为.从不同材料、不同成分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研究了电偶腐蚀的规律及电偶对偶接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了铝合金和高强度钢与钛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的差异,探讨了自腐蚀电位差与电偶电流密度的关系.实验表明,铝合金LY12、铝合金LC4、高强度钢30CrMnSiA均不能与TC2钛合金偶接,高强度钢1Cr17Ni2则可以与TC2偶接,且电偶电流密度随自腐蚀电位差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在AerMet100钢(A100钢)基体上制备了WC10Co4Cr涂层,研究了不同喷砂条件对AerMet100钢表面粗糙度变化及对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之后将涂层使用化学方法退除,观察涂层制备对AerMet100钢基体表面状态的影响,分析了粗糙度与涂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erMet100钢基体不同吹砂工艺产生的表面粗糙度 Sa=0.994~4.983 μm时,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的结合强度均不低于72 MPa.喷涂涂层过程对基体表面状态没有较大影响:基体粗糙度 Sa<2 μm时,喷涂后,基体表面的粗糙度略有降低;基体粗糙度 Sa>3 μm时,喷涂后,基体粗糙度略有升高.超音速火焰喷涂的碳化钨钴涂层与AerMet100钢基体的结合同时存在物理与机械力结合,以前者为主要结合力.  相似文献   

3.
A3钢在厌氧环境中的新型缓蚀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微生物方法、失重法和表面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4种缓蚀杀菌剂的杀菌作用,以及A3钢在无菌培养液和培养液加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厌氧体系中加入这4种缓蚀杀菌剂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RB加速了A3钢的点蚀破坏;缓蚀杀菌剂能够影响SRB的生成规律,抑制SRB和Cl的腐蚀破坏,使腐蚀率降低.在4种缓蚀杀菌剂中,性能最好的为BHA-2,其缓蚀率为82.4%,同时兼有缓蚀和杀菌双重功效,且明显优于市场上广泛使用的1227.  相似文献   

4.
45CrMoV钢奥氏体化空冷的显微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研究了45CrMoV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及其在不同温度回火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得到以下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下贝氏体内的碳化物为ε碳化物和合金渗碳体M_3C,M_3C与基本的晶体取向关系符合Bagaryatskii关系。回火过程中钢的硬度下降和升高分别与ε碳化物的溶解和富钒碳化物M_4C_3的弥散析出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相跟踪照相等技术,获得了30CrMnSiNi22A超高强度钢在不同应力腐蚀环境条件下裂纹扩展的一系列动态照片及数据,由此可以看出:(1)该钢的应力腐蚀断裂过程中,氢并非致塑因素,与此相反,它常常引起基体脆化,起到抑制塑性变形的作用;(2)该钢的应力腐蚀断裂行为和机制往往因环境不同而异,即“多因素致裂”的“综合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90年代卫星发射的需要,日本航天与航空科学研究所(ISAS)已在着手研制Mu家族运载火箭的新成员:M 5固体推进剂运载火箭。这计划将耗资1.4亿美元,准备研制4年,1995年进行首次发射,届时将把一颗工程试验卫星送入低轨道。 M 5为三级运载火箭,与现用的M 3运载火箭相比,有较大的改进,尤其是发动机,三级发动机均是重新设计的。第一级发动机壳体采用新研制的HT230特高强度钢和HTl50高强度钢,喷管为可摆动潜入式圆锥形。但遥测、测距、指令等电子系统未作明显改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态膨胀法与固定流导法获得了(10-9~10-14)Pam3/s的氦标准气体流量,并采用静态累积法对所产生的极小气体流量进行了测量,相应的氦离子流上升率在(10-10~10-15)A/s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静态累积时的离子流波动随流量降低逐渐增大,降至1.69×10-14 Pam3/s时,多个数据点已偏离上...  相似文献   

8.
超声振动辅助加工为合金材料、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提供了有效的机械制造解决方案,超声振动辅助加工装置结构复杂、专业化程度高、使用可靠性差等因素制约了超声加工技术的推广及民用化历程。为了推广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的应用范围,基于超声能量传播原理,设计了一种机床附件化的超声振动工作台,能够方便地安装于加工中心上为工件提供超声振动辅助加工。首先,选用2种材料对工作台进行整体结构设计,通过模态分析确定工作台的工作频率及振动形式,使用谐响应分析揭示工作台工作时的稳定情况。其次,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工作台进行结构优化,在保证总模态变形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振动台的质量,以减小超声能量损耗的同时提高振动状态的可靠性。最后,对比优化前后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工作台材料并进行尺寸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加工需要。分析结果表明,45#钢工作台在工作时的振动稳定性要好于Cr12Mov钢工作台,但Cr12Mov钢工作台具有较大振幅。通过多目标优化使得振动台的总体质量降低27%,其工作频率同时降低11%,优化后2种工作台的共振频率带宽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提烁  沈超  陈涛  曾刚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3):384-391
参考活跃的磁层稳态对流标准,选取了2001-2017年12个伴随磁层稳态对流的磁暴,研究发现这些磁暴存在以下共性:有长达约10h的漫长主相;其SYM-H存在一个最小值的平台期,约持续3~10h;这些磁暴发生时,部分环电流持续位于昏侧,其持续时间和行星际磁场分量Bz的稳定南向驱动时间相等.此外,这些磁暴发生时,其平台期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空间天气大事件的地磁场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磁场与1998年5月空间大事件相对应的是5月1日至16日发生的大磁暴(k=8)。磁暴主相开始的几个小时伴随有丰富的Pc型地磁脉动,包括P c2,Pc3,Pc4等。在增暴的恢复相,甚至还有Pc5巨型脉动,在行星标磁场Bz由北向转向南向时,磁暴主相开始;南向分量达到最大值后大约2小时,地磁H分量达到最小值,恢复相开始,并且,这次磁暴与太阳风电场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温不锈钢1Cr11Ni2W2MoV磨削过程中磨削区内部瞬时温度、磨削表面平均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工件表面平均温度与烧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件表面烧伤程度对材料金相组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了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磨削1Cr11Ni2W2MoV时磨削区内部瞬时温度,证明工件表面的烧伤最直接因素是磨削表面的平均温度,在不同的磨削参数下,表面平均温度超过540℃就形成黄色的微烧伤,随着温度的升高,烧伤程度不断加重.同时,表面烧伤会使马氏体晶格变成细小的退火微晶变质层,烧伤越严重,微晶变质层的厚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Box-Cox转换在经济计量学中货币需求函数的函数形式设定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与此有关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构造。并指出Box-Cox变换应用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erMet100—极好综合性能的超高强度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综合性能优良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超高强度钢AerMer100,与经超高强度钢相比,它具有更突出的综合性能;高强度、高硬度、高断裂韧性和延展性、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应力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2A12在热冲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并确定航空航天材料在复杂高速热冲击条件下的强度极限等关键参数,对于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的可靠性评定、寿命预测以及高速飞行器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强度设计手册中没有航空航天材料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强度极限等表征参数的现状,使用自行研制的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热试验模拟系统,对铝合金材料2A12在多种不同的瞬态热冲击条件下,进行气动加热模拟与热载联合试验研究,得到在瞬态热、力学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铝合金2A12材料的强度极限等力学性能变化状况.为研究分析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减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0M是飞机起落架用的主要材料。以回火状态使用,抗拉强度达2000MPa以上。其中的马氏体主要是板条马氏体,因此钢中的位错亚结构对性能影响很大。用TEM及双光束技术研究了300M钢的位错密度随回火制度而变的规律。结果表明,位错密度的变化与性能的变化相当一致,从而进一步说明位错对钢的强化作用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6.
连接温度850℃,保温时间60 min,用泡沫镍金属作为中间层真空钎焊Al2O3陶瓷与1Cr18Ni9Ti不锈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分析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利用剪切实验检测接头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中间层时,接头平均剪切强度只有7.7 MPa,断裂位置发生在陶瓷侧;添加泡沫镍中间层时,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101.7 MPa,断裂位置发生在陶瓷与泡沫镍金属连接界面处。不添加中间层时,Ti元素主要分布在钎料与陶瓷以及钎料与不锈钢反应界面处;添加中间层后钎焊接头中Ti元素主要分布在中间层,与Ni元素形成TiNi3,Ag、Cu和Ti元素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7.
电沉积烧结薄膜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沉积烧结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形成铬、钇氧化物薄膜,通过研究比较不同沉积条件试样氧化层的高温氧化行为,发现1Cr18Ni9Ti表面经铬、钇氧化物改性后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造了一种新的变换——变比投影变换,记为VRP(variable ratioand 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研究了它的性质及在数控加工图形校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简要讨论了低温风洞提高雷诺数的原理。分析了应用低温风洞进行高雷诺数气动试验、飞行器热喷流模拟及高雷诺数/高格拉晓夫数/高温比对流换热模拟试验的原理和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应用低温风洞进行这类试验的突出优点及其对发展航空航天科学的重要意义。重点讨论中国发展低温风洞的可行途径,对低温风洞的一些特殊关键技术,如工作温度选择、制冷系统、绝热系统、风洞模型、试验参数测量等进行了详尽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