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机载火控系统的对空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火控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是飞机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内容.运用将影响图因子理论与兰彻斯特方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机载火控系统的对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了装备不同机载火控系统飞机的空战损伤比,效能指标反映了不同机载火控系统对空战优势的影响,并绘出了机载火控系统性能指标(瞄准误差、目标识别概率、占位时间)对飞机空战损伤比的影响曲线图,为改进空战飞机火控系统装备提供可靠依据.该模型为评估飞机空战效能奠定了基础,并具有实际作战指挥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现有的作战飞机空战效能的数学分析模型,在已有的历史空战实例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或者探讨有关战效分析的数学模型中的待定因子或者假想忽略不计的参数,进而对作战飞机空战时的效能评估的研究模型作一些验证和完善性质的分析,从而提出有关战斗机空战时作战效能评估的新思路或新概念.比如,通常所理解的作战效能,也称为评估效能或静态效能,经过加权以后,形成实战效能或对抗效能,也可称为动态效能.经过计算分析,认为对抗效能的数量级别,要比评估效能的数量级别大,甚至很大.  相似文献   

3.
空对空导弹对战斗机空战效能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定量分析了空对空导弹的装机数量、主要作战使用性能和机动能力对战斗机空战效能的影响,研究了作战过程中空对空导弹的有效使用方式,以提高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空战效能.空对空导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三自由度质点方程,典型运动轨迹分为分离、拉开、接敌3个阶段.同时给出了每个阶段对导弹轨迹的不同要求,在仿真中也考虑了导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采用一对一空战对抗形式,对幻影2000飞机与F16飞机在高空中距、携带不同数量的空对空导弹、以及在不同的时机使用等情况下,进行了空战仿真,结果表明载机速度、分离角度以及空对空导弹使用速度对战斗机的空战效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斗机空战能力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四代机的特征并结合现代空战特点,建立适用于评估四代机空战能力的层次体系结构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隶属度函数法进行空战效能的静态评估, 并提出了空战能力对结构模型中最底层各单项指标及同层各指标的敏感性概念和算法.以典型四代机和三代机为例,对构建的模型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和细致分析,表明效能的静态评估具有合理性,并且通过效能值对指标的敏感性分析,能为战斗机升级和作战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域划分的超视距空战态势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队超视距空战(BVR,Beyond Visual Range)已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模式.在空战优势区域与劣势区域判断的基础上对整个空域进行划分,并给出4种特定空域态势.从空中态势和编队作战能力两方面对空战态势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输入变量分析编队作战能力,降低评估过程中收集数据的复杂度.应用遗传神经网络对影响BVR各因素进行效能评估,将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s)与多层前馈(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结合,利用GA的全局搜索优化BP网络的结构参数,有效克服BP算法的局部收敛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综合分析空战各指标后给出红蓝双发的态势评估指标,该模型可有效减少评估中的人为因素,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战斗机机动作战决策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距空战要求新一代战斗机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根据基本的空战机动模式进行机动作战决策的建模,在综合飞行/火力/推进分布式计算机实时仿真系统中,运用大机动非线性鲁棒飞行控制律进行了典型的机动作战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具有大机动性能的飞机在空战过程中显示出了很好的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7.
导弹自主编队综合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自主编队协同制导与控制技术的综合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引入了协同制导与控制能力等级(CGCL)的概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ADC效能评估模型建立了导弹自主编队综合作战效能的分析模型,分析了导弹自主编队典型作战想定下导弹编队成员的协同突防概率、交班成功率、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分析过程充分考虑了导弹自主编队作战的能力和特点,并在搭建的导弹自主编队攻防对抗综合仿真验证系统上分析和验证了其有效性,为定量地分析导弹自主编队的综合作战效能提供了快速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任务的作战飞机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作战飞机的任务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作战飞机任务的任务效能新概念;采用概率分析方法将飞机作战过程分解并抽象为一组概率值,建立了相应的任务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兼顾传统仿真评估模型结果精度的同时,具有模型简明、计算消耗低、方便快捷等特点;更具有实际作战指挥意义,其快速可信的评估结果有利于作战指挥官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任务规划,从而有利于在执行特定任务时更好地运用现有的作战飞机和武器;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对作战飞机携带不同机载武器时在不同作战环境中打击不同作战目标进行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9.
机动动作库是飞机空战仿真的重要基础,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机动动作库能够提高空战仿真的真实性和应用价值。为了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机动动作库,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维逆向建模进行气动特性计算再建立飞机机动动作库的技术途径,对气动参数未知飞机的空战仿真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先,对飞机的几何外形进行了三维重建,计算分析了其纵向气动特性;然后,将气动数据加入飞行仿真的限制环节,设计了针对该型飞机典型战术动作的机动动作库;最后,基于MATLAB函数进行了机动动作的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动动作库体现了对于飞机类型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可视化实现了飞行轨迹和飞机姿态的三维显示及参数游标,为空战决策、空战仿真模拟训练和提高作战效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空战机动决策问题,将影响图和对策论引入到多机协同空战中,提出了协同影响图对策模型.首先确定群机空战转化为多个小编队作战的原则,然后在协同的思想下把多对多空战模型转化为多个一对一空战模型,最后在不确定环境下,运用影响图对策理论解决一对一空战.针对影响图对策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移动平均控制法进行求解.空战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滚动时域的无人机空战决策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专家系统法在空战应用中存在适应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的机动决策算法对空战机动决策专家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在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中的最优控制问题,完成了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控制约束的设计以及指标函数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根据滚动时域法原理,将整个空战过程分解为若干有限时域,并在每个时域内将空战机动决策问题视为初始条件不断更新的专家系统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的求解,反复进行直到空战结束.仿真结果表明,在专家系统法失效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滚动时域最优控制模型,无人机能够快速地进行有效的机动决策.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跑道障碍物检测方案.结合应用特征和流的障碍物检测方式的特点,使用多尺度特征点匹配光流估计方法代替普遍使用的微分光流计算方法,直接对图像序列计算稀疏光流场;利用相关假设,在存在一定导航误差的情况下,对跑道障碍物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对跑道障碍物视觉检测方案的误差和适用区间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开发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实时仿真验证平台"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有效检测跑道上存在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导航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组合导航方案.基于视觉的自主着陆 组合导航系统,可以根据视觉、惯导、高度表等传感器系统的特点,融合各机载传感器的测 量信息,在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的情况下,得到无人作战飞机(UCAV)相对于跑道的着陆导 航信息.由于视觉信息在导航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计算机视觉算法及其实时性进行了讨论 .对如何将视觉信息与惯导、高度表信息融合,构造多速率扩展Kalman滤波器进行了阐述. 通过自主开发的"UCAV自主着陆实时仿真验证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仿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递阶知识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管理面向全飞行任务的智能驾驶员辅助系统知识库,提出基于任务分解的分级递阶结构.知识库递阶结构分为:任务判定级、情况域判定级、辅助执行级.结合战斗机编队作战任务及其攻击视距外空中目标的典型任务阶段具体分析设计知识库结构.基于专家系统软件工具CLIPS(C Language 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设计知识库递阶结构软件模型,实现了辅助系统知识库的分级模块化,缩小推理空间,提高搜索效率,便于知识库的开发、维护和重用.通过仿真系统的搭建和运行,验证了递阶结构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5.
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实现远程空空导弹作战的有效技术途径.将各种可调用的探测及通讯手段,组成远程目标运动信息获取及导弹制导指令信息传输网,与导弹载机以及导弹共同组成作战体系,实现对远程目标的攻击.提出了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方案,建立了各个组成的相关数学模型,分析了信息探测、传输、融合误差对作战效果的影响,完成了作战体系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远程空空导弹作战体系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空战决策点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几何空战理论经过能量空战理论,直到角度空战理论,空战理论的发展更多的是从战斗机性能的角度来分析空战过程,忽略了作战飞行员在决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本文分析空战飞机的客观数据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的近距空战流程分析方法,使用维特比算法判断飞行员在空战过程中的状态序列,从而获得了理论上的空战决策点。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一种空战决策点理论用以评判飞行员飞行品质。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讨论近距空战的可行性,并且发现飞行员空战决策点包络处于包围趋势时,飞行员获胜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系统的敏捷性是仿真建模的重要目标,它反映了系统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然而当前普遍采用集中式的单层架构建模空战仿真系统中各组件模型之间大量的协调逻辑,这导致系统结构呈现刚性化特征,难于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仿真需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空战仿真协调逻辑集成方案.系统中的协调逻辑被有机抽取并封装为一系列协调代理,将协调过程中被动的组件模型扩展为自协调的服务,服务是一种高度可重用的资源并且被机器可处理的描述契约文档完全定义;根据特定的仿真需求在运行时动态组合相关服务即可完成空战仿真系统中协调逻辑的绑定,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