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热能去毛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制造技术》2002,(1):14-15
微小喷注孔在机加工后产生的毛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难题。经过系统的热能去毛刺工艺试验,采用了热能去毛刺的方法,使工件的毛刺熔化,达到去除毛刺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去毛刺难题。热能去毛刺是一种有效的高能加工形式,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工件均能适用。  相似文献   

2.
热能去毛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能去毛刺方法,对相交孔的毛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制件的毛刺使用热能去毛刺方法完全可行,并且适用性广,去刺效率高,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去毛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毛刺,对产品装配后的性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尤其在航空、航天精密仪表、伺服机构中,毛刺等这类多余物必须事先清除干净。本文结合我校科研成果,论述了基于磨料和电化学作用的挤压珩磨去毛刺、磁性磨料流去毛刺和磁性磨料流电解去毛刺等几种先进去毛刺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零件毛刺发生的机理、毛刺的形态及因毛刺的存在而引起的产品不稳定状态。同时,介绍了机械、电解、化学、磁力等去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去毛刺加工、检测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磨料流技术去除交叉孔毛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去除电磁阀、减压阀相贯孔内毛刺,采用了在专用挤压研磨机上磨料流去毛刺技术。根据需要设计了磨料流去毛刺专用夹具,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应用磨料流工艺去除毛刺的零件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践证明,磨料流可以用于去除零件边缘上的毛刺和对零件棱边倒圆角,尤其适于小型交叉孔内去毛刺和倒圆角。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毫米波复合波导天线零件加工后毛刺多,且与基体附着力强,提出了新的去毛刺要求。通过高压水去毛刺技术实现了"十"字缝、缝隙、功分枝节、窄细筋壁直角等典型结构边缘毛刺的完全去除,零件表面没有损伤,腔体锐边保持完好,解决了该类复合波导天线零件毛刺去除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
精密液压伺服阀阀芯棱边去毛刺的难点在于去毛刺后的棱边不得倒圆。传统工艺方法的共同的缺点是效率低、废品率高。应用磁力研磨法去除阀芯棱边毛刺可得到半径不超过5μm的圆角,研磨时间约10S/件。磁力研磨法系将工件(必需由导磁材料制成)放入特定磁场、加入磁性磨料,使工件在磁场内旋转同时作轴向振动,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即可去毛刺而且保持棱边不倒圆。  相似文献   

8.
深孔电解去毛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液压汕路中铝合金零件孔小且深,不易去除毛刺的问题,进行了试验。采用电解加工去毛刺的方法解决了铝合金零件小深孔中细小毛刺的去除问题。并且对电解加工的原理、特点,对电解液的选择及电压、电流、时间等工艺参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去除电磁阀阀芯加工后相交小孔处毛刺,以避免毛刺从母材脱落后在阀门内腔形成多余物,通过识别电磁阀阀芯毛刺出现位置及采用常规去毛刺方案的局限性后,提出使用挤压研磨技术方案进行阀芯相交小孔处毛刺去除,同时提出挤压研磨技术中的多余物防控方案,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有效去除阀芯相交孔处毛刺并避免二次产生的多余物的最优挤压研磨参...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机械加工产品问世之日起,“毛刺”问题就相伴而生。近年来,“毛刺”问题在我国航天系统引起了格外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毛刺”有着多种危害,更重要的是“毛刺”在航天产品中是形成多余物的重要来源。多余物是在航天产品中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多余物而造成的灾难性航天事故在航天史上也不乏其例。我国航天界近年来也为多余物问题所困扰,并深受其害。 航天各院、局、厂所近年来在“去毛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艺专家组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围绕着“去毛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着“…  相似文献   

11.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频率量信号的处理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频率量(流量、转速)数据曲线不规整,存在着“毛刺”。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优化频率量信号采集模式,并用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能有效地减少频率量曲线中的“毛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获取精度较差,无法满足导弹制导指标要求的问题,根据红外导引头角跟踪原理,比较研究了直接微分法、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方法3种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案。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直接微分法和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均不适用于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将控制系统设计为二阶无静差系统,并以此建立了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红外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  相似文献   

13.
对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分类,并重点讨论了基于知识处理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对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树故障诊断方法、模糊故障诊断方法、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林金永 《航天控制》2004,22(2):68-71
介绍了片上系统SOC(SystemOn a Chip)、面向SOC的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提出了SOC的规范描述方法与软硬件的协同设计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康士朋  唐杰  宋林郁  胡励  任海辽 《宇航学报》2016,37(9):1122-1128
为研究温度变化对包带装置(CBD)预紧力的影响,提出包带装置温度影响系数计算方法:解析法和基于ABAQUS软件的仿真计算方法,并通过包带装置温度试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校验。结果表明: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偏差在5%以内;由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偏差在15%左右,针对这一偏差,通过将仿真计算结果乘以1.15倍修正系数来对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包带装置预紧力计算,在传统的包带装置预紧力计算公式中增加温度补偿项,提出了含温度影响的包带装置预紧力计算公式,可保证在最低温度环境下,包带装置预紧力仍然可以满足星箭力学承载要求、星箭连接要求;本文也提出在最高温度环境下,包带装置预紧力达到最大值,这为包带装置强度校核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正之  朱春玲  朱程香  付斌 《宇航学报》2014,35(12):1367-137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引入粒子容积分数的概念,基于欧拉两相流模型,计算超声速飞行器侵蚀表面粒子速度和容积分数分布,模拟侵蚀后的三维表面外形。以超声速计算结果为基础,针对现有拉格朗日法计算侵蚀后退率的局限性,推导出适用于欧拉模型的计算公式。采用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侵蚀后飞行器的外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环境参数对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粒子容积分数对侵蚀量有较大影响,而粒子容积分数不变的情况下,粒子直径对侵蚀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刘璟  王玲  胡东飞  铁鸣  吴旭生 《航天控制》2012,30(3):73-77,87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涉及总体、气动、结构、控制、防热、动力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相互作用、高度耦合的子系统。全系统、全流程的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缩短研制周期。而气动、结构、防热等专业的仿真建模和模型解算基于有限体积法或有限元方法,依赖于不同的工具软件,且网格的划分方法不同。本文研究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方法,研究并实现了异构网格耦合界面之间与耦合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法,从而实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无源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源雷达目标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空中目标类型和目标表征,然后阐述了目标识别的原理和步骤,最后运用该方法对给定特征的空中目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航天测控系统卫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郭军海  孙刚 《航天控制》2008,26(1):65-69
针对基于卫星的航天测控系统精度鉴定技术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卫星鉴定的思路和技术途径。在时序比对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利用卫星进行系统误差分离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将比对估计统计方法和"EMBET"自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可行性分析和工程应用充分验证了利用卫星对航天测控系统进行精度鉴定的可行性、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柔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三种柔性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它们的差异在于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即用有限元法、集中参数法和解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