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航天国家注重航天军、民、商综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综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对我国制定军用、民用、商业航天综合发展的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一、美国、欧洲、俄罗斯的综合 发展战略 1.保持在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三个方面已经取得的地位。 美国在制订新的航天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宣称:将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均衡的国家航天计划,继续保持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子“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民用和商业利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制订2000前航天计划时也强调:“保持和发展国家空间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方勇  孙龙 《卫星应用》2015,(1):24-29
2014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强化空间领域的战略谋划,推动航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美国航天领域的经费投入虽有所降低,但仍继续保持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可能"改变未来游戏规则"的航天技术。其他国家紧紧围绕保障其空间战略利益,积极谋求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军事航天装备发展更加重视提高其抗毁能力,深空探测成为空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年。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未来,纷纷出台了雄心勃勃的航天发展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航天预算不断增长;一些大中型运载火箭更新换代,多项新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先后面世,低成本快速发射小型火箭研制进展迅速并取得重要成果;新型军用和民用卫星相继升空,研制计划取得新的进展,新一代卫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空间攻防对抗也有所进展;载人航天受到世界关注,中国神舟6号飞船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美国调整载人航天发展途径,美俄公布新型载人航天器详细方案;深空探测有新的突破,行星、彗星和小行星探测取得重要成就,重返月球和火星探测继续成为今后的发展热点。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航天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DARPA以及NIAC(NASA先进概念研究所)是美国军方以及民用航天具有独特特点的两个创新技术、概念研究机构,通过对DARPA以及NIAC创新机制的分析,提出几点促进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技术逐渐向民用领域扩散,造福民众。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坚实的国防工业基础。在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历史上,军民融合一直受到关注,其军转民、国防技术商业化、国际科技合作,以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与决策机制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和强化。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军转民、民转军、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世界军民一体化的典范。美国在航天技术转移政策、管理和促进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经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领域的概念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将其视为技术不断发展跨越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在空间技术领域,美国积极制定计划,寻求空间技术突破,为维持空间优势谋求技术领先。近年来,美国又有一些创新型航天技术和计划取得重要进展,必将对未来航天发展的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一、美国典型航天创新项目概况1.美军推动"作战响应空间"概念发展与技术实用化2002年美国国防部武装力量转型办公室首次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天活动按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载人航天活动属于民用航天项目,是美国航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成立50多年来,NASA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美国将载人航天深空探索的目的地确定为"月球以远",但正在开发的技术和能力可用于载人登月活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将低地球轨道运输任务移交商业公司,这一举措可降低政府成本,培育新型航天工业基础。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一系列成绩显著的载人航天项目的同时,也积累了较成熟的工程管理经验,建立了系统的载人航天经费管理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地区的军用卫星技术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大型侦察与预警、通信、导航等军用卫星,以及基于模块化、标准化的微小卫星技术成为当前深受重视的领域。本文将就2010年大型军用卫星与微小卫星整体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空间交会对接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是航天领域一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萍  龚念曾 《中国航天》2001,(11):22-26
引言近年来航天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军用和民用任务正在向空间转移。航天运载能力涉及到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是保持空间优势的核心能力之一,因而一直受到各航天国家的重视。美国在《空军2025年计划》中称:“航天运载器是美国空间优势核心能力的关键支柱,航天运载能力的丧失将会对美国的空间优势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美国航天司令部长期规划——2020年设想》中则有这样的表述:“控制空间首先要确保进入空间。进入空间必须做到灵活、廉价和按需到达,以部署、重构、补充、更新、扩充和维护空间体系。”由于…  相似文献   

12.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以后,美国实施了新的航天运输政策,即同时用航天飞机和火箭来执行民用和军用发射任务,这是一项更为实际的战略。美国准备在将来利用大型运载器和商用火箭以低廉的价格把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而载人航天飞机则用于运送人员和进行轨道服务及往返运送高价值有效载荷。 最近美国已有若干种新型运  相似文献   

13.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14.
徐鹏  韩燕侠  晓春 《航天》2012,(2):24-24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15.
世界航天活动在90年代已经进入商业开发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新时期。近10年来,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在不断增加航天投资及开拓外层空间资源。笔者认为,我国是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的国家,其航天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面临国际航天领域的激烈竞争,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新的航天战略,以保持我国的航天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2):F0002-F0002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一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自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后,美国的航天研究工作就沿着军用和民用两条路线进行:民用的空间探测和应用计划由NASA负责实施,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则由国防部负责实施。美国用于发展航天事业的费用每年约为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4%,占联邦政府开支的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于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航天活动。 目前,美国的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空间监视和条约核查,这是一项长期  相似文献   

18.
美国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中国航天》1997,(2):30-33
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使飞船成为天地间的有效运输工具,以及进行大型航天器的在轨装配和长期轨道运行,就必须解决交会对接技术。美国和前苏联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交会对接技术,迄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载人航天已成为世界航天的发展热点,不少国家都把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建立永久性空间站作为本世纪内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言,随着载入航天事业的发展,交会对接技术必将向着更高水平、自动和自主的方向前进。一、美国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中的交会对接美国双子星座号飞…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这次试验的成功,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官兵艰苦努力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试验的成功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位负责人说,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时代。载人航天一直是国际航天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高科技领域。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综…  相似文献   

20.
出于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对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的报道,本刊将从1991年第7期改名为《中国航天》。改名后,本刊将继续报道世界各国导弹与航天发展动态,分析各国航天发展战略,介绍导弹与航天领域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展望人类开拓空间的广阔前景,探讨航天高科技对国民经济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此外,还将刊登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就提高我国航天技术水平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