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捕获和轨迹交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号(CBERS-1)是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地球资源卫星.CBERS-1于1999年10月14日由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运载工具按预定计划准时发射,进入设计轨道,随后通过轨道捕获、星下点轨迹控制和多次轨道保持机动等一系列轨道测控操作,该卫星已按遥感用户的要求正常运行在高精度的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上.本文简要阐明CBERS-1轨道控制系统的任务目标、系统结构、轨道控制策略、控制性能、飞行软件和在轨操作以及飞行结果.  相似文献   

2.
云帆 《卫星应用》2004,12(4):56-56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10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3.
美空军发射X-37B飞行器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2010年4月22日,美国空军利用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送入近地轨道。X-37B是美国研制建造的第一种可重返大气层并水平着陆、执行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我国自行研制,目前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8月2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为菲律宾制造的马部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表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能把50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高轨道的能力,同时中国长城  相似文献   

5.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4,(6):147-147
<正>实践十一号08星顺利入轨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10月29日报道,10月27日,我国实践十一号08星搭载CZ-2C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太空科学和技术试验。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7次发射。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2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10月22日报道,10月20日,遥感卫星-22搭载CZ-4C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和运载火箭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  相似文献   

6.
远征上面级研制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征上面级研制自2009年开始,经过6年研制工作后,2015年3月30日成功首飞,至今已发展形成了适应不同发射需求的远征系列上面级,累计发射近20次,将40余颗大型航天器精准送入中轨道(MEO)、地球同步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太阳同步轨道(SSO)、再入轨道等多种空间轨道,实现了空间运输系统跨越式发展。对10年来远征上面级的研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技术优势和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并对我国上面级的后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12月9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14日上午11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总质量为1540kg,卫星呈长方形、单翼太阳电池帆板,功率1100W,轨道高度778km(近极地太阳同步轨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7月6日6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实践7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7月9日19时59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属于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低温液体快速发射三级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t。  相似文献   

11.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制导,姿控和轨道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于1988年9月7日进行首发飞行试验,把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送入离地面9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本文介绍该火箭的制导、姿控和轨道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愿理以及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印度于1962年成立了印度航天研究机构,开始了航天研究与应用活动,1971年印度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1980年用卫星运载器3运载火箭将罗希尼卫星送入轨道,成为继前苏联、美、法、日、中、英之后第七个用本国研制的运载火箭将本国研制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6,(9):21-21
本刊讯北京时间9月13日0时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7公里,远地点42000公里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  相似文献   

14.
<正>三个运载研制厂家已获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项赛事的参赛资格,将在2020年初展示各自的快速反应发射能力。DARPA在2019年4月10日宣布,矢量公司、Vox空间公司和尚处于隐身模式的一家公司获得了参加"DARPA发射挑战赛"的资格。Vox空间公司是维珍轨道公司在美注册的子公司。维珍轨道正在研制"运载器一号"空射系统。DARPA该赛事经理马斯特称,未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2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3日,轨道ATK公司在2018年卫星大会上宣布,其准备研制一款新型卫星延寿飞行器,意在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同时让公司向更高级的在轨服务迈进。新型"任务机器人飞行器"(MRV)将挂带多个"任务延寿吊舱"(MEP),用于为燃料即将耗尽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提供位置保持服务。新系统以轨道ATK眼下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21日13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星、02星和2颗搭载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20kg。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2018年12月使用去任务化飞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6时正,我国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地将第15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9.
佟圣奎 《卫星应用》2004,12(2):60-65
1956年1月30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研制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决议。随后不久,苏联国防部下达了研制成像侦察卫星的命令。苏联的首颗侦察卫星宇宙-4卫星于1962年4月26日被送入轨道,比美国的首颗侦察卫星发现者-1卫星(1959年2月28日)晚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5日07时44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实施13个工作日发射流程,紧跟5月31日和6月17日的2次"长征"二号D火箭发射任务,再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