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DFH2-1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中国“东方红2号”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于1975年开始研制,1984年正式用于“东方红2号”实验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华民族掀翻了向浩瀚宇宙进军的崭新一页。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年参与设计研制华夏第一星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从"东方红"一号卫星起步,在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本期起,分三期向国内外读音介绍六种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下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第二期:FG-02“长征1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东方红2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三期:FG-23A返回式卫星制动发动机;“风云二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四期:EPKM近地点发动机,CZ-2C/FP运载系统变轨发动机(FG-47)。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4.
王晖 《中国航天》2004,(8):42-44
北京卫星制造厂(529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是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厂创建于1958年9月1日,是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单位,从东方红1号卫星到神舟1号飞船,都从这里总装出厂。除风云气象卫星外,我国发射的50多颗卫星都是在这里制造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一代的东方红4号平台及卫星 (1)东方红4号平台 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新研制的中国第3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具有输出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通信卫星平台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型号任务发射次数和数量再创新高的一年,随着年初型号发射任务取得连战连捷的好成绩,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成功迈进200大关。1970年,由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稳定运行,在此之后,研究院砥砺奋进,用时33年,于2003年实现在轨运行航天器突破10颗;2015年,在轨运行航天器数量突破100颗;而在轨航天器数量从100颗到突破200颗,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  相似文献   

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3,(4):71-72
<正>“长征”四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2023年3月10日06时41分,“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绘”六号A/B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C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发射。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中,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我国最重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2019年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9.
环境一号C雷达卫星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雷达成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六大系统组成。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国科学院参加了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负责星箭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测控  相似文献   

10.
<正>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仪研究院”)作为国内首家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运营的公司,研制发射了2颗高分辨率轻小型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和“巢湖”一号,初步建立了SAR卫星研制、发射、运维、组网观测、数据服务的全链条业务服务流程。天仪研究院基于SAR卫星高时效准预期的遥感影像获取能力,为海洋、水利、应急等国计民生各重点领域提供遥感影像与应用服务,探索形成商业SAR卫星的重要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2月8日,由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提供全部动力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航天器的第五次奔月之旅。这一次,"嫦娥"四号探测器代表全人类,首次登陆探访月球背面。作为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为"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提供了全部动力系统,一级使用8台推力为75t的常规发动机,其中芯级4台、助推4台;二级采用1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该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公用卫星平台的首飞试验星,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发射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目前我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将引领我国通信卫星研制和应用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据中新社报导,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之“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透露,中国将选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研制发射首颗电视直播卫星,并力争在两至三年内发射上天。规划称,中国将在目前用通信卫星进行直播试验的基础上,全面开通广播电视直播业务,并适时开展卫星信息传输服务业务,促进航天工业、广播电视媒体制作业、卫星接收设备制造业、软件等产业的快速成长,以创造出千亿元人民币的内需市场,从而  相似文献   

14.
据悉,自从我国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后,20年来东方红2号、东方红2号甲、东方红3号等多颗卫星在通信领域大显身手,促进了卫星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近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加紧研制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高可靠通信卫星,目前应用东方红4号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鑫诺2号的研制进入了关键性阶段。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透露,大容量、大功率、长寿命、多用途、低成本、高可靠和系列化已成为当今通信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迎接国内外通信卫星市场的挑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按系列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加紧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目前鑫…  相似文献   

15.
孙自法 《航天》2011,(12):10-10
大漠秋风凛冽,戈壁寒意逼人。 11月1日凌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弓弓水河畔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辉煌。10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中国研制的第八艘飞船神舟八号和“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倚天而立,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16.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于1957年从北航毕业后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亲历了我国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而且是东方红1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6,(1)
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即使是身体最棒的航天员也会受到一系列航天病症的困扰,如胃肠功能紊乱、睡眠障碍、骨钙流失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我国成功利用航天生物技术研发出针对航天员空间生存状况的太空健康保障产品——“东方红1号”宇航口服液。2005年8月,“东方红1号”宇航口服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开始面向大众消费。  相似文献   

18.
1998年8月21日,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让我们回顾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宏图。为了开创中国的空间事业,中国科学院将研制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点任务,并于当年8月21日成立了负责这方面工作的“581”领导小组。“581”领导小组下属3  相似文献   

19.
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3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具有输出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卫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该平台可用于大容量广播通信、电视直播、数字音频广播和宽带多媒体等多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市场急需的业务类型,并具有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可靠的有效技术手段。一、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概述  相似文献   

20.
前言     
为了促进空间光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空间光学工程研究和研制水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光学学会及其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等发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于2011年5月24日在银川市举办了“空间光学国际前沿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我国空间光学基础研究与工程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