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成龙 《航天》2010,(6):39-43
什么是"天人合一"?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组成生命和人体的元素是与组成宇宙天体一样普通的元素,没有什么特别的;  相似文献   

2.
黎成龙 《航天》2010,(12):40-43
从没有物质到有物质、没有生命到有生命来看,用量子力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无’中生有";仔细体察物质和生命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条件),用通俗的社会学语言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细想想,没有相应的环境条件(时势),能有物质和生命的产生和诞生吗?  相似文献   

3.
(四)探测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重点更突出目前,各国的宇宙探测工作主要围绕四项内容展开:(1)对地球进行全球研究和探测;(2)空间天文探测与研究;(3)空间物理探测与研究;(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的起源与演化。1.对地球进...  相似文献   

4.
宇宙生物学的研究涉及到很多学科,如天文学、行星学、地理学、古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这些学科所提供的信息,对宇宙生物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宇宙生物学也应用了从各种学科发展而来的新技术进行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构筑和检验各种支持生命的理论。因此,如同天文学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了解一样,宇宙生物学也蕴含着推动生物学发展的巨大潜力,并将成为人类了解宇宙生命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6.
7.
王玫 《中国航天》2009,(3):15-18
拥有梦想的人将永远记住这个永载史册的时刻——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短短5年时间内,中国载人航天完成了从1人1天到多人多天,再到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大跨越,中国航天又飞升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谢懿 《航天》2009,(4):22-25
2009年3月6日,美国首颗用于搜寻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至此,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将有新工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耗资将近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将在四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银河系的天鹅座与天琴座区域观测类似于太阳的大约10万颗恒星系统,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0,(2):45-45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2009年12月16日报道,欧洲航天局正在实施一项为期6个月的㈠匣星虎”(StarTiger)研究工作,准备设计一台可以运行在两颗编队飞行卫星之间的仪器。精确控制一颗卫星,使其在另外一颗卫星上投下影子,另一颗卫星则将长时间保持日食状态。“恒星虎”是欧洲航天局基本技术研发计划(TRP)的一部分,旨在尝试突破性创新。项目经理认为,  相似文献   

10.
徐菁 《航天》2009,(4):40-43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仪器 "凤凰"探测器携带的探测仪器和设备包括: (1)"机械臂"(RA):"机械臂"对于"凤凰"着陆器的探测工作非常重要,用于挖掘沟槽、铲取土壤和水冰样品以及将这些榈、样品以及将这些样品送到"热与放出气体分析仪"(TEGA)和"显微、电化学与传导性分析仪"(MECA)进行详细的化学和地质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阳光 《航天》2012,(4):11-11
在NASA因预算原因而要退出的情况下,欧洲政府官员表示将会争取通过加强同俄罗斯的合作来继续实施“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当天公布的NASA2013财年预算案等于正式宣布美方将全面退出该计划下定于2016年发射的任务,也无法就参与2018年发射的后续任务做出承诺。这让欧空局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该局不希望终止工业界在这两项任务上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山而 《航天员》2009,(1):68-69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人类为安全进入太空而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才有了现在的太空成就。然而,谁曾想到,地球上却有一种生物,不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不需要穿价值万金的航天服,就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
20.
完成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等单位在参与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工作中,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