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先进结构是支撑航天运载器研制及航天任务实施的基础,而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则是先进航天运载器结构研制的重要基石。本文在简要论述航天运载器结构特点及我国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航天运载器结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的应用与发展需求,最后从超大型结构制造、整体高精高性能制造、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增材制造和绿色制造五个方面综述了航天结构先进工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奕恩杰在第三届珠海国际航展期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用航空航天》的报告中公布了我国民用航空航天发展政策。 报告指出:面向21世纪,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和鼓励航空航天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工业新发展。 中国政府的民用航空航天政策主要包括: ──支持航空航天领域的预先研究和技术基础建设,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个领域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克云 《推进技术》1987,8(1):65-66
可以预言:用于低地轨道客运的第二代航天飞机和用于各种目的站的运输货物的大型航天货机将会同时得到发展.在展望未来的航天运载器之前,先看一看国际上航天运载器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发射系统都是针对特定的用途来设计的,事先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来作准备工作,在响应式的系统中,建造好运载器保存起来,随时满足运载发射的需要,类似于巡航导弹或者是出租式小汽车。基于印度空间技术的发展,将来很有可能出现响应式运输系统。响应式可用运输系统的概念就是一种快速设计、建造、测试和发射卫星的渠道,减少研制、测试、发射和检验的时间。但是响应式的成本还强须与它的价值利益相互平衡,其次是低成本运载器在系统维护和发射运行的操作上,它的运载成本低,地面设施少,本文阐述了LEO响应式系统的各个方面在提高国家空间基础能力方面的各种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航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在轨服务等重大战略任务对新一代航天运载器结构轻量化、智能化、集成化的需求日益提升,如何通过新结构、新机构技术发展推动我国航天运载器效能提升,是目前亟需科学界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6.
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是 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美国、欧洲和日本等都在为这种运载器做各种技术准备。欧洲由于欧洲有限的资金大都花在“阿里安”5火箭的研制上,所以,在可复用运载器技术开发方面开展的工作很少。实际上,欧洲也曾提出过多种可复用运载器方案,如欧空局的“使神”号航天飞机、英国的“霍托尔”单级入轨航天飞机和德国的“森格尔”两级入轨空天飞机等,但都因技术和费用等方面的原因没能坚持下来。从1994年起,欧空局曾开展了“未来欧洲航天运输研究计划(FESTIP)”。正在开展的“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铮 《推进技术》1990,11(5):1-4,66
本文简要综述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在导弹和运载方面的发展及各单项技术现状,展望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在武器和航天领域内的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了若干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为将激光增材制造(LAM)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运载器结构设计与成形,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LM)现有成形能力,实现了航天运载器上面级舱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具体建立无连接件的整舱一体化模型,成形缩比一体化舱体产品,并通过静力试验验证了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体化设计与成形方法的可行性,从而对其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的技术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天飞机退役时间的迫近,NASA正在全力发展作为替代方案的新一代航天运载器--载人运载火箭(CLV),并希望缩减研制费用和实现新老系统之间的平稳转换.按照NASA的设想,将用CLV和"载人探测飞船"(CEV)的组合代替过去的航天飞机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4日至6日,第四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立足地月空间技术创新,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展望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